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電法在地熱田勘探中的應用——以丹東金山地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5-20 01:07
為了將丹東金山地區(qū)打造成一個具有特色的溫泉小鎮(zhèn),對該地區(qū)進行了地熱勘探。通過對丹東地區(qū)的地質(zhì)資料、重磁電場物探資料、地熱井測井資料等綜合研究分析后,在金山地區(qū)開展了高密度電阻率法、對稱四極電測深法和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法)等綜合物探工作,根據(jù)這三種電法勘探方法的探測深度不同,由淺及深地逐層揭露出不明顯勘查區(qū)的地質(zhì)構造情況,并得到了如下認識:該區(qū)受鴨綠江斷裂成熱帶控制,發(fā)育有北東向(F1)、北東東(F1’)向兩組斷裂,屬于典型的對流型負花狀構造地熱發(fā)育模式。以此確定了金山區(qū)地熱井位ZK1,并進行了地熱井施工鉆探。終井深度2 013 m,井口取水溫度52.8℃,開采量可達1 500 m3/d開采物主要是一種含硫化氫、氟、硅等復合型醫(yī)療熱礦水,醫(yī)療價值較高。該地熱井的成功,無論在經(jīng)濟價值還是社會效益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證明了利用綜合物探手段尋找深層地熱水是有效的。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 言
2 地質(zhì)概況
3 地球物理特征
4 地熱場的特征
4.1 熱源的成因
4.2 地下熱水的成因
4.3 地熱發(fā)育模型
5 工作方法和剖面布置
5.1 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
5.2 對稱四極電測深法測量
5.3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測量
6 綜合推斷解釋
6.1 高密度電阻率測量結果
6.2 對稱四極電測深測量結果
6.3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測量結果
6.4 地熱井鉆孔驗證
7 結 論
本文編號:3820241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 言
2 地質(zhì)概況
3 地球物理特征
4 地熱場的特征
4.1 熱源的成因
4.2 地下熱水的成因
4.3 地熱發(fā)育模型
5 工作方法和剖面布置
5.1 高密度電阻率法測量
5.2 對稱四極電測深法測量
5.3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測量
6 綜合推斷解釋
6.1 高密度電阻率測量結果
6.2 對稱四極電測深測量結果
6.3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測量結果
6.4 地熱井鉆孔驗證
7 結 論
本文編號:38202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8202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