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磴口縣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0 07:11
磴口縣屬河套平原與烏蘭布和沙漠交錯區(qū)域,是典型的干旱區(qū)。近年來,磴口縣風蝕強烈、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導致水資源缺乏、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愈加突出。由于干旱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地下水具有較強依賴關系,針對上述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本文利用GIS技術及地統(tǒng)計學理論對磴口縣25年來地下水埋深時空分布特征以及變化規(guī)律進行分析,并結合研究成果,探討研究區(qū)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特征的主要影響因素,對于磴口縣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加快生態(tài)文明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包含以下內容:首先,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了解干旱區(qū)地下水埋深的影響因素,通過遙感反演以及實地調查收集,得到研究區(qū)植被、水文、氣象等數(shù)據(jù)。通過相關性分析,選取相關性程度高的因子包括NDVI以及蒸散發(fā),作為協(xié)同克里金插值協(xié)變量,以保證插值范圍及精度。其次,本文對25年中6個年份(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磴口縣地下水埋深資料進行整理,得到完整的40個觀測井的地下水埋深數(shù)據(jù),應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軟件ArcGIS空間分析功能協(xié)同克里金插值法得到研究區(qū)不同年份地下水埋深空間分布圖,著重分析多年來地下水埋深的空間分布特征及...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研究區(qū)概況??Fig.2-1?Overview?of?the?study?area??
15—25m,平均厚度為14.8m。第三層含水層的埋深為53?—120m之間,平均厚??度37m,第三含水層的靜儲量為19億m3,動儲量為5846m3/d。??圖2-2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2002年11月編制的河套盆地水文地質圖??中截取的磴口縣部分。從總體來看,磴口縣從東南方向的黃河流域,向西北方向??狼山山脈過渡,地下水含水層富水性先由3000-5000m3/d過渡到大于5000m3/d,??再由大于5000m3/d的區(qū)域往西北過渡,地下含水層富水性逐漸降低,到了狼山??山域,含水層富水性己經小于l〇〇m3/d。磴口縣地下200m以內,大多數(shù)為粉細??砂層,交叉混合著粘砂土層與淤泥質粘土層。黃河流域地下100m往下,淤泥質??粘土層分布較多。狼山山域附近地下300m內,地下斷層較多,大多數(shù)分布于粉??15??
圖3-1磴口縣地下水觀測井分布圖??Fig.3-1?Location?of?groundwater?monitoring?wells?in?Dengkou?County??磴口縣40處觀測井經度、緯度及測點具體位置詳見表3-2。??表3-2觀測井編號和位置??Table?3-2?Number?and?location?of?experimental?wells??^號?緯度廣?經度/°?位置??SL1?40.427?106.703?第四實驗場六斗二農井??SL2?40.421?106.714?第四實驗場三斗二農井??SL3?40.434?106.722?第四實驗場黃灌井??SL4?40.335?106.924?第一實驗場二白楊井??SL5?40.334?106.940?第一實驗場沙棘地井??SL6?40.321?106.936?第一實驗場紅房子井??SL7?40.451?106.757?第二實驗場場部井??SL8?40.460?106.750?第二實驗場四斗六農井??SL9?40.468?106.746?第二實驗場二斗八農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洱海近岸菜地淺層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J]. 楊艷鮮,張丹,雷寶坤,劉宏斌,翟麗梅,毛妍婷,馮光恒,陳安強. 灌溉排水學報. 2017(12)
[2]基于改進克里金插值的室內定位位置指紋庫構建方法[J]. 劉輝元,馬金輝,黃瓊.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6)
[3]空間插值方法模擬地下水空間分布適宜性探討——以敦煌盆地東湖保護區(qū)為例[J]. 王克曉,陳偉濤,李顯巨,楊俊倉,孔令峰. 甘肅地質. 2017(04)
[4]陜西省月平均氣溫空間插值方法研究[J]. 馬秀霞,黃領梅,沈冰.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5)
[5]基于數(shù)據(jù)同化的地下水埋深插值研究[J]. 馬歡,岳德鵬,YANG Di,于強,張啟斌,黃元.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7(04)
[6]棉花冠層光合有效輻射空間分布插值方法[J]. 邢芳芳,李亞兵,韓迎春,雷亞平,馮璐,朱巧玲,王國平,杜文麗,劉志紅,楊北方. 棉花學報. 2016(03)
[7]吉林省中西部淺層地下水位時空變化特征及與降水的關系[J]. 馬艷敏,李建平,王穎,陳立文,唐曉玲,劉珂. 干旱氣象. 2015(06)
[8]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程度Krining空間插值方法研究[J]. 耿融,趙康,伍紅玲.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4(25)
[9]基于高光譜與協(xié)同克里金的土壤耕作層含水率反演[J]. 徐馳,曾文治,黃介生,伍靖偉.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3)
[10]湖南省年均降水量空間插值模擬方法比較研究[J]. 殷嘉霖,屈創(chuàng). 甘肅科技. 2013(01)
博士論文
[1]半干旱區(qū)蒸散發(fā)對地下水變化響應機制研究[D]. 黃金廷.長安大學 2013
[2]地下水時空變化及監(jiān)測網(wǎng)多目標優(yōu)化研究[D]. 蔣慶.華中科技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綠洲—荒漠交錯帶淺層地下水埋深遙感提取實驗分析[D]. 李相.新疆大學 2016
[2]低溫區(qū)淺層地下水潛水冬季溫室灌溉技術研究[D]. 高艷娟.太原理工大學 2014
[3]鄂爾多斯湖盆高原地下水與植被生態(tài)關系研究[D]. 李瑛.長安大學 2009
[4]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研究[D]. 汪馨竹.吉林大學 2009
[5]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動帶地下水時空動態(tài)GIS輔助模擬研究[D]. 李守波.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06825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研究區(qū)概況??Fig.2-1?Overview?of?the?study?area??
