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西湖凹陷T氣田雙寬地震資料處理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18:17
東海西湖凹陷T氣田地質條件復雜,常規(guī)窄方位地震資料品質較低,在基底成像及表征砂體接觸關系和儲層連通性等方面效果較差。針對上述問題,采集雙寬(寬頻寬方位)地震資料,并通過多次波壓制技術、振幅頻率恢復技術和疊前深度偏移技術,使地震資料品質明顯提升,上下界面接觸關系更加清楚,地質信息更加完整�;陔p寬地震資料的縱波速度/橫波速度剖面和砂巖概率剖面,能夠精確表征砂體的分布范圍和橫向連通性,與實鉆結果符合率較高,對研究東海其他復雜地質條件區(qū)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17(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多次波壓制前后炮集對比
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結果為疊前深度偏移提供道集,再在CRP(共反射點)道集上進一步采用高精度Radon域多次波壓制技術去除中遠偏移距的剩余多次波(見圖2),并最終完成近道多次波壓制,消除近道的剩余多次波。2 振幅頻率恢復技術
頻率和振幅是儲層反演及油氣檢測最重要的參數(shù)[20~23]。地震信號頻率的低頻成分可信度高,有利于構造的準確識別;地震信號的高頻成分更有利于識別砂體、確定準確的油水邊界、發(fā)現(xiàn)隱蔽油氣藏。如何獲得并處理好既有低頻信息又有高頻信息的寬頻保幅地震資料,是現(xiàn)階段勘探開發(fā)的研究重點。海上拖纜地震資料由于其采集方式的特點,地震子波受鬼波和氣泡震蕩影響,續(xù)至相位較多,在剖面上表現(xiàn)為虛反射較為嚴重、反射同相軸能量不聚焦、標志層反射不突出等。采用合理的子波處理技術,充分利用氣槍遠場子波,通過子波處理壓制氣泡效應并開展零相位化處理,在此基礎上采用基于Radon變換的鬼波壓制技術去除鬼波。研究區(qū)目的層為平湖組及八角亭組至基底,高頻弱振幅有效信號對改善平湖組識別至關重要,低頻成分對改善基底及特殊巖性體成像具有關鍵作用。在子波處理過程中,針對目的層開展了反褶積參數(shù)的優(yōu)選,通過應用合適的反褶積技術能夠適度增強低頻信號的能量,使基底反射更聚焦。經過振幅頻率恢復后,有效波的低頻和高頻信息均得到擴展,成像效果明顯改善(見圖3)。3 疊前深度偏移技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階次自由表面相關多次波預測與成像方法[J]. 葉月明,郭慶新,莊錫進,李立勝,任浩然,宋建勇. 地球物理學報. 2019(06)
[2]鶯歌海盆地東方13-2氣田地震勘探技術應用研究[J]. 胡高偉,范彩偉,潘光超,劉愛群,張明偉,徐濤.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9(05)
[3]瓊東南盆地深水中央峽谷地震資料處理方法與技術[J]. 劉明珠,方中于,劉揚,孫雷鳴,宋愛學.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8(07)
[4]東海西湖凹陷深層低滲—致密砂巖氣成藏的地質條件與模式[J]. 連小翠. 海洋地質前沿. 2018(02)
[5]從成像到反演:疊前深度偏移的理論、實踐與發(fā)展[J]. 張宇. 石油物探. 2018(01)
[6]基于高低頻聯(lián)測的常規(guī)檢波器數(shù)據(jù)低頻振幅和相位同時恢復方法[J]. 芮擁軍,鄒志輝,王勝閣,尚新民,張一鳴,馬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4)
[7]東海陸架多次波特點及去除策略[J]. 王惠東,潘軍,顏中輝,劉鴻,楊佳佳. 海洋地質前沿. 2017(04)
[8]復雜山地山前帶“兩寬一高”井炮—可控震源聯(lián)合地震采集技術應用實例[J]. 孔德政,劉新文,呂景峰,周旭,邸江偉. 非常規(guī)油氣. 2017(01)
[9]地質約束下的深水繞射多次波衰減技術[J]. 李三福,曾維輝,帥鵬宇,孫雷鳴,但志偉,方中于,張興巖.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1)
