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誘導金針菇原基形成的相關基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23:44
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種低溫型食用菌,其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發(fā)育需要經(jīng)過1013℃的低溫刺激。冷誘導金針菇原基形成過程受到一些功能基因的調(diào)控,找到并研究這些相關基因的調(diào)控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組氨酸激酶基因和GATA Zinc finger轉錄因子在冷誘導金針菇原基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組氨酸激酶是雙組分系統(tǒng)的一種,當植物受到低溫刺激時,自身能夠啟動感受低溫信號和將信號傳導出去的信號通路,將外界的低溫信號傳遞到細胞內(nèi),并誘導相應基因的表達。GATA Zinc finger是一類重要的轉錄因子,其普遍具有鋅指結構,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冷誘導機制的信號傳導途徑中起著重要的調(diào)控作用。CRISPR/Cas9系統(tǒng)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目前被廣泛的運用到多種生物中進行基因改造。CRISPR/Cas9系統(tǒng)只需要一個具有核酸酶功能的Cas9蛋白,和一個具有識別及定位功能的sgRNA就可以發(fā)揮基因編輯作用。本研究首先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得到差異表達基因,構建帶有目標基因的CRISPR/Cas9表達系統(tǒng),采用PEG介導原生質體的方法...
【文章來源】: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白色金針菇形態(tài)圖
平板上子實體的形成a:放在4℃冰箱一段時間后的菌絲;b:25℃培養(yǎng)相同時間的菌絲
圖1.3雙組分系統(tǒng)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ecent Progress in CRISPR/Cas9 Technology[J]. Yue Mei,Yan Wang,Huiqian Chen,Zhong Sheng Sun,Xing-Da J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6(02)
[2]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J]. 謝亞磊,劉千琪,劉戟. 生命的化學. 2016(01)
[3]食用菌保健功效綜述[J]. 張云野,姜明,孫傳博,冷德歡,楊杰,程宇.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6(01)
[4]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狀[J]. 騫蕾陽,周志軍,常巖林.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5]食用菌安全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J]. 王洪林,孫建銀,劉紅,張波. 南方農(nóng)業(yè). 2016(03)
[6]食用菌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趨勢和研發(fā)方向的探討[J]. 陳青.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01)
[7]金針菇源降膽固醇土著乳酸菌的篩選與鑒定[J]. 郭心悅,陳雪巧,林俊芳,葉志偉,郭麗瓊. 工業(yè)微生物. 2015(06)
[8]金針菇子實體有機溶劑提取物的生物活性[J]. 韓樂,韓偉,張美彥,顏夢秋,馬迪,馮娜,張勁松. 菌物學報. 2016(02)
[9]35種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分化溫度的聚類分析[J]. 龐杰,孫國琴,于靜,孟虎,王海燕,劉燕,楊志剛. 中國食用菌. 2015(06)
[10]農(nóng)桿菌介導法轉化金針菇不同受體的效率比較[J]. 劉建雨,徐珍,張丹,王瑞娟,譚琦,尚曉冬. 食用菌學報. 2015(03)
博士論文
[1]草菇同核、異核菌株間差異基因表達的研究[D]. 劉朋虎.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南極絲瓜蘚GATA轉錄因子PnGATA1的功能研究[D]. 劇建芳.山東大學 2014
[2]金針菇生活史各階段核相研究[D]. 許昭儀.湖南師范大學 2014
[3]蛹蟲草組氨酸激酶基因(CmHK)和Kexin基因(CmKexin)的研究[D]. 金華燕.江西師范大學 2013
[4]金針菇菌絲體多糖制備及其抗腫瘤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趙坤.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2
[5]金針菇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 楊念.華南理工大學 2011
[6]金針菇多糖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 常花蕾.南方醫(yī)科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5481
【文章來源】: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白色金針菇形態(tài)圖
平板上子實體的形成a:放在4℃冰箱一段時間后的菌絲;b:25℃培養(yǎng)相同時間的菌絲
圖1.3雙組分系統(tǒng)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ecent Progress in CRISPR/Cas9 Technology[J]. Yue Mei,Yan Wang,Huiqian Chen,Zhong Sheng Sun,Xing-Da J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16(02)
[2]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J]. 謝亞磊,劉千琪,劉戟. 生命的化學. 2016(01)
[3]食用菌保健功效綜述[J]. 張云野,姜明,孫傳博,冷德歡,楊杰,程宇.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6(01)
[4]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狀[J]. 騫蕾陽,周志軍,常巖林.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5]食用菌安全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J]. 王洪林,孫建銀,劉紅,張波. 南方農(nóng)業(yè). 2016(03)
[6]食用菌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趨勢和研發(fā)方向的探討[J]. 陳青.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01)
[7]金針菇源降膽固醇土著乳酸菌的篩選與鑒定[J]. 郭心悅,陳雪巧,林俊芳,葉志偉,郭麗瓊. 工業(yè)微生物. 2015(06)
[8]金針菇子實體有機溶劑提取物的生物活性[J]. 韓樂,韓偉,張美彥,顏夢秋,馬迪,馮娜,張勁松. 菌物學報. 2016(02)
[9]35種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分化溫度的聚類分析[J]. 龐杰,孫國琴,于靜,孟虎,王海燕,劉燕,楊志剛. 中國食用菌. 2015(06)
[10]農(nóng)桿菌介導法轉化金針菇不同受體的效率比較[J]. 劉建雨,徐珍,張丹,王瑞娟,譚琦,尚曉冬. 食用菌學報. 2015(03)
博士論文
[1]草菇同核、異核菌株間差異基因表達的研究[D]. 劉朋虎.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南極絲瓜蘚GATA轉錄因子PnGATA1的功能研究[D]. 劇建芳.山東大學 2014
[2]金針菇生活史各階段核相研究[D]. 許昭儀.湖南師范大學 2014
[3]蛹蟲草組氨酸激酶基因(CmHK)和Kexin基因(CmKexin)的研究[D]. 金華燕.江西師范大學 2013
[4]金針菇菌絲體多糖制備及其抗腫瘤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趙坤.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2
[5]金針菇抗氧化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 楊念.華南理工大學 2011
[6]金針菇多糖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 常花蕾.南方醫(yī)科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5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6254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