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高時間分辨率遙感地表溫度生成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05:53
【摘要】:在氣候、生態(tài)、水文和生地化學等許多研究領域,地表溫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并且,地表溫度也是陸地和大氣界面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遙感是獲取區(qū)域尺度上地表溫度日變化的唯一方式。本論文基于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開展了高時間分辨率的遙感地表溫度生成方法研究:(1)遙感溫度時間歸一化方法的對比和分析。利用黑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過程綜合遙感觀測聯(lián)合試驗(Heihe 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HiWATER)的TASI遙感地表溫度數(shù)據(jù)對現(xiàn)有的相對歸一化方法(直方圖匹配Histogram Match-HM、線性回歸Linear Regression-LR和多項式回歸Polynomial Regression-PR)和基于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時間歸一化方法進行詳細的比較,分析了兩種方法的不足。研究結果表明:線性回歸方法和直方圖匹配方法具有較好的精度,可以用于相鄰航帶地表溫度的時間歸一化,而多項式回歸的精度較差。兩種方法相比,整體上基于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方法要優(yōu)于相對歸一化方法。(2)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改進和發(fā)展。以現(xiàn)有的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為基礎,結合地表能量方程和土壤熱傳導方程,進行總結和推導論證,得到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形式。然后,結合地面站點實測的氣象數(shù)據(jù),主要包括風速、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氣壓和風向等氣象因素,分析地表溫度瞬時波動和氣象要素之間的關系,對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中的參數(shù)進行量化,最終得到可應用的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最終形式。(3)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的驗證和評價。結合地面站點實測的地表溫度數(shù)據(jù)、ASTER地表溫度對TASI地表溫度時間歸一化結果進行了驗證和評價。驗證評價結果表明:第一、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時間歸一化結果的精度在絕大多數(shù)時刻都要高于未改進模型時間歸一化結果的精度;第二、相比于未改進的模型,改進日內溫度循環(huán)模型時間歸一化的結果與真實的狀況下的地表溫度變化曲線更加接近,兩者的吻合程度要更好一些;第三、利用ASTER地表溫度對TASI時間歸一化結果進行驗證,相比于未改進的模型,改進模型時間歸一化結果與ASTER地表溫度更加接近,從視覺上來看,兩者的一致性也比較好,尤其戈壁和荒漠兩種地物類型。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407
本文編號:2614636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4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朱琳清;周紀;劉紹民;李國全;;航空遙感地表溫度時間歸一化[J];遙感學報;2017年02期
2 李小文;王yN婷;;定量遙感尺度效應芻議[J];地理學報;2013年09期
3 張苗;蔣志榮;馬明國;王志慧;張調風;;基于CASI影像的黑河中游種植結構精細分類研究[J];遙感技術與應用;2013年02期
4 李新;劉紹民;馬明國;肖青;柳欽火;晉銳;車濤;王維真;祁元;李弘毅;朱高峰;郭建文;冉有華;聞建光;王樹果;;黑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過程綜合遙感觀測聯(lián)合試驗總體設計[J];地球科學進展;2012年05期
5 董超;趙慧潔;;關聯(lián)向量機在高光譜影像分類中的應用[J];遙感學報;2010年06期
6 覃志豪,高懋芳,秦曉敏,李文娟,徐斌;農(nóng)業(yè)旱災監(jiān)測中的地表溫度遙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數(shù)據(jù)為例[J];自然災害學報;2005年04期
7 浦瑞良,宮鵬;森林生物化學與CASI高光譜分辨率遙感數(shù)據(jù)的相關分析[J];遙感學報;1997年02期
,本文編號:2614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146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