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盆地干熱巖開采潛力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02:04
文章基于貴德盆地的地熱地質數據,建立了干熱巖開采的溫度-滲流耦合模型,并根據模擬結果對儲層滲透率、儲層溫度、注入流速和注水溫度進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干熱巖開采的最佳方案及儲層溫度場的時空演變規(guī)律。分析結果表明:儲層滲透率對儲層水流阻力影響最大;儲層溫度越高,干熱巖開采系統(tǒng)的出水溫度保持穩(wěn)定的時間越長;注入流速對干熱巖開采系統(tǒng)出水溫度影響較大;注水溫度越低,儲層水流阻力越高;注水溫度對干熱巖開采系統(tǒng)出水溫度的影響很小;宜開采深度為4 000 m處的干熱巖儲層,且該儲層的滲透率應被改造至10-12m2;在發(fā)電系統(tǒng)發(fā)電功率為3 MW的條件下,當注入流速分別為50,70 kg/s時,干熱巖開采系統(tǒng)的工程運行壽命分別為9.3,8.5 a;若要保證干熱巖開采系統(tǒng)能夠持續(xù)運行20 a,則最佳注入流速應為50 kg/s,此時,發(fā)電系統(tǒng)的發(fā)電功率為0.98~3.76 MW。
【文章來源】:可再生能源. 2020,38(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干熱巖水熱耦合數值模型網格剖分及布井平面圖
圖2為不同儲層滲透率kr條件下,儲層流阻和出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2可知,當儲層滲透率較大時(kr=10-10,10-12m2),儲層流阻非常小;當儲層滲透率較小時(kr=10-14m2),儲層流阻急劇增大,第1年,儲層流阻從0.37 MPa/(kg/s)快速上升至1.4 MPa(kg/s),然后緩慢上升,第20年流阻為1.55 MPa(kg/s)。考慮到流阻限值,應使得壓裂后的干熱巖儲層滲透率大于10-14m2。由圖2還可看出,當儲層滲透率為10-10m2時,出水溫度下降得較快;當儲層滲透率分別為10-12,10-14m2時,出水溫度下降得較慢,且二者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此外,不同儲層滲透率下,出水溫度均經歷了穩(wěn)定期和下降期。當儲層滲透率為10-10m2時,出水溫度穩(wěn)定期為0~第2.5年,第20年出水溫度下降至126℃;當儲層滲透率分別為10-12,10-14m2時,第20年出水溫度分別下降至156,157℃。
圖3為不同儲層溫度Tr條件下,儲層流阻和出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3可知,4種儲層溫度條件下的流阻增長得均較緩慢,且隨著儲層溫度逐漸升高,儲層流阻逐漸降低。由圖3還可看出,不同儲層溫度下的出水溫度變化趨勢相似,儲層溫度對出水溫度的穩(wěn)定期影響很小。當儲層溫度分別為210,190,170,150℃時,出水溫度在第20年分別降低至170,156,145,132℃,下降值分別為40,34,25,18℃,表明出水溫度的下降值與儲層溫度呈正相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干熱巖熱能開發(fā)降溫壓裂技術[J]. 任威嚴,查永進,劉明鑫,蘭芳. 可再生能源. 2017(11)
[2]增強型地熱系統(tǒng)熱流固耦合模型及數值模擬[J]. 孫致學,徐軼,呂抒桓,徐楊,孫強,蔡明玉,姚軍.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6)
[3]青海省貴德縣(盆地)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 郭萬成,時興梅.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8(03)
博士論文
[1]貴德盆地熱結構及地熱成因機制[D]. 郎旭娟.中國地質科學院 2016
碩士論文
[1]青海貴德盆地地熱資源賦存規(guī)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樂樂.東華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120539
【文章來源】:可再生能源. 2020,38(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干熱巖水熱耦合數值模型網格剖分及布井平面圖
圖2為不同儲層滲透率kr條件下,儲層流阻和出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2可知,當儲層滲透率較大時(kr=10-10,10-12m2),儲層流阻非常小;當儲層滲透率較小時(kr=10-14m2),儲層流阻急劇增大,第1年,儲層流阻從0.37 MPa/(kg/s)快速上升至1.4 MPa(kg/s),然后緩慢上升,第20年流阻為1.55 MPa(kg/s)。考慮到流阻限值,應使得壓裂后的干熱巖儲層滲透率大于10-14m2。由圖2還可看出,當儲層滲透率為10-10m2時,出水溫度下降得較快;當儲層滲透率分別為10-12,10-14m2時,出水溫度下降得較慢,且二者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此外,不同儲層滲透率下,出水溫度均經歷了穩(wěn)定期和下降期。當儲層滲透率為10-10m2時,出水溫度穩(wěn)定期為0~第2.5年,第20年出水溫度下降至126℃;當儲層滲透率分別為10-12,10-14m2時,第20年出水溫度分別下降至156,157℃。
圖3為不同儲層溫度Tr條件下,儲層流阻和出水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3可知,4種儲層溫度條件下的流阻增長得均較緩慢,且隨著儲層溫度逐漸升高,儲層流阻逐漸降低。由圖3還可看出,不同儲層溫度下的出水溫度變化趨勢相似,儲層溫度對出水溫度的穩(wěn)定期影響很小。當儲層溫度分別為210,190,170,150℃時,出水溫度在第20年分別降低至170,156,145,132℃,下降值分別為40,34,25,18℃,表明出水溫度的下降值與儲層溫度呈正相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干熱巖熱能開發(fā)降溫壓裂技術[J]. 任威嚴,查永進,劉明鑫,蘭芳. 可再生能源. 2017(11)
[2]增強型地熱系統(tǒng)熱流固耦合模型及數值模擬[J]. 孫致學,徐軼,呂抒桓,徐楊,孫強,蔡明玉,姚軍.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6)
[3]青海省貴德縣(盆地)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 郭萬成,時興梅.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8(03)
博士論文
[1]貴德盆地熱結構及地熱成因機制[D]. 郎旭娟.中國地質科學院 2016
碩士論文
[1]青海貴德盆地地熱資源賦存規(guī)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樂樂.東華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120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1205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