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湖遙感調(diào)查與水量估算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07:30
冰湖因冰川融水的不斷注入和滯留而呈現(xiàn)出面積擴張和水位升高的態(tài)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整了高寒區(qū)冰川水資源的循環(huán)過程,改變了冰湖的蓄水量和蓄水周期,對寒區(qū)水文過程和冰湖潰決災(zāi)害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文章主要以1990、2000和2013年三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數(shù)據(jù)、SRTM DEM數(shù)據(jù)、航測地形圖DEM和野外實測數(shù)據(jù)為基礎(chǔ),通過發(fā)展冰湖水量估算模型,按照冰湖-冰川水力聯(lián)系對冰湖的分類,計算出不同類型、不同流域、不同海拔、不同山脈冰湖水量,解析冰湖水量分布的時空異質(zhì)性及其控制因素。并初步計算1990-2013冰湖滯留冰川融水量及其變化。研究表明:(1)根據(jù)冰湖面積大小不同(<0.1 km2.0.1-1 km2以及>1km2)劃分三種不同規(guī)模類型,并發(fā)展不同規(guī)模冰湖水量估算模型。不同規(guī)模冰湖適用不同類型擬合關(guān)系式,冪指數(shù)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更適合估算大區(qū)域范圍冰湖水量。本文擬合不同規(guī)模冪指數(shù)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擬合結(jié)果比實際冰湖體積略偏小,經(jīng)驗證,其平均誤差為-23.30%,標(biāo)準(zhǔn)差為71.89。(2)中國西部高寒區(qū)2013年冰湖面積<0.1 km2水資源總量為10.63±0.54...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xué)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西部高寒區(qū)研究概況(海拔≥2000m)
爾阿 泰 地區(qū) 5-9 月 平均 氣 溫顯著 上升 ,導(dǎo) 致 近 50 年(1960-2 泰山 區(qū) 冰川普 遍退 縮, 數(shù) 量、面 積、 體積 分 別減 少 116 2和 6.19 km3 [ 4 8 ],1959( 地形圖 數(shù)據(jù) ) -2008( ASTER 數(shù) 爾泰 山 冰川數(shù) 量和 面積 分 別減少 了 27.9%和 32.5%[ 4 4 ]。
圖 3.3 不 同 規(guī) 模 冰 湖 樣 點 分 布 圖 ( 海 拔 ≥2500 m) 3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g l a c i a l l a k e s a m p l e w i t h d i ff e r e n t s i z e ( e l e va t i o n ≥ 點 冰 湖 選取 冰 湖 主 要 由 兩 部 分 組 成 : 新 增 和 消 失 冰 湖 、 已 有 實 測 資7 個)、聲 吶測深 儀測 量冰 湖 水深。實測 資料 冰 湖體積 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近50年來祁連山冰川變化——基于中國第一、二次冰川編目數(shù)據(jù)[J]. 孫美平,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 地理學(xué)報. 2015(09)
[2]基于SAR影像的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地區(qū)冰川運動速度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欣,劉瓊歡,蔣亮虹,劉時銀,丁永建,蔣宗立. 冰川凍土. 2015(03)
[3]Mass Loss from Glaciers in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between 1959 and 2008 Revealed Based on Historical Maps, SRTM, and ASTER Images[J]. WEI Jun-feng,LIU Shi-yin,XU Jun-li,GUO Wan-qin,BAO Wei-jia,SHANGGUAN Dong-hui,JIANG Zong-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4]近40年來西昆侖山冰川及冰湖變化與氣候因素[J]. 李成秀,楊太保,田洪陣. 山地學(xué)報. 2015(02)
[5]基于第二次冰川編目的中國冰川現(xiàn)狀[J]. 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上官冬輝,魏俊鋒,鮑偉佳,吳立宗. 地理學(xué)報. 2015(01)
