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全球變暖背景下ENSO變化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08-12 07:49
【摘要】:ENSO是氣候系統(tǒng)年際變化中最重要的模態(tài),其發(fā)生發(fā)展會引起全世界的氣候異常。本文利用美國NOAA提供的月平均海表溫度資料和英國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逐月海溫格點資料以及參加CMIP5的22個歷史模式的海溫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性地研究了 1900—2015年ENSO典型屬性的變化特征以及在當代氣候模式中的模擬效果,主要得到以下結(jié)論:(1) 1900—2015年中ENSO事件強度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在20世紀20至50年代的強度偏弱期,ENSO空間型的南北寬度為近百年來最窄,伴隨著最大海溫異常中心位置偏西;相比之下,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強度偏強期,ENSO空間型的南北寬度達到最寬,對應(yīng)著最大海溫異常中心位置偏東,而2000年以后的情形有向相反方向發(fā)展的趨勢。(2) 20世紀80年代以后,Nifno3區(qū)和Nifno4區(qū)的相關(guān)性降低、獨立性增加,熱帶太平洋海溫的第二模態(tài)ElNifoModoki出現(xiàn)并加強,這與同時期兩類El Nino事件的共存相對應(yīng)。(3)在20世紀初至30年代,ENSO的主周期為2—3年;30年代到60年代,ENSO的主周期變長,為4—6年;60年代到70年代后期,有一個2—3的主周期;在80年代,主周期為3—5年;進入21世紀之后,ENSO的主周期變短為2—3年。(4) 20世紀10年代至60年代末,ENSO的偏度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說明此時段內(nèi)沒有超強ElNifno事件發(fā)生;而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ENSO的偏度增加明顯且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表明這段時間內(nèi)的ENSO的不對稱性增加。(5)模式基本上都能模擬出熱帶太平洋海溫的氣候態(tài),也能夠模擬出其第一模態(tài),但對第二模態(tài)的模擬效果一般。模式模擬的ENSO空間型與觀測相比“更為狹長”。在強度的模擬方面,模式中ENSO的振幅變化范圍很大,其變化范圍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振幅本身的值。在偏度的模擬方面,模式模擬的ENSO的偏度和鋒度都在0值附近振蕩,說明模式中的ENSO更接近于正態(tài)分布。在周期的模擬方面,模式大都較正確的模擬出了 ENSO的2—7年主周期。有不少模式可以較好的模擬出過去百余年ENSO強度的變化情況。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732
【圖文】:
圖3.1邐1900—2015年Nifio3.4海溫異常指數(shù)的時間變化曲線逡逑注:紅色填充表示超過0.5°邋C,藍色填充表示低于0.5°邋C。逡逑為了直觀展示ENSO強度在過去百余年的變化特征,圖3.2給出了邋Nifio3.4逡逑指數(shù)的標準差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于窗口選擇的長度不同,Niil03.4指數(shù)的標逡逑準差隨時間的變化在細節(jié)上有些差異,但反映的整體變化趨勢還是比較一致的。逡逑20世紀初期ENSO強度較強,之后逐漸減弱,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是其強逡逑度最弱的一段時期,隨后ENSO的強度在振蕩中增加,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逡逑19逡逑
我們采用滑動窗口進行指數(shù)回歸計算的方式,這里窗口長度。常蹦辏ǎ保梗福板义弦唬玻埃保的隇椋常赌辏,以得到穩(wěn)定空間型。這樣的計算每隔10年進行一次,結(jié)逡逑果如圖3所示。圖3中清晰地反映了邋ENSO的空間形態(tài)及其中心強度在過去一逡逑百多年里的變化。在分辨率為0.l°C/月的圖上,9個窗口的最大海溫異常中心值逡逑如表3.1所示。表3.1中某些窗口的最大異常值是一樣的,但結(jié)合圖3.3會發(fā)現(xiàn)逡逑最大異常值的空間分布范圍有很大的差異,說明不同時段的ENSO強度也是不逡逑同的。從圖3.3中可知,1900—1930年、1910--1940年和1920--1950年這3逡逑個窗口顯示出ENSO的強度逐漸減小。ENSO的強度在1920—1950年達到一個逡逑最小值,隨后強度逐漸加強,在1970—2000年間達到最強,之后ENSO強度又逡逑呈下降趨勢。逡逑21逡逑