[10]海上變深電纜寬頻寬方位地震采集現(xiàn)場作業(yè)難點及解決方案[J]. 姜雨,陳華,姚剛,李艷青,涂齊催. 海洋石油. 2016(04)
本文編號:3540674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17(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多次波壓制前后炮集對比
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結果為疊前深度偏移提供道集,再在CRP(共反射點)道集上進一步采用高精度Radon域多次波壓制技術去除中遠偏移距的剩余多次波(見圖2),并最終完成近道多次波壓制,消除近道的剩余多次波。2 振幅頻率恢復技術
頻率和振幅是儲層反演及油氣檢測最重要的參數(shù)[20~23]。地震信號頻率的低頻成分可信度高,有利于構造的準確識別;地震信號的高頻成分更有利于識別砂體、確定準確的油水邊界、發(fā)現(xiàn)隱蔽油氣藏。如何獲得并處理好既有低頻信息又有高頻信息的寬頻保幅地震資料,是現(xiàn)階段勘探開發(fā)的研究重點。海上拖纜地震資料由于其采集方式的特點,地震子波受鬼波和氣泡震蕩影響,續(xù)至相位較多,在剖面上表現(xiàn)為虛反射較為嚴重、反射同相軸能量不聚焦、標志層反射不突出等。采用合理的子波處理技術,充分利用氣槍遠場子波,通過子波處理壓制氣泡效應并開展零相位化處理,在此基礎上采用基于Radon變換的鬼波壓制技術去除鬼波。研究區(qū)目的層為平湖組及八角亭組至基底,高頻弱振幅有效信號對改善平湖組識別至關重要,低頻成分對改善基底及特殊巖性體成像具有關鍵作用。在子波處理過程中,針對目的層開展了反褶積參數(shù)的優(yōu)選,通過應用合適的反褶積技術能夠適度增強低頻信號的能量,使基底反射更聚焦。經過振幅頻率恢復后,有效波的低頻和高頻信息均得到擴展,成像效果明顯改善(見圖3)。3 疊前深度偏移技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階次自由表面相關多次波預測與成像方法[J]. 葉月明,郭慶新,莊錫進,李立勝,任浩然,宋建勇. 地球物理學報. 2019(06)
[2]鶯歌海盆地東方13-2氣田地震勘探技術應用研究[J]. 胡高偉,范彩偉,潘光超,劉愛群,張明偉,徐濤.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9(05)
[3]瓊東南盆地深水中央峽谷地震資料處理方法與技術[J]. 劉明珠,方中于,劉揚,孫雷鳴,宋愛學.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8(07)
[4]東海西湖凹陷深層低滲—致密砂巖氣成藏的地質條件與模式[J]. 連小翠. 海洋地質前沿. 2018(02)
[5]從成像到反演:疊前深度偏移的理論、實踐與發(fā)展[J]. 張宇. 石油物探. 2018(01)
[6]基于高低頻聯(lián)測的常規(guī)檢波器數(shù)據(jù)低頻振幅和相位同時恢復方法[J]. 芮擁軍,鄒志輝,王勝閣,尚新民,張一鳴,馬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4)
[7]東海陸架多次波特點及去除策略[J]. 王惠東,潘軍,顏中輝,劉鴻,楊佳佳. 海洋地質前沿. 2017(04)
[8]復雜山地山前帶“兩寬一高”井炮—可控震源聯(lián)合地震采集技術應用實例[J]. 孔德政,劉新文,呂景峰,周旭,邸江偉. 非常規(guī)油氣. 2017(01)
[9]地質約束下的深水繞射多次波衰減技術[J]. 李三福,曾維輝,帥鵬宇,孫雷鳴,但志偉,方中于,張興巖.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1)
[10]海上變深電纜寬頻寬方位地震采集現(xiàn)場作業(yè)難點及解決方案[J]. 姜雨,陳華,姚剛,李艷青,涂齊催. 海洋石油. 2016(04)
本文編號:3540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5406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