15—25m,平均厚度為14.8m。第三層含水層的埋深為53?—120m之間,平均厚??度37m,第三含水層的靜儲量為19億m3,動儲量為5846m3/d。??圖2-2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2002年11月編制的河套盆地水文地質圖??中截取的磴口縣部分。從總體來看,磴口縣從東南方向的黃河流域,向西北方向??狼山山脈過渡,地下水含水層富水性先由3000-5000m3/d過渡到大于5000m3/d,??再由大于5000m3/d的區(qū)域往西北過渡,地下含水層富水性逐漸降低,到了狼山??山域,含水層富水性己經小于l〇〇m3/d。磴口縣地下200m以內,大多數(shù)為粉細??砂層,交叉混合著粘砂土層與淤泥質粘土層。黃河流域地下100m往下,淤泥質??粘土層分布較多。狼山山域附近地下300m內,地下斷層較多,大多數(shù)分布于粉??15??
圖3-1磴口縣地下水觀測井分布圖??Fig.3-1?Location?of?groundwater?monitoring?wells?in?Dengkou?County??磴口縣40處觀測井經度、緯度及測點具體位置詳見表3-2。??表3-2觀測井編號和位置??Table?3-2?Number?and?location?of?experimental?wells??^號?緯度廣?經度/°?位置??SL1?40.427?106.703?第四實驗場六斗二農井??SL2?40.421?106.714?第四實驗場三斗二農井??SL3?40.434?106.722?第四實驗場黃灌井??SL4?40.335?106.924?第一實驗場二白楊井??SL5?40.334?106.940?第一實驗場沙棘地井??SL6?40.321?106.936?第一實驗場紅房子井??SL7?40.451?106.757?第二實驗場場部井??SL8?40.460?106.750?第二實驗場四斗六農井??SL9?40.468?106.746?第二實驗場二斗八農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洱海近岸菜地淺層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J]. 楊艷鮮,張丹,雷寶坤,劉宏斌,翟麗梅,毛妍婷,馮光恒,陳安強. 灌溉排水學報. 2017(12)
[2]基于改進克里金插值的室內定位位置指紋庫構建方法[J]. 劉輝元,馬金輝,黃瓊.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6)
[3]空間插值方法模擬地下水空間分布適宜性探討——以敦煌盆地東湖保護區(qū)為例[J]. 王克曉,陳偉濤,李顯巨,楊俊倉,孔令峰. 甘肅地質. 2017(04)
[4]陜西省月平均氣溫空間插值方法研究[J]. 馬秀霞,黃領梅,沈冰.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5)
[5]基于數(shù)據(jù)同化的地下水埋深插值研究[J]. 馬歡,岳德鵬,YANG Di,于強,張啟斌,黃元.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7(04)
[6]棉花冠層光合有效輻射空間分布插值方法[J]. 邢芳芳,李亞兵,韓迎春,雷亞平,馮璐,朱巧玲,王國平,杜文麗,劉志紅,楊北方. 棉花學報. 2016(03)
[7]吉林省中西部淺層地下水位時空變化特征及與降水的關系[J]. 馬艷敏,李建平,王穎,陳立文,唐曉玲,劉珂. 干旱氣象. 2015(06)
[8]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程度Krining空間插值方法研究[J]. 耿融,趙康,伍紅玲.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4(25)
[9]基于高光譜與協(xié)同克里金的土壤耕作層含水率反演[J]. 徐馳,曾文治,黃介生,伍靖偉.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13)
[10]湖南省年均降水量空間插值模擬方法比較研究[J]. 殷嘉霖,屈創(chuàng). 甘肅科技. 2013(01)
博士論文
[1]半干旱區(qū)蒸散發(fā)對地下水變化響應機制研究[D]. 黃金廷.長安大學 2013
[2]地下水時空變化及監(jiān)測網(wǎng)多目標優(yōu)化研究[D]. 蔣慶.華中科技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綠洲—荒漠交錯帶淺層地下水埋深遙感提取實驗分析[D]. 李相.新疆大學 2016
[2]低溫區(qū)淺層地下水潛水冬季溫室灌溉技術研究[D]. 高艷娟.太原理工大學 2014
[3]鄂爾多斯湖盆高原地下水與植被生態(tài)關系研究[D]. 李瑛.長安大學 2009
[4]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研究[D]. 汪馨竹.吉林大學 2009
[5]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動帶地下水時空動態(tài)GIS輔助模擬研究[D]. 李守波.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068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5068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