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及彌霧對姜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2-19 11:10
為創(chuàng)新生姜栽培技術(shù)模式,以‘萊蕪小姜’為試材,研究了遮光(Shading/S)與彌霧(Fogging/F)交互處理,即遮光彌霧(S+F)、不遮光彌霧(-S+F)、遮光不彌霧(S-F)和不遮光不彌霧(-S-F)對姜田小氣候、姜生長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響。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彌霧處理可通過提高空氣濕度,顯著降低姜植株冠層溫度,如2016年7月12日時,S+F、-S+F、S-F和-S-F的日平均氣溫分別為27.6℃、29.3℃、30.4℃及33.2℃;但姜田土壤水分含量則以遮光處理較高,如7月28日時,S+F及S-F處理分別較-S-F增加了12.21%及9.13%。2.彌霧栽培姜植株地上生長量雖不及傳統(tǒng)遮光栽培,但根莖生長量較大,且以-S+F產(chǎn)量較高,為2688.3 kg/667m2,而S+F為2659.9 kg/667m2,分別比遮光栽培(S-F)的產(chǎn)量增加了1.7%和0.7%,較不遮光不彌霧栽培(-S-F)增加了31.3%和29.8%。3.S+F及S-F處理姜葉片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S+F及-S-F處理,但葉片類胡蘿卜素含量顯著低于-S+F及-...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文縮寫符號及英文對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2 植物生理代謝對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的響應(yīng)
1.2.1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1.2.2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氮代謝的影響
1.2.3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設(shè)計
2.2 測定方法
2.2.1 生長量及產(chǎn)量
2.2.2 葉片色素含量
2.2.3 葉片相對含水量和水勢
2.2.4 SOD、POD、CAT活性
2.2.5 丙二醛含量
2.2.6 超氧陰離子產(chǎn)生速率及過氧化氫含量
2.2.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測定
2.2.8 游離氨基酸含量的測定
2.2.9 NR活性的測定
2.2.10 GS、GDH、GOGAT活性的測定
2.2.11 硝態(tài)氮NO3
--N含量的測定
2.2.12 銨態(tài)氮NH4
+-N含量的測定
2.2.13 水氣交換參數(shù)測定
2.2.14 葉綠素?zé)晒馓匦詼y定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小氣候及姜生長的影響
3.1.1 不同處理姜田小氣候的變化
3.1.2 不同處理姜葉片水分狀況
3.1.3 不同處理對姜生長的影響
3.1.4 不同處理對姜產(chǎn)量的影響
3.2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葉片葉綠素?zé)晒饧八畾饨粨Q參數(shù)的影響
3.2.1 不同處理姜葉片色素含量的變化
3.2.2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葉綠素?zé)晒鈪?shù)的影響
3.2.3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3.2.4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3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氮代謝的影響
3.3.1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氮代謝相關(guān)酶活性的影響
3.3.2 不同處理對姜根系氮代謝相關(guān)酶活性的影響
3.3.3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不同形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3.3.4 不同處理對姜根系不同形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3.4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3.4.1 不同處理對姜活性氧水平的影響
3.4.2 不同處理對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3.4.3 不同處理對姜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3.5 干旱脅迫下遮光彌霧互作對姜葉片光能利用特性的影響
3.5.1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化學(xué)效率的影響
3.5.2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3.5.3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蒸騰速率的影響
4 討論
4.1 遮光及彌霧對姜田小氣候及姜生長的影響
4.2 遮光及彌霧提高姜產(chǎn)量的生理機制
4.3 遮光及彌霧對姜氮代謝的影響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746108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文縮寫符號及英文對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2 植物生理代謝對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的響應(yīng)
1.2.1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1.2.2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氮代謝的影響
1.2.3 光照強度及空氣濕度對植物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設(shè)計
2.2 測定方法
2.2.1 生長量及產(chǎn)量
2.2.2 葉片色素含量
2.2.3 葉片相對含水量和水勢
2.2.4 SOD、POD、CAT活性
2.2.5 丙二醛含量
2.2.6 超氧陰離子產(chǎn)生速率及過氧化氫含量
2.2.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測定
2.2.8 游離氨基酸含量的測定
2.2.9 NR活性的測定
2.2.10 GS、GDH、GOGAT活性的測定
2.2.11 硝態(tài)氮NO3
--N含量的測定
2.2.12 銨態(tài)氮NH4
+-N含量的測定
2.2.13 水氣交換參數(shù)測定
2.2.14 葉綠素?zé)晒馓匦詼y定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小氣候及姜生長的影響
3.1.1 不同處理姜田小氣候的變化
3.1.2 不同處理姜葉片水分狀況
3.1.3 不同處理對姜生長的影響
3.1.4 不同處理對姜產(chǎn)量的影響
3.2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葉片葉綠素?zé)晒饧八畾饨粨Q參數(shù)的影響
3.2.1 不同處理姜葉片色素含量的變化
3.2.2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葉綠素?zé)晒鈪?shù)的影響
3.2.3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3.2.4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3.3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氮代謝的影響
3.3.1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氮代謝相關(guān)酶活性的影響
3.3.2 不同處理對姜根系氮代謝相關(guān)酶活性的影響
3.3.3 不同處理對姜葉片不同形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3.3.4 不同處理對姜根系不同形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3.4 遮光與彌霧互作對姜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3.4.1 不同處理對姜活性氧水平的影響
3.4.2 不同處理對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3.4.3 不同處理對姜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3.5 干旱脅迫下遮光彌霧互作對姜葉片光能利用特性的影響
3.5.1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化學(xué)效率的影響
3.5.2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3.5.3 干旱脅迫下不同處理對姜葉片蒸騰速率的影響
4 討論
4.1 遮光及彌霧對姜田小氣候及姜生長的影響
4.2 遮光及彌霧提高姜產(chǎn)量的生理機制
4.3 遮光及彌霧對姜氮代謝的影響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本文編號:3746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7461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