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區(qū)電離層在磁坐標系下的世界時變化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14:19
利用太陽活動低年2007—2010共計4年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Climatesatellite)掩星觀測數據,在修正地磁緯度-磁地方時標系下(地磁坐標系),計算了極區(qū)電離層平均電子含量(mPEC)表征極區(qū)電離層的世界時(UT)變化特征。結果表明地磁坐標系下南北極區(qū)電離層UT變化特征明顯,主要是由于極區(qū)的太陽光致電離區(qū)域隨UT變化所致。以mPEC表征的極區(qū)電離層電子密度UT變化規(guī)律呈正余弦型,在南北極約有12小時的相位差;南極的UT變化強度要大于北極,約是北極的2~3倍,這些特征主要歸因于地理軸與地磁軸的夾角在南極大于北極。通過與地理緯度-地方時坐標系下mPEC的UT變化特征對比,發(fā)現地磁坐標系下的UT變化強度更大,原因是地磁坐標系下極區(qū)電離層的UT變化是太陽光致電離疊加水平輸運調制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地理坐標系下極區(qū)電離層UT變化主要由水平輸運產生。
【文章來源】:極地研究. 2020,3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南極(左)和北極(右)在冬季18UT時COSMIC掩星的觀測數量.紅色圓點表示對應半球的地理軸極點,白色空白表示沒有觀測
南極冬季在0UT、3UT、…、21UT的電離層TEC地圖.紅點是南極地理軸極點
北極冬季在0UT、3UT、…、21UT的電離層TEC地圖.紅點是北極地理軸極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極區(qū)極夜期間E層占優(yōu)電離層的分布特征[J]. 武業(yè)文,劉瑞源,張北辰,吳振森,徐盛,劉俊明. 極地研究. 2013(02)
[2]南極中山站電離層F2層臨界頻率變化特征[J]. 徐中華,劉瑞源,劉順林,張北辰,胡紅橋,綦欣. 地球物理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208208
【文章來源】:極地研究. 2020,3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南極(左)和北極(右)在冬季18UT時COSMIC掩星的觀測數量.紅色圓點表示對應半球的地理軸極點,白色空白表示沒有觀測
南極冬季在0UT、3UT、…、21UT的電離層TEC地圖.紅點是南極地理軸極點
北極冬季在0UT、3UT、…、21UT的電離層TEC地圖.紅點是北極地理軸極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極區(qū)極夜期間E層占優(yōu)電離層的分布特征[J]. 武業(yè)文,劉瑞源,張北辰,吳振森,徐盛,劉俊明. 極地研究. 2013(02)
[2]南極中山站電離層F2層臨界頻率變化特征[J]. 徐中華,劉瑞源,劉順林,張北辰,胡紅橋,綦欣. 地球物理學報. 2006(01)
本文編號:3208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208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