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馬克腔柔性內窺機械臂軌跡優(yōu)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P241;TL631.24
【圖文】:
第一章 緒論200 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意義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耗資最為巨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與此同時,我國目前也已經成功研發(fā)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核聚變反應腔——先進實驗超導托卡馬克[2](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 如圖 1-1 所示,托卡馬克腔內部是一個環(huán)形真空室,其截面如大寫字母D,故也稱其為 D 形腔。在 D 形腔內最外層貼有特殊工藝制作的耐受磚塊,稱為第一壁[3,4]。第一壁可以有效隔離在核聚變反應中產生的高溫等離子體[5],然而隨著反應的進行,這些高溫等離子體會對磚塊造成破損,從而導致磚塊失效引起后果,因此需要對第一壁進行定期巡檢,并且在發(fā)現(xiàn)破損磚塊的同時進行操作維護。
圖 1-2 柔性內窺機械臂示意圖Fig. 1-2 Flexible In-vessel Robot目前,前兩點的要求為基本要求,是保證機械臂工作的前提,并且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路徑和插值函數(shù)可以有效達到目的,第三點才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目標。為了方便后期對已破損的第一壁磚塊進行維護和更換,末端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需要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但是由于托卡馬克腔內部環(huán)境較為復雜,且機械臂在多次運行后,難免出現(xiàn)誤差,因此需要研究伺服補償算法對機械臂末端的位姿進行動態(tài)調整。綜上所述,本課題的研究是柔性內窺機器人完成巡檢任務的關鍵之一,考慮到托卡馬克腔特有的結構與特殊的環(huán)境,該課題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杜亮;張偉軍;袁建軍;毛子明;;托卡馬克腔內窺臂自鋪軌道式大臂設計與分析[J];機電一體化;2015年03期
2 王鋒;陳凱;陳小平;;一種含間隙機械臂的在線校準方法[J];機器人;2013年05期
3 遲文升;唐書娟;;PMAC運動控制器的PVT運動模式的分析及應用[J];機械制造;2009年07期
4 凌家良;施榮華;王國才;;工業(yè)機器人關節(jié)空間的插值軌跡規(guī)劃[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5 李建剛;;我國超導托卡馬克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7年05期
6 鞏傳雷,張文君,李思益;MATLAB優(yōu)化工具箱在機構設計中的應用方法[J];現(xiàn)代機械;2004年06期
7 趙清杰,連廣宇,孫增圻;機器人視覺伺服綜述[J];控制與決策;2001年06期
8 張斌,吉傳穩(wěn),劉琨,勝曉松,左燕生;具有多種電機控制模式的伺服驅動器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199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闖強;空間大型機械臂關節(jié)控制系統(tǒng)及軌跡規(guī)劃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亞;基于視覺反饋的機械臂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毛子明;基于EtherCAT總線的托卡馬克內窺機械臂遙操作控制系統(tǒng)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劉寧;關節(jié)型工業(yè)機械臂的最優(yōu)軌跡規(guī)劃方法與仿真驗證[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陽健;托卡馬克內窺機械臂人機交互系統(tǒng)設計與軌跡規(guī)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5 翟昭偉;基于MATLAB的5自由度機器人仿真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6 向路;基于光學視覺伺服的機械臂軟件控制系統(tǒng)[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程小寧;基于視覺反饋的機械手臂運動軌跡優(yōu)化控制[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33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kxlw/273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