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水洞高分辨率石筍記錄的近1000年來東亞夏季風變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4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徽;饒志國;劉建寶;黃偉;FENG Song;董廣輝;胡玉;許清海;陳發(fā)虎;;全新世東亞夏季風最強盛期出現(xiàn)在何時?——兼論中國南方石筍氧同位素的古氣候意義[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6年11期
2 田立軍;周厚云;段武輝;;“蒸發(fā)效應”對洞穴滴水氧同位素信號傳遞的影響——以廣東寶晶宮現(xiàn)代觀測為例[J];第四紀研究;2013年03期
3 閆禹;王芳;蔡炳貴;馬志邦;李苗發(fā);李婷婷;;遼寧本溪廟洞石筍氧同位素記錄的距今4—3千年東亞夏季風演化歷史[J];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17年01期
4 譚明;;環(huán)流效應:中國季風區(qū)石筍氧同位素短尺度變化的氣候意義——古氣候記錄與現(xiàn)代氣候研究的一次對話[J];第四紀研究;2009年05期
5 董夢彩;崔英芳;張小青;董進國;;近3000年東亞夏季風變化的黃土高原石筍記錄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8年10期
6 李思亮;劉叢強;;貴陽地下水硝酸鹽氧同位素特征及應用[J];中國巖溶;2006年02期
7 楊勛林;張平中;陳發(fā)虎;扈治安;李紅春;程海;Kathleen R.Johnson;劉敬華;安春雷;;近50a來青藏高原東部高海拔洞穴現(xiàn)代石筍氧同位素組成及其含義[J];科學通報;2007年06期
8 張鶴嶠;蔡演軍;張海偉;譚亮成;秦世江;;神農(nóng)宮和祥龍洞洞溫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其對石筍氧同位素組成的可能影響[J];中國巖溶;2014年03期
9 鄔朝祝;;石筍[J];人民文學;1984年04期
10 譚亮成;;在中國東部石筍中尋找熱帶太平洋信號[J];地球環(huán)境學報;201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童凱;;距今57~48萬年前東亞夏季風的神農(nóng)架石筍記錄[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楊勛林;張平中;陳發(fā)虎;李紅春;劉敬華;安春雷;代志波;;近50年來季風區(qū)現(xiàn)代石筍氧同位素組成及其含義——以青藏高原東部高海拔洞穴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胡超涌;夏開慧;劉浴輝;何璐瑤;曹振華;熊志方;馬仲武;王明達;李琴;史郁;黃俊華;謝樹成;;石筍碳酸鹽氧同位素的影響因素——來自湖北清江和尚洞的監(jiān)測報告[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韓元紅;馬海州;張西營;王琪;羅厚勇;李建森;廖朋;朱軍;;老撾龍湖鉀鹽礦床沉積碳酸鹽碳、氧同位素組成及其對成鉀環(huán)境的初步指示[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屆)學術論文匯編——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C];2016年
5 曹曉斌;劉耘;;氧同位素質(zhì)量依賴分餾線的理論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高建飛;丁悌平;;激光熔蝕微量氧同位素分析方法[A];2007年全國質(zhì)譜學會無機質(zhì)譜、同位素質(zhì)譜、質(zhì)譜儀器和教育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吳紹洪;潘韜;戴爾阜;;植物穩(wěn)定氧同位素(δ~(18)O)與縱向嶺谷區(qū)環(huán)境關系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資源·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8 韓友科;;磷酸法制備碳酸鹽氧同位素樣品中的分餾效應及其校正計算[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宜昌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文集(13)[C];1988年
9 劉靜;Greg Hoke;唐茂云;Greg Wissink;許強;Carmarla Garzione;;青藏高原東南緣新生代海拔高度演化的氧同位素研究進展[A];中國地質(zhì)學會同位素地質(zhì)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質(zhì)應用成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李林林;吳朝東;范昌福;;柴達木盆地西南緣新生代碳酸鹽氧同位素古海拔恢復研究[A];2015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十一)——專題31青藏高原周緣的構造變形與深部動力學過程、專題32青藏高原及周邊深部結構和動力學意義、專題33環(huán)青藏高原盆山體系構造過程及其響應[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劉曉倩 本報記者 宋喜群;湖底巖石暗藏古氣候之謎[N];光明日報;2015年
2 記者 王艷紅;巖中自有古代氣象圖?[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3 記者 張瀟;“引漢濟渭”未來依然有水可調(diào)[N];西安日報;2018年
4 劉建成;求雨題詞印證石筍記錄[N];北京日報;2015年
5 本報記者 黃永明 實習生 甘曉;石筍里的古氣候謎團[N];南方周末;2010年
6 本報記者 蔣〖FP00000526SP〗薇;石頭記[N];中國青年報;2007年
7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小明 劉青;道真石筍村 手巴崖上的“飄帶”[N];貴州日報;2019年
8 李斌;北京2650年中溫度怎么變的?石筍會“說話”[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9 李忠將;貴州石筍或藏謎底[N];貴陽日報;2006年
10 劉春香;藏在石筍里的秘密[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弛;膦酸酯不同降解途徑的磷酸鹽氧同位素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2 陳忠;冰消期晚期以來德令哈尕海湖氣候環(huán)境演變的碳、氧同位素記錄[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青海鹽湖研究所);2007年
3 殷建軍;湖南湘西龍山蓮花洞近2000年來氣候變化石筍記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班鳳梅;洞穴滴水地球化學變化特征及其與土壤過程的聯(lián)系[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5 趙侃;貴州董哥洞近1000年石筍紋層年代學與同位素氣候重建[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德忠;末次冰消期萬象洞高分辨率石筍氣候記錄[D];蘭州大學;2011年
7 施健;過去千年東亞夏季風變化的模擬評估與機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8 于天雷;TraCE-21ka模擬的誤差評估及對其東亞夏季風演變的模擬改進[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
9 顧雷;東亞夏季風爆發(fā)和推進過程的年際變化及其與春季熱帶西太平洋熱力狀態(tài)的關系[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韓晉平;東亞夏季風年代際變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芳;遼寧水洞高分辨率石筍記錄的近1000年來東亞夏季風變化[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2 徐麗娜;利用氣象觀測數(shù)據(jù)解釋中國南方石筍氧同位素的氣候意義[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3 康凱強;九龍江流域、河口及臺灣海峽水體中溶解磷酸鹽氧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意義[D];廈門大學;2016年
4 陳倩娜;極地海域硝酸鹽氮、氧同位素組成及南極半島海域的硝化作用[D];廈門大學;2017年
5 郭浩然;測定水體硝酸鹽氮、氧同位素組成之化學轉化法的改進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6 陳淳青;湛江灣水體硝酸鹽氮、氧同位素特征[D];廣東海洋大學;2018年
7 石曉;難熔礦物激光制樣-氣體質(zhì)譜氧同位素組成分析方法[D];核工業(yè)北京地質(zhì)研究院;2018年
8 趙健宇;西藏雨季主要水體氫、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9 王玉娟;碳酸鹽礦物的氧同位素交換實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10 郭延偉;河南雞冠洞巖溶記錄的氧同位素現(xiàn)代過程監(jiān)測及機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167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71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