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觀視域下的茶文化認同和傳播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21:59
我國被稱為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歷經(jīng)傳承和發(fā)揚的茶文化已然成為了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本論文從傳播學儀式觀的理論視角出發(fā),將茶文化的傳播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多角度分析。首先,論文從宏觀理論的角度出發(fā),闡述了中華茶文化的概念及其傳播現(xiàn)狀,詳盡總結了其發(fā)展歷程,并嘗試界定了茶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同時,在分析茶文化的傳播方式及其特點的基礎上,開啟了茶文化的儀式觀研究。其次,論文將茶文化的傳播看作一種神圣的傳播儀式,并從微觀角度,對茶文化儀式的過程及其組成要素逐一進行分析。儀式的組成要素包含環(huán)境、茶席以及茶禮:高雅的品茗環(huán)境營造了儀式的傳播場域;茶席形成了儀式的傳播媒介,是儀式中文化氛圍的營造和意義共享的工具;茶禮構建了儀式的規(guī)范秩序,整合了儀式的行進節(jié)奏。其中,儀式的象征性表演塑造了一套完整的生態(tài)情景,更強調了儀式感,使文化的傳播效果得到最大化。論文以茶藝館展演的一場金駿眉紅茶茶藝表演為例,對表演文本進行詮釋,試圖解析茶文化儀式中的象征性表演對茶文化傳播的意義。第三,論文又從象征符號的角度分析了茶文化儀式,將其視為集合了文化符號的象征系統(tǒng),致力于對中華茶文化精神的表達。儀式的參與者對茶文化符號進行生產與表達、理解與解讀,完成一場以茶文化符號為媒介的象征性互動過程。第四,論文訴諸于儀式傳播的效果分析,認為茶文化傳播儀式為參與者提供茶文化意義共享的機制,建構了參與者對茶文化“廉、美、和、敬”意義的認同,使儀式成為一場從參與到融入,從融入到認同的茶文化共享盛宴。最后,通過與咖啡文化儀式的對比分析,探尋不同文化背景下茶文化的傳播路徑和研究方向,為中華茶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S97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1、有關傳播儀式觀的研究
2、有關茶文化傳播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與創(chuàng)新性
1、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2、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中華茶文化與茶文化的傳播
一、中華茶文化
1、茶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2、茶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二、茶文化傳播的歷史與現(xiàn)狀
1、茶文化的傳播
2、茶文化傳播的特點
3、茶文化傳播的意義
第二章 茶文化的儀式傳播過程
一、關于傳播儀式觀
二、茶文化儀式構成因素的分析
1、環(huán)境,營造了儀式的傳播場域
2、茶席,形成了儀式的傳播媒介
3、茶禮,構建了儀式的規(guī)范秩序
三、茶文化的儀式傳播過程分析—以金駿眉茶藝表演為例
1、靜態(tài)展示——環(huán)境、茶席準備及茶藝師、觀眾出場
2、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金駿眉紅茶茶藝十道
3、靜態(tài)回歸——收杯、行禮、結束
第三章 茶文化儀式的象征符號
一、儀式中象征符號的文化喻意
1、茶品符號之“美”
2、茶具符號之“雅”、“和”
3、肢體語言符號之“圓活”
4、茶禮符號之“敬”
二、茶文化符號的象征性互動
1、象征符號的生產與表達
2、象征符號的理解與解讀
第四章 茶文化的儀式傳播效果
一、人際交往的準則——“和”的認同
二、禮儀規(guī)范的內化——“敬”的表達
三、精神生活的享受——“美”的體驗
四、社會價值的呈現(xiàn)——“廉”的教化
第五章 茶文化儀式與咖啡文化儀式之比較
一、咖啡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二、茶文化儀式與咖啡文化儀式的對比分析
1、品飲文化的異曲同工
2、不同傳播儀式彰顯各自文化特色,并與之相輔相成
三、對中華茶文化傳播的借鑒意義
1、引入現(xiàn)代科學技術,豐富茶文化的傳播樣式
2、發(fā)揮健康功效,傳播綠色健康生活理念
3、加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傳播研究,提高茶文化的可移植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附錄
學位論文評閩及答辯情況表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89254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S97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1、有關傳播儀式觀的研究
2、有關茶文化傳播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與創(chuàng)新性
1、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2、論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中華茶文化與茶文化的傳播
一、中華茶文化
1、茶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2、茶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二、茶文化傳播的歷史與現(xiàn)狀
1、茶文化的傳播
2、茶文化傳播的特點
3、茶文化傳播的意義
第二章 茶文化的儀式傳播過程
一、關于傳播儀式觀
二、茶文化儀式構成因素的分析
1、環(huán)境,營造了儀式的傳播場域
2、茶席,形成了儀式的傳播媒介
3、茶禮,構建了儀式的規(guī)范秩序
三、茶文化的儀式傳播過程分析—以金駿眉茶藝表演為例
1、靜態(tài)展示——環(huán)境、茶席準備及茶藝師、觀眾出場
2、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金駿眉紅茶茶藝十道
3、靜態(tài)回歸——收杯、行禮、結束
第三章 茶文化儀式的象征符號
一、儀式中象征符號的文化喻意
1、茶品符號之“美”
2、茶具符號之“雅”、“和”
3、肢體語言符號之“圓活”
4、茶禮符號之“敬”
二、茶文化符號的象征性互動
1、象征符號的生產與表達
2、象征符號的理解與解讀
第四章 茶文化的儀式傳播效果
一、人際交往的準則——“和”的認同
二、禮儀規(guī)范的內化——“敬”的表達
三、精神生活的享受——“美”的體驗
四、社會價值的呈現(xiàn)——“廉”的教化
第五章 茶文化儀式與咖啡文化儀式之比較
一、咖啡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二、茶文化儀式與咖啡文化儀式的對比分析
1、品飲文化的異曲同工
2、不同傳播儀式彰顯各自文化特色,并與之相輔相成
三、對中華茶文化傳播的借鑒意義
1、引入現(xiàn)代科學技術,豐富茶文化的傳播樣式
2、發(fā)揮健康功效,傳播綠色健康生活理念
3、加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傳播研究,提高茶文化的可移植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附錄
學位論文評閩及答辯情況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鳳興;安徽農業(yè)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成立[J];農業(yè)考古;2000年04期
2 周志剛;記美國中華茶文化國際研討會[J];農業(yè)考古;2000年04期
3 游修齡;說茶(《中華茶文化》代序)[J];農業(yè)考古;2000年04期
4 陳琿,呂國利;《中華茶文化尋蹤》序言[J];農業(yè)考古;2000年04期
5 黎小萍,陳華玲;中華茶文化漫談[J];茶業(yè)通報;2001年02期
6 劉祖香;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J];茶葉通訊;2002年01期
7 何融融;中華茶文化與養(yǎng)生[J];農業(yè)考古;2002年02期
8 吳履平;祁珊;周巨根;;誰解茶中味——品味中華茶文化[J];中國茶葉加工;2006年02期
9 ;中華茶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交相輝映[J];福建茶葉;2006年02期
10 ;奧運中國 茶香世界 2006首屆“人文中國·茶香世界”中華茶文化宣傳活動[J];福建茶葉;200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茜;儀式觀視域下的茶文化認同和傳播[D];山東大學;2015年
2 劉暢;和——中華茶文化的靈魂[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谷飛;中華茶文化在中學的推廣實踐及效果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雷麗芬;中華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tǒng)茶建筑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黃曉琴;茶文化的興盛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889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28892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