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解讀之我見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hree usual view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ideology mentioned by Marx in the preamble to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y are: (1) wrong consciousness, distorting or even misrepresenting life, (2) resistance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es that cannot adapt to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3) belong to the bourgeoisie, such as the false and unreal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sufficient arguments, reliable argument, one by one put forward a rebuttal.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馬克思視閾中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研究》(項目編號:13FKS00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霞;;意識形態(tài)概念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生成與流變——兼與董學文先生商榷[J];理論導刊;2013年08期
2 俞吾金;;馬克思使用過中性意義上的Ideology概念嗎?[J];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10年00期
3 周民鋒;;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兩個來源及其兩重含義[J];學術研究;2008年06期
4 王習勝;;意識形態(tài)及其話語權審思[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年04期
5 侯惠勤;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tài)虛假性之判斷與當代意識形態(tài)之爭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尹保云;“虛假的意識”與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J];學術界;200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德霞;;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解讀之我見[J];理論視野;2016年04期
2 陳新漢;;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演化與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思想的當代詮釋[J];思想理論教育;2016年01期
3 朱培麗;;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論闡釋與當代語境[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年09期
4 唐曉燕;;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三重向度[J];浙江學刊;2015年05期
5 楊安;;技術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研究綜述[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6 梁立啟;鄧星華;栗霞;;話語權:全球化時代中國體育的訴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7 朱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多維解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8期
8 劉國普;;近十年來我國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研究的進展與思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9 陳燕秋;;恩格斯對意識形態(tài)功能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J];傳承;2014年06期
10 成祖明;;元批判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古典儒學路徑[J];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2014年0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董學文;凌玉建;;漢語語境中意識形態(tài)概念泛化源頭略說——以李大釗1919年后一些文本為考察對象[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2 周民鋒;;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兩個來源及其兩重含義[J];學術研究;2008年06期
3 馬建輝;;“意識形態(tài)”概念在我國文論語境中的意義遷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侯惠勤;;意識形態(tài)的變革與話語權——再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話語權[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01期
5 鄭海俠;略論當代意識形態(tài)理論及其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6 李春明;意識形態(tài)的合法性問題[J];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云;;談談“理論體系”[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03期
2 朱華榮;“故意犯罪的階段’理論體系示意圖[J];法學;1983年06期
3 沈寶祥;應從主要內容和內在邏輯上考慮理論體系[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1995年01期
4 汪青松;;試論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體系及歷史地位[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年06期
5 李述章;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理論體系[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孟志中;;科學發(fā)展觀理論體系芻議[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丁晉清;;正確認識和把握科學發(fā)展觀的科學理論體系[J];領導之友;2007年04期
8 田歧瑞;張國鏞;;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軌跡[J];甘肅理論學刊;2007年06期
9 劉海濤;;不斷發(fā)展和開放的理論體系[J];理論參考;2007年12期
10 趙紹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與創(chuàng)新性貢獻[J];科學社會主義;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明龍;;推進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新[A];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探索(下冊)[C];2004年
2 李述章;;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哲學審視[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3 朱進;;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最重要[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科學的本源[C];2006年
4 金炳鎬;;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5集)[C];2009年
5 于義池;;犯罪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及其社會價值[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6 趙瑞華;;論一脈相承、內在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7 劉階群;;科學發(fā)展觀重大戰(zhàn)略的理論體系和主要觀點[A];堅持科學發(fā)展 構建和諧社會——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二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黃文藝;;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理論體系初論[A];中國共產黨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9 何建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的幾點認識[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蘇軍;;以人為本,,科學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諧社會——論構建“和諧社會”理論體系與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警廣東省總隊 龍漢榮;旗幟·道路·理論體系[N];解放軍報;2007年
2 顏曉峰;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高度統(tǒng)一[N];麗水日報;2007年
3 黃民漢;“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的高度統(tǒng)一[N];戰(zhàn)士報;2007年
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三位一體”[N];解放日報;2012年
5 求是雜志社原總編輯 張曉林;道路、理論體系、制度[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6 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執(zhí)筆 顏曉峰;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高度統(tǒng)一[N];解放軍報;2007年
7 雷云;偉大旗幟·正確道路·科學理論體系[N];寧波日報;2007年
8 德州市委講師團團長 潘小曼;新歷史起點上的旗幟、道路、理論體系[N];德州日報;2007年
9 本版編輯 軍區(qū)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 仇興平 某基地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 李興文 75200部隊政治部主任 吳社洲 75763部隊政委 李和森 海南省軍區(qū)政治部主任 呂強 軍區(qū)宣傳部副部長 彭澤成;把握科學理論體系 堅定社會主義信念[N];戰(zhàn)士報;2007年
10 蔡多文邋劉笑偉;一個系統(tǒng)科學完整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N];解放軍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玉孌;制度精神初探[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慧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胡妍;科學理論體系中的簡單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3 侯瑞華;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王志東;對疊羅漢理論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年
5 延慧芳;中英犯罪理論體系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孫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兩大理論體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經驗[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王慧;中國共產黨人民利益觀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9 范爽;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建設理論體系及其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趙敏;科學發(fā)展觀中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89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8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