中國東部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對江南春雨影響的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8 08:17
【摘要】:本文利用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測中心(NCEP)和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再分析資料、CMAP降水資料、CFSR再分析資料和國家氣候中心整編的中國753站逐日降水資料,研究了江南春雨時期的氣候特征,對比分析了中國城市土地利用快速發(fā)展前后(1993年前后),江南春雨的變化特征。進一步利用大氣環(huán)流模式CAM5.1進行了中國東部(200-50°N,100°-1250E)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對江南春雨影響的數(shù)值試驗,初步探究了中國東部城市化對江南春雨的影響。本文的主要結論如下:(1)資料分析顯示1993年后中國東部城市土地利用進入快速發(fā)展期,江南春雨爆發(fā)時間和環(huán)流場特征較1978-1992年發(fā)生改變,影響江南春雨的直接因素-西南風減弱,江南地區(qū)感熱通量有明顯的增加,伴隨著這些變化,江南春季降水減弱。(2)CAM5.1模式能夠很好地模擬東亞春季季節(jié)演變過程中大尺度環(huán)流場和降水場的變化特征,模式結果總體上與實際觀測結果較為一致。(3)數(shù)值試驗結果表明,1993年之后東部城市化發(fā)展進程加快,東部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引起江南春雨推遲3侯候建立而提前1候結束,持續(xù)時間縮短,同時降水強度減弱,這與觀測資料的分析結果較為一致。(4)對敏感性試驗的動力和熱力過程的分析表明,中國東部大規(guī)模城市土地利用使得地表熱狀況發(fā)生變化,導致我國東部地區(qū)大氣感熱加熱增強,該區(qū)域上空的空氣變暖,對流層中低層等壓面抬升,縮小了低層850hPa青藏高原東南側(cè)至西太平洋間的位勢梯度,導致西南風減弱,這些特征與近幾十年來江南春雨期大氣環(huán)流的長期變化趨勢相一致,同時江南地區(qū)大氣低層輻合上升運動減弱,水汽通量輻合減小,最終導致江南地區(qū)的春季降水強度減弱。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461
【圖文】:
也是具有更深層意義氣候背景下氣候現(xiàn)象。方日金把江南春雨建立定為第13逡逑候,結束的時間為第27候。將每年13-27候共75天作為春雨發(fā)生的時段,處逡逑理成W日為單位I不考慮巧年二月的第二十九天,則為3月到五月初。圖3.1逡逑是中國地區(qū)在春雨時段(13-27候)的平均(1978-2007年)降水量分布,從圖逡逑中可W明顯看出,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季降水量都低于2mnrcTi,而在江南地區(qū)逡逑口4°-30°N,邋110°-120化),存在兩個降水大值中也,降水量值均超過Smnvd’1,逡逑并且形成了一個降水大值雨帶,送就是江南春雨的主要雨帶位置24°-30°N,大逡逑致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文南,覆蓋了整個南吟武夷山脈地區(qū)。逡逑70E邋80E邋90E邋100E邋110E邋120E邋130E邋U0E邋70E邋80E邋90E邋100E邋IIOE邋120E邋130E邋140E逡逑圖3.1江南地區(qū)1978-2007年13-27候平均降水:(a)站點降水,化)CMAP降水(單位:逡逑mm.d-i)逡逑13逡逑
降水資料進行候降水處理并且對比分析,取江南春雨區(qū)口邋4°-30°N,110°-120°巧逡逑的13-27侯降水季節(jié)演變?yōu)闃藴剩鶕?jù)前人研究M得出的江南春雨空間大致區(qū)逡逑域,選取58個江南春雨區(qū)域站點見圖3.2中矩形中(24°-3(TN,110°-120°巧。逡逑60N邋-I邐邐邐逡逑,?兵j邐壞?-\邐屯’逡逑50N-邐,八、邐’<邐,逡逑。^。V'一邐尸—tr-'.心逡逑棚-弓:邐f已々蜂t1婷—V:;逡逑Y? 又-、々作S伊'逡逑3日N邋_邐、\心-3…尸/皆、.、,冷和巧r2巧??邋?逡逑;.、邐一一八'邐;、-'r邋 ̄邋--、咖_一‘一.-'逡逑20N-邋1邐S邐((受邐?逡逑\邋'、'逡逑\邐]邋■!邐>?逡逑1邋ON邋-I——■ ̄I邐1邐-I—— ̄^邐T——^ ̄I邐逡逑70E邐80E邐90E邋1邋00E邋1邋10E邋120E邋130E邋1邋40E逡逑圖3.2江南地區(qū)站點統(tǒng)計(矩形內(nèi))逡逑3.1江南春雨的時空分布逡逑為了進一步分析江南春麗的降水量分布的時空異常型,選取東部30°N邋W逡逑南,110化東江南春雨區(qū)域的站點數(shù)據(jù),運用EOF方法對1978-2007年送一逡逑區(qū)域58個站點降水資料江南春雨期間(13-27候)的平均降水量進行經(jīng)驗正交逡逑函數(shù)展開。圖3.3中左圖是站點平均降水量展開后的空間分布型圖,右圖是與江逡逑南春雨空間分布對應的時間變化序列。如圖3.3所示