年的觀測資料,用EOF模態(tài)分解方式來倒推缺測海區(qū)的海溫,對于分析ENSO逡逑的空間型會帶來一定不確定性。這里我們嘗試用海表溫度異常的標準差來反映逡逑ENSO強度的變化。圖3.5為海表溫度異常的標準差隨時間的變化,窗口依然為逡逑31年(1980—2015年為36年),每隔10年滑動。此方法得到的最大異常值區(qū)逡逑明顯靠近南美沿岸,也就是Nifio邋(1+2)區(qū)(0° ̄10°S,90°?80°W),這是因為逡逑東太平洋海溫本身變率大。但Niiio(邋1+2)區(qū)的海溫異常對全球的影響不及Nifio3逡逑區(qū)和Nifio4區(qū),所以在討論ENSO強度的時候,本文更多地關(guān)注Nifio3區(qū)和Nifio4逡逑區(qū)的海溫異常。逡逑從圖3.5中可以看出ENSO強度在近100年里有明顯的變化。在分辨率為逡逑25逡逑
本文編號:2790263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732
【圖文】:
圖3.1邐1900—2015年Nifio3.4海溫異常指數(shù)的時間變化曲線逡逑注:紅色填充表示超過0.5°邋C,藍色填充表示低于0.5°邋C。逡逑為了直觀展示ENSO強度在過去百余年的變化特征,圖3.2給出了邋Nifio3.4逡逑指數(shù)的標準差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于窗口選擇的長度不同,Niil03.4指數(shù)的標逡逑準差隨時間的變化在細節(jié)上有些差異,但反映的整體變化趨勢還是比較一致的。逡逑20世紀初期ENSO強度較強,之后逐漸減弱,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是其強逡逑度最弱的一段時期,隨后ENSO的強度在振蕩中增加,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逡逑19逡逑
我們采用滑動窗口進行指數(shù)回歸計算的方式,這里窗口長度。常蹦辏ǎ保梗福板义弦唬玻埃保的隇椋常赌辏,以得到穩(wěn)定空間型。這樣的計算每隔10年進行一次,結(jié)逡逑果如圖3所示。圖3中清晰地反映了邋ENSO的空間形態(tài)及其中心強度在過去一逡逑百多年里的變化。在分辨率為0.l°C/月的圖上,9個窗口的最大海溫異常中心值逡逑如表3.1所示。表3.1中某些窗口的最大異常值是一樣的,但結(jié)合圖3.3會發(fā)現(xiàn)逡逑最大異常值的空間分布范圍有很大的差異,說明不同時段的ENSO強度也是不逡逑同的。從圖3.3中可知,1900—1930年、1910--1940年和1920--1950年這3逡逑個窗口顯示出ENSO的強度逐漸減小。ENSO的強度在1920—1950年達到一個逡逑最小值,隨后強度逐漸加強,在1970—2000年間達到最強,之后ENSO強度又逡逑呈下降趨勢。逡逑21逡逑
年的觀測資料,用EOF模態(tài)分解方式來倒推缺測海區(qū)的海溫,對于分析ENSO逡逑的空間型會帶來一定不確定性。這里我們嘗試用海表溫度異常的標準差來反映逡逑ENSO強度的變化。圖3.5為海表溫度異常的標準差隨時間的變化,窗口依然為逡逑31年(1980—2015年為36年),每隔10年滑動。此方法得到的最大異常值區(qū)逡逑明顯靠近南美沿岸,也就是Nifio邋(1+2)區(qū)(0° ̄10°S,90°?80°W),這是因為逡逑東太平洋海溫本身變率大。但Niiio(邋1+2)區(qū)的海溫異常對全球的影響不及Nifio3逡逑區(qū)和Nifio4區(qū),所以在討論ENSO強度的時候,本文更多地關(guān)注Nifio3區(qū)和Nifio4逡逑區(qū)的海溫異常。逡逑從圖3.5中可以看出ENSO強度在近100年里有明顯的變化。在分辨率為逡逑25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芳;董敏;吳統(tǒng)文;;CMIP5模式對ENSO現(xiàn)象的模擬能力評估[J];氣象學報;2014年01期
2 聞新宇;王紹武;朱錦紅;;古ENSO的研究進展[J];地球物理學報;2007年02期
3 胡博;李維京;陳鮮艷;木本昌秀;;全球增暖對ENSO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大氣科學;2007年02期
4 呂俊梅,琚建華,張慶云,陶詩言;太平洋年代際振蕩冷、暖背景下ENSO循環(huán)的特征[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5年02期
5 王紹武,朱錦紅,蔡靜寧,聞新宇;ENSO變率的不規(guī)則性[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S1期
6 黃榮輝,徐予紅,王鵬飛,周連童;1998年夏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特征及其成因探討[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1998年04期
7 張人禾,黃榮輝;El Nio事件發(fā)生和消亡中熱帶太平洋緯向風應(yīng)力的動力作用 I.資料診斷和理論分析[J];大氣科學;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2790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7902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