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獼猴桃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及其核心種質構建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6:05
用形態(tài)觀察與ISSR分子標記相結合的方法,對種植于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獼猴桃種質資源圃的56份獼猴桃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進行分析,并構建了其核心種質,同時以5種本土野生獼猴桃作為實驗材料,對rbcL、matK、psbA、trnL-F、ITS、trnH-psbA這6個DNA條形碼序列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獼猴桃形態(tài)數(shù)量性狀的ANOVA分析結果表明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且野生獼猴桃與栽培品種獼猴桃之間的差異大于雌雄株獼猴桃之間的差異。質量性狀變異系數(shù)分析表明獼猴桃的果實質量性狀存在較大差異;基于形態(tài)數(shù)據的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野生獼猴桃的主成分變化范圍大于栽培品種獼猴桃,且存在分化現(xiàn)象。2、用16個ISSR分子標記共擴增出211個位點,其中多態(tài)性位點數(shù)為152個,多態(tài)性位點百分率(PPB)為72.04%。觀測等位基因數(shù)(Na)為1.71、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Ne)為1.37、Nei’s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H)為0.22、Shannon’s信息指數(shù)(I)為0.34,PIC值為0.87,結果顯示出廣東獼猴桃種質資源具有較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贗SSR分子標記數(shù)據的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野生獼猴桃的主...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獼猴桃資源
1.1.1 國內外獼猴桃資源研究概況
1.1.2 廣東省獼猴桃種質資源研究概況
1.2 分子標記
1.2.1 ISSR分子標記
1.2.2 獼猴桃研究中分子標記的應用
1.3 核心種質研究
1.4 DNA條形碼
1.5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1.5.1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本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性研究
2.1.1 實驗材料
2.1.2 表型性狀觀測標準和賦值標準
2.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2.2.1 試驗材料
2.2.2 實驗儀器與設備
2.2.3 基因組DNA提取
2.2.4 ISSR PCR擴增
2.2.5 數(shù)據處理及聚類分析
2.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2.3.1 實驗材料
2.3.2 選擇和取樣策略
2.3.3 數(shù)據處理
2.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性研究
3.1.1 質量性狀分析
3.1.2 數(shù)量性狀分析
3.1.3 基于形態(tài)性狀的主成分分析
3.1.4 基于形態(tài)性狀的聚類分析
3.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3.2.1 獼猴桃遺傳多樣性分析
3.2.2 基于ISSR分子標記的主成分分析
3.2.3 基于ISSR分子標記的聚類分析
3.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3.3.1 核心種質的構建
3.3.2 核心種質代表性檢驗
3.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3.4.1 擴增序列GC含量分析
3.4.2 序列比對
3.4.3 進化關系分析及條形碼篩選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1.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研究
4.1.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4.1.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4.1.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4.2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ISSR分子標記鑒別杏鮑菇生產菌株的研究[J]. 陸娜,周祖法,王偉科,宋吉玲,袁衛(wèi)東,閆靜. 北方園藝. 2015(21)
[2]基于ISSR分子標記數(shù)據的蘭州百合核心種質構建方法研究[J]. 李謀強,師桂英,葉樹輝,黃彥瑋,邊小榮. 中國沙漠. 2015(06)
[3]綠豆種質資源的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J]. 趙雪英,王宏民,李赫,張耀文.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5(06)
[4]六盤水市獼猴桃資源調查及發(fā)展趨勢[J]. 李林,龔洪海,丁武福,盧俊. 現(xiàn)代園藝. 2015(20)
[5]基于ISSR分子標記分析新疆野杏遺傳多樣性[J]. 曹倩,廖康,劉娟,孫琪,劉歡,馮貝貝. 新疆農業(yè)科學. 2015(09)
[6]加工番茄核心種質構建及其遺傳背景分析[J]. 鄧學斌,劉磊,閆喆,李濤,劉希艷,馮晶晶,池海娟,鄭崢,李君明. 園藝學報. 2015(07)
