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額爾齊斯河流域位于阿爾泰山南坡,雖遠離海洋,但仍能受到西風環(huán)流的影響。由于獨特的氣候和地貌條件,該地區(qū)原始森林廣布,有利于樹輪工作的開展。論文樣本采自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的阿勒泰、福海和富蘊林場共7個采樣點,除科勒迭難布拉克(KLD)采點為森林上樹線附近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外,其余6個采點均為低海拔西伯利亞云杉,共采集了215棵樹,鉆取了379個樹芯。剔除與主序列相關較差的5條子序列,利用剩余子序列研制了7個采點的樹輪寬度標準化年表,并分析了各年表對氣候要素的響應,據此進行了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氣候重建和氣候變化特征分析,得到如下結論:(1)對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7個樹輪寬度標準化年表的特征參數進行分析,發(fā)現7個年表的氣候信號均較豐富。其中6個西伯利亞云杉的樹輪寬度指數變化趨勢較為相似,曲線的波峰、波谷也較為一致,這說明影響低海拔西伯利亞云杉樹輪寬度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相同的。將6個西伯利亞云杉樹輪寬度年表合成為區(qū)域年表(HEC),該年表較高的平均敏感度和標準差表明其含有較強的氣候變化信號;較高的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說明區(qū)域內不同樹木之間的輪寬變化呈現較好的一致性。若以子樣本信號強度0.85為標準,HEC年表的可靠長度為1722—2012年,共291年;KLD采點西伯利亞落葉松年表的可靠長度為1570—2009年,共431年。(2)將年表與氣候要素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富蘊氣象站上年7、8、12月份和當年5、6月份降水量與西伯利亞云杉年輪寬度指數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HEC年表與富蘊氣象站5—6月及上年7月至當年6月降水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616(p0.0001)和0.742(p0.0001);與溫度的相關性較弱。西伯利亞落葉松寬度年表(KLD)與富蘊、阿勒泰氣象站6月平均氣溫的均值相關顯著,相關系數為0.658(p0.0001),與降水量的相關較弱。(3)通過HEC年表,恢復了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1722—2012年(共291年)上年7月至當年6月的降水變化,調整自由度后的方差解釋量為54.2%。降水重建序列出現了47個濕潤年和44個干旱年,并存在1729—1731年,1803—1806年,1913—1915年共3個偏濕事件和1810—1812年,1884—1886年共2個偏干事件。291年來降水經歷了9個濕潤期和8個干旱期,其中最濕潤的時期出現在1984—2008年,最干旱的時期出現在1877—1891年;最長的濕潤期為1829—1876年,持續(xù)了48年;最長的干旱期出現在1807—1828年,持續(xù)了22年。降水重建序列存在2.1a和3.2a的顯著變化周期(p0.05)和2.3a、21.6a、24.3a的較顯著變化周期(p0.10)。重建降水在1876—1877年發(fā)生了突變,突變方向由多向少,在1983年前后也發(fā)生了突變,突變方向由少向多。降水重建序列對整個阿勒泰地區(qū)歷史降水變化有很好的代表性,對天山山區(qū)降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4)利用KLD年表,恢復了研究區(qū)1579—2009年(共431年)6月平均氣溫變化序列,調整自由度后的方差解釋量為42.0%。溫度重建序列存在68個暖年和67個冷年。6月平均氣溫最高的3a出現在1955年、1957年和1904年,而氣溫最低的3a出現在1784年、1783年和1685年。經過11年滑動平均后,發(fā)現在過去431年來氣溫經歷了8個偏冷階段和8個偏暖階段。最冷的階段是1764—1801年,最暖的階段是1608—1619年;偏冷階段1665—1711年(共47年)持續(xù)時間最長,偏暖階段1862—1964年(共103年)持續(xù)時間最長。氣溫重建序列存在2.3a和2.4a的顯著周期(p0.05),還存在3.9a、71.5a和95.3a的較顯著周期(p0.10)。重建氣溫在1767年發(fā)生了由高向低的突變,在1841年也發(fā)生了由高向低的突變。重建序列對整個阿爾泰山初夏溫度變化有很好的代表性,對新疆北疆地區(qū)、蒙古西部、俄羅斯南部及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qū)初夏溫度變化有較好的代表性。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4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克艷;勾曉華;陳發(fā)虎;彭劍峰;劉普幸;王茂;朱有明;;樹輪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J];冰川凍土;2008年05期
2 陳拓,秦大河,李江風,任賈文,孫維貞;新疆阿勒泰地區(qū)近440年來大氣δ~(13)C變化——來自樹輪穩(wěn)定碳同位素序列的證據[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陳拓,秦大河,何元慶,李江風,劉曉宏,任賈文;從樹輪б~(13)C序列中提取大氣б~(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2年04期
4 趙興云,王建,錢君龍;天目山柳杉樹輪δ~(13)C年序列的共性與個性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年04期
5 趙興云;王建;錢君龍;曾昭鵬;;天目山柳杉樹輪δ~(13)C年序列差異[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6年03期
6 王亞軍;馬玉貞;鄭影華;魯瑞潔;桑艷禮;蒙紅衛(wèi);;寧夏羅山油松(Pinus tabulae for mis)樹輪寬度對氣候因子的響應分析[J];中國沙漠;2009年05期
7 劉禹;劉娜;宋慧明;蔡秋芳;包光;王偉平;;以樹輪寬度重建秦嶺中段分水嶺地區(qū)1—7月平均氣溫[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9年05期
8 陳峰;袁玉江;王麗麗;魏文壽;李揚;Nievergelt Danie;喻樹龍;;塔城西伯利亞落葉松樹輪密度的氣候響應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6期
9 陳峰;袁玉江;魏文壽;喻樹龍;趙勇;范子昂;李楊;張瑞波;張同文;尚華明;;樹輪記錄的伊犁地區(qū)近354年帕爾默干旱指數變化[J];高原氣象;2011年02期
10 于健;徐倩倩;何秀;羅春旺;劉文慧;李俊清;劉琪t,
本文編號:2687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8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