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TEC監(jiān)測數據的華南地區(qū)電離層閃爍和TEC耗空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15:37
【摘要】:我國的華南地區(qū)位于地球赤道異常區(qū)北駝峰下方,該區(qū)域電離層活動異;钴S,是電離層閃爍和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耗空的高發(fā)區(qū)。本文利用“子午工程”布設在該地區(qū)的深圳GPS觀測站(22.59°N,113.97°E)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及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監(jiān)測到的GPS-TEC數據,統(tǒng)計分析華南地區(qū)電離層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電離層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這3種現象的時間和空間的分布特性,并利用該區(qū)域赤道電離層不規(guī)則體產生的機理分析這3種現象時空分布的原因。同時為了探討電離層閃爍和TEC耗空同時發(fā)生時兩種現象之間有何內在聯系,通過統(tǒng)計2015年1月至12月所有電離層閃爍和TEC耗空同時發(fā)生事件,并計算相應的TEC水平變化率,統(tǒng)計TEC水平變化率大小和閃爍強弱的關系。本文主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華南地區(qū)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3種現象的發(fā)生都有明顯的季節(jié)、地方時和緯度依賴性;在季節(jié)上主要出現在春季和秋季;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分別主要發(fā)生在緯度為19-23°N、21-24°N和24-26°N的空間區(qū)域;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的時間分別主要發(fā)生在20:00-22:00LT、21:00-23:00LT和22:30-23:30LT;2、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3種現象的季節(jié)、時間和空間分布主要由東向電場控制;3、閃爍和TEC耗空同時出現、閃爍單獨出現和TEC耗空單獨出現3種現象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特性符合華南地區(qū)不規(guī)則體和等離子體泡(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EPBs)從產生到消失的演變過程;4、TEC水平變化率的值越大,電離層閃爍越劇烈,這是由于離子體泡生成后,當TEC水平變化率很大時,在其邊緣的密度梯度作用下,尺度較小的不規(guī)則體大量生成,導致劇烈的閃爍發(fā)生。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352
【圖文】: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強烈的影響。F 層分為 F1 層和 F2 層,F1 層夜間消失。F1 層距40km-200km,它的電子濃度為 104-105個/cm3;通常情況下 F1 層區(qū)分出來;F2 層是 F 層的主要部分,它的電子濃度最大值大約在可達 106個/cm3,超過此高度以后,電子濃度值會慢慢的下降,在度已將到 104-105個/cm3左右[14,15,16]。
無線電波的電離層傳播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352
【圖文】: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強烈的影響。F 層分為 F1 層和 F2 層,F1 層夜間消失。F1 層距40km-200km,它的電子濃度為 104-105個/cm3;通常情況下 F1 層區(qū)分出來;F2 層是 F 層的主要部分,它的電子濃度最大值大約在可達 106個/cm3,超過此高度以后,電子濃度值會慢慢的下降,在度已將到 104-105個/cm3左右[14,15,16]。
無線電波的電離層傳播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田;王勁松;楊光林;余濤;平勁松;索玉成;;臺風“麥莎”對電離層TEC的影響[J];科學通報;2009年24期
2 田言濤;王小亞;黃s
本文編號:2719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27194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