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雨雷達研究不同云系降水的垂直結(jié)構(gòu)分布與演變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23:55
【摘要】:云降水結(jié)構(gòu)、降水微物理過程及特性的研究,對于降水的精細預報和人工影響天氣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利用位于河北邢臺測站的Ka波段微雨雷達(MRR)結(jié)合地面雨滴譜儀、雨量計、激光云高儀和天氣雷達等綜合觀測到的一次混合云和一次層狀降水過程,以MRR分析為核心對兩次降水過程的垂直分布及演變特征進行了研究。將MRR與天氣雷達、地面雨滴譜儀、雨量計等結(jié)合研究了觀測結(jié)果的可比性、檢驗了 MRR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將MRR與雨滴譜儀和激光云高儀等結(jié)合,研究了兩次降水過程和不同降水階段特征量和雨滴譜的平均垂直分布特征,同時對特征量與雨滴譜隨時間和高度的演變特征進行了分析。主要結(jié)果如下:(1)相比雨量計,MRR探測得到的累計雨量偏小,但兩種儀器觀測結(jié)果趨勢一致。MRR 200m與雨滴譜儀雨強結(jié)果非常接近,兩次個例中二者雨強平均偏差分別為0.05 mm.h-1 0.09 mm·h-1 相關(guān)系數(shù)都為0.93。相比雨滴譜儀,MRR觀測到的小滴數(shù)濃度出現(xiàn)高估,大滴數(shù)濃度出現(xiàn)低估,中滴數(shù)濃度較為一致。(2)從特征量的垂直分布來看,兩次個例中平均反射率在低層隨高度降低而增加。兩次個例中雨滴譜在低層的垂直變化不同,同時在云內(nèi)和云外雨滴譜特征也存在差異。在平均云底高度以上隨高度降低,兩次個例中小滴數(shù)濃度變化都較小,中滴和大滴數(shù)濃度增加,存在云滴和雨滴間的碰并過程。而在平均云底以下,小滴數(shù)濃度隨高度降低而減小,中滴和大滴數(shù)濃度隨高度變化較小,出現(xiàn)蒸發(fā)過程。在低層隨高度降低,混合云降水小滴數(shù)濃度明顯減小,大滴數(shù)濃度明顯增加,雨滴間的碰并增長作用較強。而層狀云降水雨滴譜在低層隨高度的變化較小,碰并作用較弱。(3)在不同的降水階段降水的垂直分布存在差異,在混合云降水初期平均反射率和雨強在云底以下明顯減小,相比云內(nèi),云底以下液水含量與雨滴總數(shù)濃度都有明顯減少,蒸發(fā)作用影響較強。在穩(wěn)定弱降水階段,特征量和雨滴譜隨高度的變化很小。在強降水階段,隨高度降低平均反射率明顯增加,雨滴譜出現(xiàn)明顯拓寬,小滴數(shù)濃度顯著減小,大滴數(shù)濃度顯著增加,表明在強降水階段雨滴間碰并增長作用很強。
【圖文】:
_逡逑Korea邋Meteorological邋Adminislration(KMA)邐00UTC邋13邋MAV邋2016邋(09KST邋13邋MAY邋2016)逡逑圖3.la邋2016年5月13日08時500hpa高空圖逡逑QOUTC邋13邋MAY邋2Q16(09KST邋13邋MAY邋2016)邐邐逡逑V邋邐a>
Korea邋Meteorological邋Administration(KMA)邐00UTC邋13邋MAY邋2016邋(09KST邋13邋MAY邋2016)逡逑圖3.1b邋2016年5月13日08時700hpa高空圖逡逑12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412.25;P426.6
本文編號:2617170
【圖文】:
_逡逑Korea邋Meteorological邋Adminislration(KMA)邐00UTC邋13邋MAV邋2016邋(09KST邋13邋MAY邋2016)逡逑圖3.la邋2016年5月13日08時500hpa高空圖逡逑QOUTC邋13邋MAY邋2Q16(09KST邋13邋MAY邋2016)邐邐逡逑V邋邐a>
Korea邋Meteorological邋Administration(KMA)邐00UTC邋13邋MAY邋2016邋(09KST邋13邋MAY邋2016)逡逑圖3.1b邋2016年5月13日08時700hpa高空圖逡逑12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412.25;P426.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唐英杰;馬舒慶;楊玲;陶法;李思騰;謝成華;唐凡潔;;云底高度的地基毫米波云雷達觀測及其對比[J];應(yīng)用氣象學報;2015年06期
2 陳聰;銀燕;陳寶君;;黃山不同高度雨滴譜的演變特征[J];大氣科學學報;2015年03期
3 溫龍;劉溯;趙坤;李楊;李力;;兩次降水過程的微降雨雷達探測精度分析[J];氣象;2015年05期
4 周黎明;王慶;龔佃利;李芳;;山東一次暴雨過程的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J];氣象;2015年02期
5 胡子浩;濮江平;濮云濤;張歡;;南海一次海洋性對流云降水雨滴譜特征分析[J];熱帶氣象學報;2014年01期
6 陳勇;劉輝志;安俊嶺;Ulrich GRSDORF;Franz H.BERGER;;垂直指向測雨雷達的誤差模擬及相互校準[J];大氣科學;2010年06期
7 劉紅燕;雷恒池;;基于地面雨滴譜資料分析層狀云和對流云降水的特征[J];大氣科學;2006年04期
8 宮福久,劉吉成,李子華;三類降水云雨滴譜特征研究[J];大氣科學;1997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林林;利用雨滴譜對移動雙偏振雷達進行質(zhì)量控制及降水估測[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熊飛麟;擬合Gamma分布雨滴譜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617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17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