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山丘區(qū)小流域河網(wǎng)提取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18:17
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是提取流域河網(wǎng)水系的重要基礎數(shù)據(jù),DEM分辨率直接影響河網(wǎng)水系的空間拓撲關系和數(shù)字流域水文特征。選取美國俄亥俄州印第安納河流域為研究對象,基于不同分辨率的DEM提取河網(wǎng),引入野外勘測河源信息,建立可靠度、靈敏度評價指標,探討不同DEM分辨率所提取數(shù)字河網(wǎng)的適用性。結果表明:(1)與野外勘測河源相比,基于高分辨率DEM提取的河網(wǎng)與實際河網(wǎng)更為接近,但會生成偽支流;(2)研究流域地形破碎化程度高,局部地形坡度大,河網(wǎng)發(fā)育主要受上游集水面積控制;(3)DEM分辨率為5 m時,研究流域河網(wǎng)提取結果的可靠度和靈敏度較為理想,過高或過低的分辨率均不適用于該流域的河網(wǎng)提取。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0 引 言
1 研究流域與數(shù)據(jù)源
1.1 流域概況
1.2 基礎數(shù)據(jù)
2 研究方法
2.1 閾值確定
2.2 評價指標
3 結果與討論
3.1 集水面積閾值確定
3.2 河網(wǎng)提取分析
3.3 水文及地貌特征分析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DEM數(shù)字河網(wǎng)提取時集水面積閾值與河源密度關系的研究[J]. 李照會,郭良,劉榮華,王雅莉.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8(09)
[2]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編制要點及其創(chuàng)新性[J]. 李蓓,李昊洋.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8(06)
[3]數(shù)字河網(wǎng)提取時集水面積閾值的確定[J]. 張建勛,湯雷,謝桃,彭清娥. 水利水電技術. 2016(11)
[4]基于DEM的數(shù)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進展[J]. 宋曉猛,張建云,占車生,劉九夫. 地理科學進展. 2013(01)
[5]改進的SWAT模型在平原灌區(qū)的應用[J]. 鄭捷,李光永,韓振中,孟國霞. 水利學報. 2011(01)
[6]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與應用進展[J]. 徐宗學,程磊. 水利學報. 2010(09)
[7]利用DEM提取河網(wǎng)時集水面積閾值的確定[J]. 孔凡哲,李莉莉. 水電能源科學. 2005(04)
[8]基于數(shù)字高程模型的河網(wǎng)提取及子流域生成[J]. 葉愛中,夏軍,王綱勝,王曉妮. 水利學報. 2005(05)
[9]柵格DEM的尺度與水平分辨率對流域特征提取的分析——以黃土嶺流域為例[J]. 王培法.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6)
[10]空間分辨率與取樣方式對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響[J]. 郝振純,池宸星. 冰川凍土. 2004(05)
博士論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匯流演算研究[D]. 李麗.河海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集水面積閾值確定及其水文響應研究[D]. 楊邦.河海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92812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0 引 言
1 研究流域與數(shù)據(jù)源
1.1 流域概況
1.2 基礎數(shù)據(jù)
2 研究方法
2.1 閾值確定
2.2 評價指標
3 結果與討論
3.1 集水面積閾值確定
3.2 河網(wǎng)提取分析
3.3 水文及地貌特征分析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DEM數(shù)字河網(wǎng)提取時集水面積閾值與河源密度關系的研究[J]. 李照會,郭良,劉榮華,王雅莉.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8(09)
[2]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編制要點及其創(chuàng)新性[J]. 李蓓,李昊洋.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8(06)
[3]數(shù)字河網(wǎng)提取時集水面積閾值的確定[J]. 張建勛,湯雷,謝桃,彭清娥. 水利水電技術. 2016(11)
[4]基于DEM的數(shù)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進展[J]. 宋曉猛,張建云,占車生,劉九夫. 地理科學進展. 2013(01)
[5]改進的SWAT模型在平原灌區(qū)的應用[J]. 鄭捷,李光永,韓振中,孟國霞. 水利學報. 2011(01)
[6]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與應用進展[J]. 徐宗學,程磊. 水利學報. 2010(09)
[7]利用DEM提取河網(wǎng)時集水面積閾值的確定[J]. 孔凡哲,李莉莉. 水電能源科學. 2005(04)
[8]基于數(shù)字高程模型的河網(wǎng)提取及子流域生成[J]. 葉愛中,夏軍,王綱勝,王曉妮. 水利學報. 2005(05)
[9]柵格DEM的尺度與水平分辨率對流域特征提取的分析——以黃土嶺流域為例[J]. 王培法.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6)
[10]空間分辨率與取樣方式對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響[J]. 郝振純,池宸星. 冰川凍土. 2004(05)
博士論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匯流演算研究[D]. 李麗.河海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集水面積閾值確定及其水文響應研究[D]. 楊邦.河海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92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6928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