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qū)的湖泊變遷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a)中國湖泊分布圖[2];?b)研究區(qū)域圖??
杭嘉湖平原區(qū)位于太湖流域南部,北臨太湖、太浦河,南接錢塘江、杭州灣,西??臨浙西丘陵區(qū)東苕溪,東接黃浦江支流大泖港、張涇塘,主要包括杭州、嘉興和湖州??三市轄區(qū),位置介于30°?09_-31°?02?、119°?52'-121°?16’E之間(圖2.1b)。根據(jù)方??志特點,為方....
圖3.1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qū)湖泊湮皮和淤塞情況示意圖
?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qū)湖泊變化???與湖之間距離較遠(yuǎn),其形成和演變多受海平面變化、海潮大小的影響,如月湖的消失??是由于“海潮崩潰,沙塗壅塞”,湖泊消失可在一夜之間。湖州府以及嘉興府秀水、??嘉善兩縣的湖泊靠近太湖,水質(zhì)較好,支河港蕩四通八達(dá),連片分布,便于人們圍網(wǎng)??畜魚,植荷種....
圖5.1明清時期杭舟湖地區(qū)寒冷事件頗次拉狀圖
5.?1明清時期的氣候背景及旱澇災(zāi)害??5.?1.?1氣候的冷暖波動??明清時期氣候總體來說是偏冷的,平均溫度比現(xiàn)代低0.39°C[8°],但這一時期并不??是一直處于寒冷狀態(tài),而是有明顯的冷暖波動。韓昭慶[81]先生通過對明清時期太湖流??域冬季氣候的研宄表明,1439-151....
圖5.4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qū)早澇災(zāi)害強度Fig.5.4TheintensityofdroughtandflooddisasterinHaugjiahuareaduri
從圖上可以看出,清代旱災(zāi)的強度整體上高于明代,5級旱災(zāi)分布較為集中,以??1640-1788年之間最多,而明末清初連續(xù)多年的大旱是整個明清時期強度最大的旱災(zāi),??對社會各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例如1641年嘉興海鹽縣“二月至六月不雨,河??涸,禾盡槁”、桐鄉(xiāng)“旱魃為災(zāi),河流盡竭....
本文編號:3956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95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