[6]近10a來祁連山植被覆蓋變化研究[J]. 武正麗,賈文雄,劉亞榮,張禹舜. 干旱區(qū)研究. 2014(01)
[7]Water balance estimates of ten greatest lakes in China using ICESat and Landsat data[J]. ZHANG GuoQing,XIE HongJie,YAO TanDong,KANG ShiCh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31)
[8]1973-2010年阿爾金山冰川變化[J]. 祝合勇,楊太保,田洪陣. 地理研究. 2013(08)
[9]近20年天山地區(qū)冰湖變化特征[J]. 王欣,吳坤鵬,蔣亮虹,劉時銀,丁永建,蔣宗立,郭萬欽. 地理學(xué)報. 2013(07)
[10]利用衛(wèi)星資料反演區(qū)域冰川冰量變化的嘗試——以祁連山為例[J]. 王玉哲,任賈文,秦大河,秦翔. 冰川凍土. 2013(03)
本文編號:2994821
【文章來源】:湖南科技大學(xué)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西部高寒區(qū)研究概況(海拔≥2000m)
爾阿 泰 地區(qū) 5-9 月 平均 氣 溫顯著 上升 ,導(dǎo) 致 近 50 年(1960-2 泰山 區(qū) 冰川普 遍退 縮, 數(shù) 量、面 積、 體積 分 別減 少 116 2和 6.19 km3 [ 4 8 ],1959( 地形圖 數(shù)據(jù) ) -2008( ASTER 數(shù) 爾泰 山 冰川數(shù) 量和 面積 分 別減少 了 27.9%和 32.5%[ 4 4 ]。
圖 3.3 不 同 規(guī) 模 冰 湖 樣 點 分 布 圖 ( 海 拔 ≥2500 m) 3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g l a c i a l l a k e s a m p l e w i t h d i ff e r e n t s i z e ( e l e va t i o n ≥ 點 冰 湖 選取 冰 湖 主 要 由 兩 部 分 組 成 : 新 增 和 消 失 冰 湖 、 已 有 實 測 資7 個)、聲 吶測深 儀測 量冰 湖 水深。實測 資料 冰 湖體積 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近50年來祁連山冰川變化——基于中國第一、二次冰川編目數(shù)據(jù)[J]. 孫美平,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 地理學(xué)報. 2015(09)
[2]基于SAR影像的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地區(qū)冰川運動速度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欣,劉瓊歡,蔣亮虹,劉時銀,丁永建,蔣宗立. 冰川凍土. 2015(03)
[3]Mass Loss from Glaciers in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between 1959 and 2008 Revealed Based on Historical Maps, SRTM, and ASTER Images[J]. WEI Jun-feng,LIU Shi-yin,XU Jun-li,GUO Wan-qin,BAO Wei-jia,SHANGGUAN Dong-hui,JIANG Zong-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4]近40年來西昆侖山冰川及冰湖變化與氣候因素[J]. 李成秀,楊太保,田洪陣. 山地學(xué)報. 2015(02)
[5]基于第二次冰川編目的中國冰川現(xiàn)狀[J]. 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上官冬輝,魏俊鋒,鮑偉佳,吳立宗. 地理學(xué)報. 2015(01)
[6]近10a來祁連山植被覆蓋變化研究[J]. 武正麗,賈文雄,劉亞榮,張禹舜. 干旱區(qū)研究. 2014(01)
[7]Water balance estimates of ten greatest lakes in China using ICESat and Landsat data[J]. ZHANG GuoQing,XIE HongJie,YAO TanDong,KANG ShiCh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31)
[8]1973-2010年阿爾金山冰川變化[J]. 祝合勇,楊太保,田洪陣. 地理研究. 2013(08)
[9]近20年天山地區(qū)冰湖變化特征[J]. 王欣,吳坤鵬,蔣亮虹,劉時銀,丁永建,蔣宗立,郭萬欽. 地理學(xué)報. 2013(07)
[10]利用衛(wèi)星資料反演區(qū)域冰川冰量變化的嘗試——以祁連山為例[J]. 王玉哲,任賈文,秦大河,秦翔. 冰川凍土. 2013(03)
本文編號:2994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29948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