[7]地黃屬植物的DNA條形碼研究[J]. 程芳婷,李忠虎,劉春艷,原超,李雪童,劉占林. 植物科學學報. 2015(01)
[8]利用ISSR分子標記構建南疆杏種質資源核心種質[J]. 劉娟,廖康,曼蘇爾·那斯爾,曹倩,江振斌,賈楊. 果樹學報. 2015(03)
[9]獼猴桃屬植物的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進展[J]. 孫兢喆.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4(19)
[10]基于DNA條形碼的半夏屬及其偽品分子鑒別[J]. 鄭司浩,魏文龍,任偉光,黃林芳. 植物學報. 2014(06)
博士論文
[1]四川獼猴桃種質資源研究[D]. 丁建.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辣椒核心種質的構建與評價[D]. 趙樞紐.海南大學 2015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綜合評價研究[D]. 張鵬.南京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16210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獼猴桃資源
1.1.1 國內外獼猴桃資源研究概況
1.1.2 廣東省獼猴桃種質資源研究概況
1.2 分子標記
1.2.1 ISSR分子標記
1.2.2 獼猴桃研究中分子標記的應用
1.3 核心種質研究
1.4 DNA條形碼
1.5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1.5.1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本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性研究
2.1.1 實驗材料
2.1.2 表型性狀觀測標準和賦值標準
2.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2.2.1 試驗材料
2.2.2 實驗儀器與設備
2.2.3 基因組DNA提取
2.2.4 ISSR PCR擴增
2.2.5 數(shù)據處理及聚類分析
2.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2.3.1 實驗材料
2.3.2 選擇和取樣策略
2.3.3 數(shù)據處理
2.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性研究
3.1.1 質量性狀分析
3.1.2 數(shù)量性狀分析
3.1.3 基于形態(tài)性狀的主成分分析
3.1.4 基于形態(tài)性狀的聚類分析
3.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3.2.1 獼猴桃遺傳多樣性分析
3.2.2 基于ISSR分子標記的主成分分析
3.2.3 基于ISSR分子標記的聚類分析
3.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3.3.1 核心種質的構建
3.3.2 核心種質代表性檢驗
3.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3.4.1 擴增序列GC含量分析
3.4.2 序列比對
3.4.3 進化關系分析及條形碼篩選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1.1 獼猴桃形態(tài)性狀多樣研究
4.1.2 獼猴桃ISSR遺傳多樣性研究
4.1.3 獼猴桃核心種質構建
4.1.4 獼猴桃DNA條形碼的研究
4.2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ISSR分子標記鑒別杏鮑菇生產菌株的研究[J]. 陸娜,周祖法,王偉科,宋吉玲,袁衛(wèi)東,閆靜. 北方園藝. 2015(21)
[2]基于ISSR分子標記數(shù)據的蘭州百合核心種質構建方法研究[J]. 李謀強,師桂英,葉樹輝,黃彥瑋,邊小榮. 中國沙漠. 2015(06)
[3]綠豆種質資源的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J]. 趙雪英,王宏民,李赫,張耀文.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5(06)
[4]六盤水市獼猴桃資源調查及發(fā)展趨勢[J]. 李林,龔洪海,丁武福,盧俊. 現(xiàn)代園藝. 2015(20)
[5]基于ISSR分子標記分析新疆野杏遺傳多樣性[J]. 曹倩,廖康,劉娟,孫琪,劉歡,馮貝貝. 新疆農業(yè)科學. 2015(09)
[6]加工番茄核心種質構建及其遺傳背景分析[J]. 鄧學斌,劉磊,閆喆,李濤,劉希艷,馮晶晶,池海娟,鄭崢,李君明. 園藝學報. 2015(07)
[7]地黃屬植物的DNA條形碼研究[J]. 程芳婷,李忠虎,劉春艷,原超,李雪童,劉占林. 植物科學學報. 2015(01)
[8]利用ISSR分子標記構建南疆杏種質資源核心種質[J]. 劉娟,廖康,曼蘇爾·那斯爾,曹倩,江振斌,賈楊. 果樹學報. 2015(03)
[9]獼猴桃屬植物的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進展[J]. 孫兢喆.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4(19)
[10]基于DNA條形碼的半夏屬及其偽品分子鑒別[J]. 鄭司浩,魏文龍,任偉光,黃林芳. 植物學報. 2014(06)
博士論文
[1]四川獼猴桃種質資源研究[D]. 丁建.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辣椒核心種質的構建與評價[D]. 趙樞紐.海南大學 2015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綜合評價研究[D]. 張鵬.南京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162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7162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