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印度洋—太平洋SSTA特征及與我國中東部降水異常的遙相關(guān)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06:35
【摘要】:本文基于哈德萊環(huán)流中心的海溫數(shù)據(jù)以及全國824個站點的降水數(shù)據(jù),利用旋轉(zhuǎn)-擴展經(jīng)驗模態(tài)函數(shù)(REEOF),有效提取出1900-2016年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SSTA)不同時間尺度變率,并對與兩海域存在較強耦合變化的環(huán)流異常做時空特征分離。利用完備集合經(jīng)驗模態(tài)分解(CEEMD)和小波分析對上述變率的主成分進行時頻域分析,得到其主要周期及振蕩特征,最后使用主成分基礎上的典型相關(guān)分析(CCA-BP)討論了印度洋-太平洋區(qū)域存在的海-氣相互作用及與我國中東部降水的耦合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1)中部型厄爾尼諾(CP-El)在1946-1956年期間發(fā)生的突變,是由其自身準4年、準10年周期強度同時減弱造成的。(2)CP-El與東部型厄爾尼諾(EP-El)變率的準4年周期振蕩具有較好相關(guān),EP-El準4年周期隨時間的變化超前于CP-El約1年。(3)EP-El對印度洋SSTA的影響具有持續(xù)性,有利于其全海盆一致模(IOBM)的維持,關(guān)鍵影響區(qū)域為澳大利亞西部沿岸,CP-El有利于負位相的副熱帶印度洋偶極模(NSIOD)形成。(4)EP-El引起的水汽異常主要集中在熱帶太平洋地區(qū),在其“建立-成熟”階段有利于加強輸送至華南的水汽、增強低層輻合以及高層輻散,從而有利于華南5-9月降水。(5)CP-El在其“發(fā)展-成熟”階段,能影響我國西北部異常氣旋以及位于西北太平洋的異常反氣旋,從而有利于水汽輸送至我國華北、東北,有利于該區(qū)域降水。
【圖文】:

特征值,后模,方差貢獻,單位


REEOF分解后模態(tài)特征值(a)及方差貢獻率(b)(單位:%)

主成分,實驗組,相關(guān)系數(shù),總體相關(guān)


實驗組與對照組CP-El型主成分相關(guān)系數(shù)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4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蓓;姜彤;蘇布達;朱嫻韻;王艷君;;基于SPEI的1961-2012年東北地區(qū)干旱演變特征分析[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14年06期

2 董思言;高學杰;;長期氣候變化——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解讀[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4年01期

3 周明森;簡茂球;喬云亭;;華南4-5月持續(xù)性干旱及其環(huán)流背景[J];氣象學報;2013年01期

4 王盤興;汪學良;智海;王玉坤;孫曉娟;;Circulation Indices of the Aleutian Low Pressure System:Definitions and Relationships to Climate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2年05期

5 智海;俞永強;嚴厲;張文君;李志強;;厄爾尼諾衰減年東亞夏季大氣環(huán)流和降水異常的耦合模式后報試驗[J];氣象學報;2012年04期

6 晏紅明;李崇銀;周文;;南印度洋副熱帶偶極模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J];地球物理學報;2009年10期

7 魏鳳英;張婷;;東北地區(qū)干旱強度頻率分布特征及其環(huán)流背景[J];自然災害學報;2009年03期

8 李崇銀;穆穆;周廣慶;楊輝;;ENSO機理及其預測研究[J];大氣科學;2008年04期

9 吳志偉;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紅;竺夏英;;正常季風年華南夏季“旱澇并存、旱澇急轉(zhuǎn)”之氣候統(tǒng)計特征[J];自然科學進展;2007年12期

10 楊明珠;丁一匯;;中國夏季降水對南印度洋偶極子的響應研究[J];大氣科學;2007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志偉;長江中下游夏季風降水“旱澇并存、旱澇急轉(zhuǎn)”現(xiàn)象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2 龔志強;基于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方法的氣候突變檢測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61615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1615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f6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