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鑲脈病毒移動蛋白P1和森林草莓葉綠素a/b結(jié)合蛋白LHC Ⅱ互作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6 14:23
草莓鑲脈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屬于花椰菜花葉病毒屬,本實驗室已證明SVBV P1蛋白是移動蛋白,在病毒的轉(zhuǎn)移和擴散過程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但P1蛋白如何與植物蛋白互作從而影響病毒的擴散目前還不清楚。本研究構(gòu)建草莓cDNA酵母文庫,以P1蛋白為誘餌從草莓cDNA文庫篩選出與其互作的寄主因子。本研究以P1蛋白為誘餌蛋白篩選感染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DNA文庫,獲得與其互作的寄主因子葉綠素a/b結(jié)合蛋白LHC Ⅱ,利用酵母雙雜交實驗(Y2H)、雙分子熒光互補實驗(BiFC)、pull-down實驗、Co-IP實驗驗證P1蛋白和LHC Ⅱ蛋白互作,借助PVX運動缺陷型載體驗證LHC Ⅱ蛋白能夠促進P1蛋白協(xié)助病毒的胞間擴散,進一步探明SVBV與森林草莓互作的分子機理提供理論依據(jù)。1.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 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pGBK-P1誘餌蛋白質(zhì)粒和森林草莓cDNA文庫共轉(zhuǎn)化酵母菌,涂布到SD/-Trp/-Leu和SD/-Trp/-Leu/-His/-Ade/-Gluc培養(yǎng)基上,選取長勢良好的藍色酵母斑,提取酵母質(zhì)粒,轉(zhuǎn)化,篩...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
1 草莓鑲脈病毒研究現(xiàn)狀
1.1 草莓鑲脈病毒主要特性及發(fā)生地區(qū)
1.2 草莓鑲脈病毒的全基因組及編碼的蛋白和功能
1.3 SVBV的研究情況
2 在細胞間移動蛋白介導(dǎo)病毒運動的機制
2.1 病毒移動蛋白與植物蛋白的互作
2.2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 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3 葉綠素a/b結(jié)合蛋白(LHC Ⅱ)的結(jié)構(gòu)及生物學(xué)功能
3.1 葉綠體蛋白參與病毒侵染過程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病毒材料來源
1.2 模式植物
1.3 菌種
1.4 載體和質(zhì)粒
1.5 酶和常用試劑
2 試驗方法
2.1 帶毒草莓葉片總RNA的提取
2.2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3 PCR產(chǎn)物回收
2.4 載體構(gòu)建
2.5 免疫共沉淀(pull-down)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6 免疫共沉淀(Co-IP)驗證P1與LHC Ⅱ互作(invivo)
結(jié)果與分析
1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1.1 P1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的檢測
1.2 陽性酵母菌株的篩選
1.3 PCR篩選酵母菌陽性克隆
1.4 森林草莓中與SVBV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2 SVBVP1蛋白和LHC Ⅱ蛋白的互作研究
2.1 Real-timeRT-PCR分析森林草莓LHC Ⅱ基因的mRNA積累水平
2.2 P1和LHC Ⅱ亞細胞定位及共定位
2.3 酵母雙雜(Y2H)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4 雙分子熒光互補(BiFC)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5 免疫共沉淀(Pull-down)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6 免疫共沉淀(Co-IP)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3 P1與LHC Ⅱ互作對病毒侵染與擴散的機制研究
3.1 P1蛋白超表達對本氏煙植株的影響
3.2 LHC Ⅱ蛋白能協(xié)助P1蛋白,促進病毒局部擴散
討論
1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 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2 Real-time RT-PCR分析森林草莓LHC Ⅱ基因的RNA積累水平
3 P1和LHC Ⅱ亞細胞定位及共定位
4 P1蛋白和LHC Ⅱ蛋白互作研究
5 本氏煙的轉(zhuǎn)化和P1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獲得
6 LHC Ⅱ蛋白的表達能幫助P1蛋白促進病毒局部擴散
總結(jié)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莓鑲脈病毒研究進展[J]. 肖敏,張志宏. 遼寧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5(04)
本文編號:3662677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
1 草莓鑲脈病毒研究現(xiàn)狀
1.1 草莓鑲脈病毒主要特性及發(fā)生地區(qū)
1.2 草莓鑲脈病毒的全基因組及編碼的蛋白和功能
1.3 SVBV的研究情況
2 在細胞間移動蛋白介導(dǎo)病毒運動的機制
2.1 病毒移動蛋白與植物蛋白的互作
2.2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 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3 葉綠素a/b結(jié)合蛋白(LHC Ⅱ)的結(jié)構(gòu)及生物學(xué)功能
3.1 葉綠體蛋白參與病毒侵染過程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病毒材料來源
1.2 模式植物
1.3 菌種
1.4 載體和質(zhì)粒
1.5 酶和常用試劑
2 試驗方法
2.1 帶毒草莓葉片總RNA的提取
2.2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3 PCR產(chǎn)物回收
2.4 載體構(gòu)建
2.5 免疫共沉淀(pull-down)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6 免疫共沉淀(Co-IP)驗證P1與LHC Ⅱ互作(invivo)
結(jié)果與分析
1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1.1 P1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的檢測
1.2 陽性酵母菌株的篩選
1.3 PCR篩選酵母菌陽性克隆
1.4 森林草莓中與SVBV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2 SVBVP1蛋白和LHC Ⅱ蛋白的互作研究
2.1 Real-timeRT-PCR分析森林草莓LHC Ⅱ基因的mRNA積累水平
2.2 P1和LHC Ⅱ亞細胞定位及共定位
2.3 酵母雙雜(Y2H)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4 雙分子熒光互補(BiFC)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5 免疫共沉淀(Pull-down)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2.6 免疫共沉淀(Co-IP)驗證P1與LHC Ⅱ互作
3 P1與LHC Ⅱ互作對病毒侵染與擴散的機制研究
3.1 P1蛋白超表達對本氏煙植株的影響
3.2 LHC Ⅱ蛋白能協(xié)助P1蛋白,促進病毒局部擴散
討論
1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SVBV P1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
2 Real-time RT-PCR分析森林草莓LHC Ⅱ基因的RNA積累水平
3 P1和LHC Ⅱ亞細胞定位及共定位
4 P1蛋白和LHC Ⅱ蛋白互作研究
5 本氏煙的轉(zhuǎn)化和P1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獲得
6 LHC Ⅱ蛋白的表達能幫助P1蛋白促進病毒局部擴散
總結(jié)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莓鑲脈病毒研究進展[J]. 肖敏,張志宏. 遼寧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5(04)
本文編號:3662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6626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