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震級的測定及其應(yīng)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15:15
地震能量ES是關(guān)于震源定量的特征量,地震能量的測定是地震定量化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基本問題,也是數(shù)字地震學(xué)中重要的研究課題,對地震定量化和工程地震學(xué)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對于深度研究一個地震,地震能量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物理量。模擬地震記錄時代,由于數(shù)據(jù)頻段單一,測定地震能量是非常困難的。前人只能通過震級與地震能量的經(jīng)驗關(guān)系來估算地震能量。寬頻帶數(shù)字地震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直接測定地震能量成為了可能。然而,目前只有美國的USGS日常產(chǎn)出地震能量ES與能量震級Me。德國地球科學(xué)研究中心(GFZ)的Di Giacomo曾對美國USGS的方法進(jìn)行了改進(jìn),建立了新的輻射能量計算公式,研究證明輻射圖樣對輻射能量的測定結(jié)果影響較小。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4個方面。(1)基于能量震級理論和地震波衰減特性,建立一維地球介質(zhì)模型,計算格林函數(shù),利用震中距在20°—98°范圍的寬頻帶遠(yuǎn)震P波波形數(shù)據(jù),研究利用寬頻帶地震波形數(shù)據(jù)測定地震能量ES的方法,使用參考地球模型AK135Q和汪榮江教授的QSSP軟件包計算格林函數(shù),優(yōu)化了測定地震能量E
【文章來源】: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K135Q模型中Q值隨深度的變化
述方法得到 78 個臺站的能量震級詳見表 1,可見臺站最大的能量震級為 7能量震級為 5.89,平均能量震級 Me 為 6.3,地震破裂持續(xù)時間為 43 s。量震級與平均能量震級之間的偏差見圖 5,可以看出單臺能量震級與平均級之間的偏差在-0.5—0.7 之間。10 個國家地震臺站的能量震級在 6.14—6,平均值為 6.36。
圖 5 九寨溝地震能量震級 Me 偏差分布表 1 九寨溝地震能量震級 Me 單臺數(shù)據(jù)臺站名 震中距/° Me 臺站名 震中距/° Me 臺站名 震中距/° MeIU.MAKZ 21.46 7.02 IU.MBWA 56.42 6.22 IU.PAB 81.55 6.18BK.CMB 97.75 6.66 IU.WAKE 57.19 6.47 IU.FUNA 82.63 6.21II.AAK 24.86 6.70 IU.KBS 57.87 6.24 IU.KIP 84.85 6.31II.KURK 25.44 6.45 IU.ADK 58.32 6.46 II.TAU 85.86 6.34IU.MAJO 28.23 6.36 IU.PMG 59.25 6.16 IU.LSZ 86.81 6.12II.SIMI 28.57 6.50 II.MSEY 59.38 6.17 II.MSVF 87.12 6.66II.BRVK 31.06 6.19 II.WRAB 60.58 6.06 IU.POHA 87.71 6.53II.ERM 32.05 6.08 II.KWAJ 63.29 6.58 II.FFC 89.31 6.47IU.YSS 32.37 6.12 IU.KONO 63.83 6.15 IU.COR 91.20 6.34IU.DAV 32.98 6.76 II.ALE 64.10 6.08 IU.AFI 92.97 6.75IU.YAK 33.20 6.30 IU.FURI 64.42 6.24 GT.LBTB 94.43 6.58II.ARU 38.59 6.09 IU.MIDW 66.27 6.45 II.CMLA 94.85 6.48IU.MA2 40.40 6.09 IU.CTAO 66.90 6.05 IU.XMAS 96.14 6.28II.KAPI 41.07 6.31 IU.NWAO 67.31 6.56 IU.KOWA 96.41 6.95IU.GUMO 42.06 6.53 IU.COLA 67.41 6.12 IU.RAO 96.80 6.22II.UOSS 42.10 6.25 IU.HNR 68.24 6.57 IU.TSUM 97.39 7.07IU.PET 43.32 5.89 II.KDAK 68.99 6.36 碾子山 20.30 6.63IU.GNI 47.05 6.22 II.BFO 69.18 5.94 五常 21.50 6.55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2017年9月3日朝鮮地下核試驗的地震學(xué)鑒別和當(dāng)量估計[J]. 趙連鋒,謝小碧,何熹,趙旭,姚振興. 科學(xué)通報. 2017(35)
