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及其鄰域三維S波速度結構及徑向各向異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22 02:24
具有復雜地形地貌特征的中國西北部,一直以來,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場所。本文應用背景噪聲層析成像方法對中國西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毗鄰地區(qū)的三維S波速度結構以及徑向各向異性進行了研究。利用中國地震局數字地震臺網和吉爾吉斯斯坦及哈薩克斯坦臺網布設的共74個地震臺站記錄的2009年1月至9月的連續(xù)三分量地震數據,對所有臺站對之間進行互相關計算,通過時頻分析和相位匹配技術得到每個臺站對的8s到50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頻散曲線。反演所得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結果顯示出明顯的橫向不均勻性,與研究區(qū)域主要地形地貌和構造單元之間表現出良好的相關性。在短周期時(<20s),盆地表現了較低的速度特征,而造山帶顯示了較高的速度特征;長周期時(>30s),盆地具有較高的速度特征,而造山帶下方速度明顯低于盆地。 通過分別反演Rayleigh波和Love波群速度和相速度頻散數據獲得了研究區(qū)域內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的SV和SH波速度結構,結果顯示:盆地在淺層表現了較低的速度特征,主要是由于較厚的沉積層引起的,而天山造山帶因為廣泛出露的巖漿巖表現為相對高速的特征,因此巖性構成方面的不同是造成速度高低不同的主要...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1.4 本論文的工作及各章節(jié)的安排
第二章 原理與方法
2.1 背景噪聲互相關方法原理
2.2 地震各向異性
2.2.1 各向異性原理
2.2.2 產生各向異性的原因
2.2.3 面波各向異性
2.2.4 橫波分裂
2.2.5 兩種各向異性的優(yōu)缺點
第三章 數據處理
3.1 數據來源
3.2 數據處理
3.2.1 單臺數據處理
3.2.2 臺站對數據處理
3.2.3 臺站分量校正
3.3 提取混合路徑頻散數據
第四章 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1 檢測板測試
4.2 Raleigh 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3 Love 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4 小結
第五章 S 波速度結構及徑向各向異性
5.1 S 波速度結構反演
5.2 徑向各向異性結果
5.3 小結
第六章 討論和結論
6.1 討論
6.2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已發(fā)表及待發(fā)表的論文
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
致謝
本文編號:3821813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1.4 本論文的工作及各章節(jié)的安排
第二章 原理與方法
2.1 背景噪聲互相關方法原理
2.2 地震各向異性
2.2.1 各向異性原理
2.2.2 產生各向異性的原因
2.2.3 面波各向異性
2.2.4 橫波分裂
2.2.5 兩種各向異性的優(yōu)缺點
第三章 數據處理
3.1 數據來源
3.2 數據處理
3.2.1 單臺數據處理
3.2.2 臺站對數據處理
3.2.3 臺站分量校正
3.3 提取混合路徑頻散數據
第四章 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1 檢測板測試
4.2 Raleigh 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3 Love 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層析成像
4.4 小結
第五章 S 波速度結構及徑向各向異性
5.1 S 波速度結構反演
5.2 徑向各向異性結果
5.3 小結
第六章 討論和結論
6.1 討論
6.2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已發(fā)表及待發(fā)表的論文
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
致謝
本文編號:3821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8218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