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氣雷達和星載雷達的數(shù)據(jù)匹配及其回波強度訂正方法研究
【圖文】:
CINRAD/SC)天氣雷達,波長5cm,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江淮流域等降水強、降水多的逡逑地區(qū)。C邋波段雷達(CINRAD/CC、CINRAD/CB、CINRAD/CD、CINRAD/CCJ),波長逡逑10cm,大多布設在西北、東北地區(qū)。圖1.2給出了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分布圖。逡逑隨著中國新一代天氣雷達投入業(yè)務應用,對龍卷氣旋、雹云等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和對逡逑臺風、暴雨等大范圍降水天氣的監(jiān)測和預報能力大大提高。多年來,研究人員在天氣雷逡逑達資料的分析、應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取得了很多有價值、有意義的研究逡逑成果(張培昌等,1998;劉洪恩,2001;伍志方,2003;俞小鼎等,2005;張沛源等,逡逑2008;鄭媛媛等,2009;王紅艷等,2009;袁美英等,2010;周海光,2010;俞小鼎等,逡逑3逡逑
邋PR沿天頂角垂直向下觀測,地基雷達水平觀測等逡逑條件,分別計算觀測雨、雪兩種不同相態(tài)粒子群時,Ku波段和S波段雷達反射率因子逡逑值的關(guān)系。如圖1.6所示,在觀測雨滴和雪花時,Ku波段和S波段雷達反射率因子之逡逑間的差異存在不同趨勢,即對雨滴觀測時,Ku波段反射率比S波段的值大,兩者差異逡逑隨著反射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對雪花冰晶觀測時,則相反。逡逑對雨滴和雪花,,擬合得到的二次方程式分別為逡逑=-1.50393+1.07274Z5邋+邋0.000165393Zs2邐(1.1)逡逑Z&邋=邋0.185074+1.01378ZS邋-0.00189212ZS2邐(1.2)逡逑4分別表示Ku、S波段的雷達反射率因子值,式中Z值的單位均為dBZ。逡逑GPM的VN系統(tǒng)使用LM2009方法對GR反射率因子值進行調(diào)整(Schwaller邋and逡逑M0rris,2011):零度層亮帶以上使用雪調(diào)整;零度層亮帶以下使用雨調(diào)整。王振會等(2015)逡逑比較上海雷達和TRMMPR數(shù)據(jù)前,對地基雷達數(shù)據(jù)進行了邋Ku調(diào)整,發(fā)現(xiàn)零度層亮帶逡逑以下,Ku調(diào)整可使匹配點發(fā)射率因子平均偏差減;零度層亮帶以下,Ku調(diào)整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412.2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旺;曲明星;黃寧立;謝瀟;;基于云雷達反射率因子的云宏觀參量反演[J];干旱氣象;2016年06期
2 劉巖;孫海燕;李旭;;任意基線雷達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算法[J];吉林氣象;2010年03期
3 肖艷姣;劉黎平;李中華;;任意基線雷達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生成算法[J];應用氣象學報;2008年04期
4 葛小清,王葉仙;用雷達反射率因子估算大氣垂直速度[J];浙江氣象科技;1997年02期
5 吳瓊;商建;仰美霖;楊虎;;基于滴譜分布的機載雷達波束匹配情況研究[J];氣象學報;2013年03期
6 濮江平;張昊;周曉;張卉慧;王可法;;對流性降水雨滴譜特征及其與雷達反射率因子的對比分析[J];氣象科學;2012年03期
7 趙恒軒,陳鐘榮,周楓;天氣雷達反射率因子的實時衰減訂正[J];高原氣象;2003年04期
8 韓靜;楚志剛;王振會;徐芬;李南;朱藝青;張晗昀;;蘇南三部地基雷達反射率因子一致性和偏差訂正個例研究[J];高原氣象;2017年06期
9 周嘉健;肖輝;潘雯菁;王振會;;基于雷達反射率因子的降水性層狀云中雨滴譜參數(shù)的反演方法與檢驗研究[J];熱帶氣象學報;2018年02期
10 王傳志;侯小宇;李學華;漆洋;余驍;;基于分級逐庫方法的KA波段云雷達反射率因子衰減訂正[J];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曼;孫績?nèi)A;徐洪雄;李華宏;;多普勒天氣雷達反射率資料的三維變分同化試驗[A];第33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0 城市、降水與霧霾——第五屆城市氣象論壇[C];2016年
2 韓濤;王雨;劉國勝;;MWRT與Quickbeam雷達模擬器的比較[A];第33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8 雷達探測新技術(shù)與應用[C];2016年
3 張一平;;外流邊界回波與鄭州強對流天氣[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4 張羽;李懷宇;吳少峰;;廣州地區(qū)雷達垂直廓線的生成方法與特征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第四屆氣象綜合探測技術(shù)研討會[C];2011年
5 顧宇;周毓荃;蔡淼;;基于飛機和云雷達觀測的層狀云液態(tài)水含量反演研究[A];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4 云降水物理與人工影響天氣進展論文集[C];2017年
6 周黎明;王俊;張洪生;姜鵬;盛日鋒;;激光雨滴譜儀與自動站觀測雨量的對比分析[A];山東氣象學會2010年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評選活動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7 周黎明;王俊;張洪生;姜鵬;盛日鋒;;激光雨滴譜儀與自動站觀測雨量的對比分析[A];S8 大氣探測與儀器新技術(shù)、新方法[C];2012年
8 劉娟;;形成持續(xù)性暴雨的三種回波系統(tǒng)[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雷達技術(shù)開發(fā)與應用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9 徐鳴一;王振會;潘佳文;閆軍;樊榮;植耀玲;邵程遠;李博;;基于多尺度小波邊緣檢測的對流降水和閃電的分析[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10 王洪;雷恒池;楊潔帆;;微雨雷達敏感性試驗與可靠性分析[A];第35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3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huán)境[C];201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韓靜;我國天氣雷達和星載雷達的數(shù)據(jù)匹配及其回波強度訂正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
2 吳舉秀;94 GHz毫米波云雷達測云能力研究與回波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雷;雙偏振雷達反射率因子數(shù)據(jù)質(zhì)量控制及在拼圖中的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
2 張晗昀;雷達反射率因子訂正前后的同化對比試驗[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3 劉煒樺;雷達反射率因子間接同化在颮線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4 周嘉健;利用天氣雷達反射率因子反演降水性層狀云中粒子平均直徑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5 牟鳳軍;利用雷達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線改進層狀云降水估計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6 劉紅亞;雷達反射率因子反演云微物理量和垂直速度及其數(shù)值試驗[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7 秦琰琰;降水的雷達反射率因子與大氣相對濕度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8 王云;零度層亮帶的理論模擬與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9 何力;波束多掃描機載氣象雷達信號處理技術(sh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10 蔣志;機器學習方法在雷達定量測量降水及臨近預報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2年
本文編號:2652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5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