[2]2014年8月3日云南魯?shù)镸6.5地震的地震波能量[J]. 趙仲和.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4(09)
[3]“國家數(shù)字測震臺網(wǎng)數(shù)據(jù)備份中心”技術(shù)系統(tǒng)建設(shè)及其對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數(shù)據(jù)支撐[J]. 鄭秀芬,歐陽飚,張東寧,姚志祥,梁建宏,鄭潔. 地球物理學(xué)報. 2009(05)
[4]地震定量的國際現(xiàn)狀[J]. 陳培善.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1990(03)
本文編號:3621952
【文章來源】: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K135Q模型中Q值隨深度的變化
述方法得到 78 個臺站的能量震級詳見表 1,可見臺站最大的能量震級為 7能量震級為 5.89,平均能量震級 Me 為 6.3,地震破裂持續(xù)時間為 43 s。量震級與平均能量震級之間的偏差見圖 5,可以看出單臺能量震級與平均級之間的偏差在-0.5—0.7 之間。10 個國家地震臺站的能量震級在 6.14—6,平均值為 6.36。
圖 5 九寨溝地震能量震級 Me 偏差分布表 1 九寨溝地震能量震級 Me 單臺數(shù)據(jù)臺站名 震中距/° Me 臺站名 震中距/° Me 臺站名 震中距/° MeIU.MAKZ 21.46 7.02 IU.MBWA 56.42 6.22 IU.PAB 81.55 6.18BK.CMB 97.75 6.66 IU.WAKE 57.19 6.47 IU.FUNA 82.63 6.21II.AAK 24.86 6.70 IU.KBS 57.87 6.24 IU.KIP 84.85 6.31II.KURK 25.44 6.45 IU.ADK 58.32 6.46 II.TAU 85.86 6.34IU.MAJO 28.23 6.36 IU.PMG 59.25 6.16 IU.LSZ 86.81 6.12II.SIMI 28.57 6.50 II.MSEY 59.38 6.17 II.MSVF 87.12 6.66II.BRVK 31.06 6.19 II.WRAB 60.58 6.06 IU.POHA 87.71 6.53II.ERM 32.05 6.08 II.KWAJ 63.29 6.58 II.FFC 89.31 6.47IU.YSS 32.37 6.12 IU.KONO 63.83 6.15 IU.COR 91.20 6.34IU.DAV 32.98 6.76 II.ALE 64.10 6.08 IU.AFI 92.97 6.75IU.YAK 33.20 6.30 IU.FURI 64.42 6.24 GT.LBTB 94.43 6.58II.ARU 38.59 6.09 IU.MIDW 66.27 6.45 II.CMLA 94.85 6.48IU.MA2 40.40 6.09 IU.CTAO 66.90 6.05 IU.XMAS 96.14 6.28II.KAPI 41.07 6.31 IU.NWAO 67.31 6.56 IU.KOWA 96.41 6.95IU.GUMO 42.06 6.53 IU.COLA 67.41 6.12 IU.RAO 96.80 6.22II.UOSS 42.10 6.25 IU.HNR 68.24 6.57 IU.TSUM 97.39 7.07IU.PET 43.32 5.89 II.KDAK 68.99 6.36 碾子山 20.30 6.63IU.GNI 47.05 6.22 II.BFO 69.18 5.94 五常 21.50 6.55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2017年9月3日朝鮮地下核試驗的地震學(xué)鑒別和當(dāng)量估計[J]. 趙連鋒,謝小碧,何熹,趙旭,姚振興. 科學(xué)通報. 2017(35)
[2]2014年8月3日云南魯?shù)镸6.5地震的地震波能量[J]. 趙仲和.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4(09)
[3]“國家數(shù)字測震臺網(wǎng)數(shù)據(jù)備份中心”技術(shù)系統(tǒng)建設(shè)及其對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數(shù)據(jù)支撐[J]. 鄭秀芬,歐陽飚,張東寧,姚志祥,梁建宏,鄭潔. 地球物理學(xué)報. 2009(05)
[4]地震定量的國際現(xiàn)狀[J]. 陳培善.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1990(03)
本文編號:3621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6219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