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華南汛期區(qū)域性極端降水事件的變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17:37
【摘要】:利用1981-2016年4-10月中國753站逐日降水資料、MICAPS(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tǒng))逐日站點降水資料、日本東京臺風中心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TC)最佳路徑資料和NCEP/NCAR再分析資料集,對華南區(qū)域性日降水極端事件(RDPE事件)和非極端事件分別進行合成分析,并根據RDPE事件是否受TC影響將其分為TCfree-RDPE和TCaff-RDPE兩類事件,比較了不同性質、不同百分位降水事件的統(tǒng)計特征和環(huán)流異常,結果表明:在華南前汛期(4-6月),RDPE事件的發(fā)生頻次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明顯增加。TCfree-RDPE事件以5月2侯至6月6侯為多發(fā)期,TCaff-RDPE事件僅占6%且集中發(fā)生在6月,剔除TC影響的非極端事件(85-90百分位、75-80百分位)則在5-6月頻發(fā)。不同百分位降水事件的環(huán)流異常分布較為一致,但TCfree-RDPE事件的異常環(huán)流形勢明顯強于非極端事件。各類降水事件中水汽來源亦有所不同,TCfree-RDPE事件和85-90百分位降水事件的水汽主要來自南海和西北太平洋,75-80百分位降水事件中水汽多源于南海。TCfree-RDPE事件發(fā)生時,華南地區(qū)存在顯著的鋒生,有利于斜壓能的釋放。Rossby波動能量由高原東北側及河西走廊地區(qū)向華南一帶傳播,并在華南北部輻合,波能在華南區(qū)域的積累十分有利于擾動在華南的發(fā)展和維持。而非極端事件發(fā)生時,華南一帶的鋒生強度明顯偏弱,同時,Rossby波動能量在華南一帶的傳播也不甚明顯。兩類降水事件發(fā)生時,加熱場上亦存在顯著差異。TCfree-RDPE事件中,地表感熱、輻射、潛熱加熱和潛熱輸送均異常增強,且華南上空的大氣凈加熱及其周邊大范圍區(qū)域的凈冷卻所形成的加熱場梯度十分明顯。而非極端事件中,水汽凝結起主要作用,華南及鄰近區(qū)域并未見顯著的加熱梯度。另外,無論極端或非極端事件,太平洋海溫(SST)基本以赤道為界呈“北正南負”的異常分布,TCfree-RDPE事件的異常程度更為明顯。在華南后汛期(7-10月),TCaff-RDPE事件占42%且集中發(fā)生在8月4侯至5侯;TCfree-RDPE事件以7月發(fā)生頻數最多,占其總頻次的1/2以上。兩類不同性質的RDPE事件其環(huán)流異常存在較大差異。TCfree-RDPE事件發(fā)生時,華南地區(qū)受異常氣旋性環(huán)流控制,來自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暖濕氣流與北方冷氣團在此匯合并形成一條狹長的水汽輻合帶,低層輻合、高層輻散,顯著強烈的上升運動為TCfree-RDPE事件的發(fā)生與維持提供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波擾能量由高原東北側及河西走廊地區(qū)向華南一帶傳播并在華南顯著輻合,有利于華南上空擾動的發(fā)展和維持。TCaff-RDPE事件發(fā)生時,華南上空由低層到高層的斜壓環(huán)流結構更為明顯,異常上升運動更加強烈,TC在其運動過程中攜帶了大量源自孟加拉灣、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區(qū)的水汽并輸送至華南地區(qū),水汽輻合氣流更為強盛。同時,波擾能量由高緯地區(qū)沿河西走廊向下游傳播,但在華南地區(qū)輻合不甚明顯。兩類RDPE事件發(fā)生時,加熱場上的差異亦明顯。華南及鄰近地區(qū)上空的大氣凈加熱及其南側大范圍區(qū)域的凈冷卻所形成的加熱場梯度對TCfree-RDPE事件的發(fā)生有利。而TCaff-RDPE事件發(fā)生時,Q1和Q2在經向上由18°N以南、華南及其鄰近地區(qū)、32°N以北呈負-正-負的異常分布型,正距平值更高,加熱場梯度更大,有利于TCaff-RDPE事件的維持。此外,兩類RDPE事件發(fā)生時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SSTA)呈反位相分布,TCfree-RDPE事件合成的同期SSTA與E1 Nino盛期較為相似,TCaff-RDPE事件發(fā)生時的SSTA分布則與LaNinna盛期相似。以上結果有利于人們認識和預測華南區(qū)域性極端降水事件的發(fā)生。
【圖文】:

站點,月平均,華南,單位


第三章近40a華南地區(qū)4-6月極端降水事件特征及其成因第三章近40a華南地區(qū)4-6月區(qū)域性極端降水事件特征逡逑及其成因#逡逑1華南站點的選取及RDPE事件的定義逡逑.1華南站點的選取逡逑華南區(qū)域的選取沿用Jin等(2015)的定義方法,即[106°E-115°E,邋22°N-27°N],除降水資料長度不足36年的站點,最后選取47個測站代表華南地區(qū),,站點分布4-6月平均日降水量見圖3.1。逡逑Composite邋mean邋of邋daily邋rainfall逡逑 ̄---?

次數,事件,百分位,區(qū)域平均


圖3.2華南地區(qū)4-6月117次RDPE事件的區(qū)域平均降水量值的年際變化(a)(單位:mm/d,黑色逡逑實心點表示TCfree-RDPE事件,紅色空心圓表示TCaff-RDPE事件,綠色點劃線表示99百分位閾值)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426.6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子冰;武亮;王同美;溫之平;;華南秋季降水異常年的臺風活動差異及其與海溫的關系[J];海洋學報;2015年01期

2 胡婭敏;翟盤茂;羅曉玲;呂俊梅;覃志年;郝全成;;2013年華南前汛期持續(xù)性強降水的大尺度環(huán)流與低頻信號特征[J];氣象學報;2014年03期

3 李明剛;管兆勇;韓潔;金大超;;近50a華東地區(qū)夏季極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際變化[J];大氣科學學報;2012年05期

4 李宏毅;林朝暉;陳紅;;我國華南4、5月份降水年代際變化的特征及其與中西太平洋海溫的可能關系[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12年04期

5 張俊香;劉旭攏;宮清華;;近60年華南沿海登陸熱帶氣旋特征和熱帶氣旋巨災災情分析[J];熱帶地理;2012年04期

6 韓潔;管兆勇;李明剛;;夏季長江中下游流域性極端日降水事件的環(huán)流異常特征及其與非極端事件的比較[J];熱帶氣象學報;2012年03期

7 王東海;夏茹娣;劉英;;2008年華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特征及其對比分析[J];氣象學報;2011年01期

8 孫國武;信飛;孔春燕;陳伯民;何金海;;大氣低頻振蕩與延伸期預報[J];高原氣象;2010年05期

9 劉冬晴;楊修群;;熱帶低頻振蕩影響中國東部冬季降水的機理[J];氣象科學;2010年05期

10 李秀珍;梁衛(wèi);溫之平;;華南秋、冬、春季水汽輸送特征及其與降水異常的聯(lián)系[J];熱帶氣象學報;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27050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7050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1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