圖3.5沿24
本文編號:2795973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461
【圖文】:
也是具有更深層意義氣候背景下氣候現(xiàn)象。方日金把江南春雨建立定為第13逡逑候,結束的時間為第27候。將每年13-27候共75天作為春雨發(fā)生的時段,處逡逑理成W日為單位I不考慮巧年二月的第二十九天,則為3月到五月初。圖3.1逡逑是中國地區(qū)在春雨時段(13-27候)的平均(1978-2007年)降水量分布,從圖逡逑中可W明顯看出,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季降水量都低于2mnrcTi,而在江南地區(qū)逡逑口4°-30°N,邋110°-120化),存在兩個降水大值中也,降水量值均超過Smnvd’1,逡逑并且形成了一個降水大值雨帶,送就是江南春雨的主要雨帶位置24°-30°N,大逡逑致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文南,覆蓋了整個南吟武夷山脈地區(qū)。逡逑70E邋80E邋90E邋100E邋110E邋120E邋130E邋U0E邋70E邋80E邋90E邋100E邋IIOE邋120E邋130E邋140E逡逑圖3.1江南地區(qū)1978-2007年13-27候平均降水:(a)站點降水,化)CMAP降水(單位:逡逑mm.d-i)逡逑13逡逑
降水資料進行候降水處理并且對比分析,取江南春雨區(qū)口邋4°-30°N,110°-120°巧逡逑的13-27侯降水季節(jié)演變?yōu)闃藴剩鶕?jù)前人研究M得出的江南春雨空間大致區(qū)逡逑域,選取58個江南春雨區(qū)域站點見圖3.2中矩形中(24°-3(TN,110°-120°巧。逡逑60N邋-I邐邐邐逡逑,?兵j邐壞?-\邐屯’逡逑50N-邐,八、邐’<邐,逡逑。^。V'一邐尸—tr-'.心逡逑棚-弓:邐f已々蜂t1婷—V:;逡逑Y? 又-、々作S伊'逡逑3日N邋_邐、\心-3…尸/皆、.、,冷和巧r2巧??邋?逡逑;.、邐一一八'邐;、-'r邋 ̄邋--、咖_一‘一.-'逡逑20N-邋1邐S邐((受邐?逡逑\邋'、'逡逑\邐]邋■!邐>?逡逑1邋ON邋-I——■ ̄I邐1邐-I—— ̄^邐T——^ ̄I邐逡逑70E邐80E邐90E邋1邋00E邋1邋10E邋120E邋130E邋1邋40E逡逑圖3.2江南地區(qū)站點統(tǒng)計(矩形內(nèi))逡逑3.1江南春雨的時空分布逡逑為了進一步分析江南春麗的降水量分布的時空異常型,選取東部30°N邋W逡逑南,110化東江南春雨區(qū)域的站點數(shù)據(jù),運用EOF方法對1978-2007年送一逡逑區(qū)域58個站點降水資料江南春雨期間(13-27候)的平均降水量進行經(jīng)驗正交逡逑函數(shù)展開。圖3.3中左圖是站點平均降水量展開后的空間分布型圖,右圖是與江逡逑南春雨空間分布對應的時間變化序列。如圖3.3所示
圖3.5沿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何金海;祁莉;韋晉;池艷珍;;關于東亞副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的再認識[J];大氣科學;2007年06期
2 黎偉標;杜堯東;王國棟;吳美雙;許吟隆;;基于衛(wèi)星探測資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對降水影響的觀測研究[J];大氣科學;2009年06期
3 江志紅;唐振飛;;基于CMORPH資料的長三角城市化對降水分布特征影響的觀測研究[J];氣象科學;2011年04期
4 李欣;楊修群;湯劍平;孫旭光;房佳蓓;;WRF/NCAR模擬的夏季長三角城市群區(qū)域多城市熱島和地表能量平衡[J];氣象科學;2011年04期
5 孫錦銓,陳永秀;長江中下游春季連陰雨天氣氣候分析[J];氣象;1991年05期
本文編號:27959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79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