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馬河流域徑流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03:30
拒馬河為大清河水系的主要支流。根據(jù)拒馬河流域紫荊關(guān)站、落寶灘站、東茨村站和新蓋房站1956-2018年徑流資料,應用滑動平均、Mann-Kendall、小波分析和Yamamoto等方法分析了拒馬河流域4個水文控制站年徑流量的趨勢性、周期性及突變特征。結(jié)果表明:拒馬河流域年徑流量一直處于顯著下降趨勢中。周期性分析可以看出拒馬河流域存在16(17)年的第一主周期。突變檢驗結(jié)果顯示拒馬河流域1980年左右徑流量發(fā)生突變,突變前后年徑流量變化較大。
【文章來源】:地下水.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拒馬河流域水系分布及水文站點分布圖
在式(8)中兩子序列均值差的絕對值為序列變化信號,其變率(s1+s2)被視為噪聲。SBN>1.0時認為在該時刻有突變發(fā)生,SBN<1.0時則認為在該時刻為虛假突變。3 徑流特征分析
圖3為拒馬河流域4個水文站徑流量的小波方差圖,由圖可知紫荊關(guān)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7年、13年和7年,其中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紫荊關(guān)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落寶灘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7年、13年和7年,其中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落寶灘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東茨村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年、7年和4年,其中16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東茨村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新蓋房站徑流量存在4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年、13年、7年和4年,其中16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新蓋房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傊荞R河流域4個控制水文站大致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17)年、13年和7年,其中16-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根據(jù)小波方差檢驗的結(jié)果,繪制控制流域徑流量演變的第一主周期16-17年小波系數(shù)圖,見圖4,由圖可以看出在16年、17年特征時間尺度上,流域徑流變化的平均周期為10年左右,大約經(jīng)歷了5個豐-枯變化。
本文編號:3134530
【文章來源】:地下水.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拒馬河流域水系分布及水文站點分布圖
在式(8)中兩子序列均值差的絕對值為序列變化信號,其變率(s1+s2)被視為噪聲。SBN>1.0時認為在該時刻有突變發(fā)生,SBN<1.0時則認為在該時刻為虛假突變。3 徑流特征分析
圖3為拒馬河流域4個水文站徑流量的小波方差圖,由圖可知紫荊關(guān)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7年、13年和7年,其中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紫荊關(guān)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落寶灘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7年、13年和7年,其中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落寶灘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東茨村站徑流量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年、7年和4年,其中16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東茨村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新蓋房站徑流量存在4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年、13年、7年和4年,其中16年的周期震蕩最強,為新蓋房站徑流變化的第一主周期?傊荞R河流域4個控制水文站大致存在3個明顯的峰值,分別對應著16(17)年、13年和7年,其中16-17年的周期震蕩最強。根據(jù)小波方差檢驗的結(jié)果,繪制控制流域徑流量演變的第一主周期16-17年小波系數(shù)圖,見圖4,由圖可以看出在16年、17年特征時間尺度上,流域徑流變化的平均周期為10年左右,大約經(jīng)歷了5個豐-枯變化。
本文編號:3134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1345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