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花山杏選育及無性繁殖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7 22:02
本研究通過野外調查,共發(fā)現(xiàn)7株粉花山杏原株,挑選其中一株花色艷麗,且觀賞性好的做為重點選育目標。對重點選育的粉花山杏進行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研究,旨在發(fā)現(xiàn)更成熟可靠地無性繁殖技術和方法,為粉花山杏的品種審定和推廣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并加速粉花山杏在園林綠化上的應用。主要試驗結果如下:(1)以粉花山杏優(yōu)樹(F)為重點選育目標,對其物候期和觀賞性狀進行了區(qū)域試驗,結果表明其花期為7-8d,觀賞性狀中質量性狀穩(wěn)定,沒有發(fā)生變異,數(shù)量性狀與原株差異不顯著,可培育為粉花山杏品種。(2)影響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嫁接方法,其次是嫁接時間和接穗處理方式,最后是砧木規(guī)格,且砧木地徑與新梢長度和新梢粗度之間存在著極顯著的正相關。在樹液開始流動而芽未膨大之前,選用劈接或腹接的嫁接方法,將梢頭接穗或蠟封上端的梢中接穗嫁接到較粗(d≥0.7cm)的砧木上,粉花山杏的嫁接成活率可達到90%以上。(3)粉花山杏的外植體采用0.1%的升汞滅菌處理3min時,滅菌效果最佳。外植體褐化率和污染率最低,而成活率最高,可達71.1%。(4)粉花山杏最佳外植體取材時期為5-7月,此時外植體正處于萌發(fā)生長階段,帶菌少,褐化...
【文章來源】:沈陽農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山杏與粉花山杏的概況
1.2 觀賞樹木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
1.3 林木嫁接繁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4 山杏及近緣屬嫁接繁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4.1 山杏嫁接方法概述
1.4.2 山杏及近緣屬嫁接的研究進展
1.5 山杏及近緣屬植物組培快繁的研究概況
1.5.1 初代培養(yǎng)
1.5.2 繼代培養(yǎng)
1.5.3 生根培養(yǎng)
1.5.4 煉苗移栽
1.6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粉花山杏選育
2.1 研究區(qū)域和方法
2.1.1 研究區(qū)域
2.1.2 調查方法
2.1.3 野外和區(qū)域試驗觀測
2.2 結果與分析
2.2.1 粉花山杏原株
2.2.2 物候期觀測
2.2.3 粉花山杏主要觀賞性狀及適應性的區(qū)域試驗表現(xiàn)
2.3 小結
第三章 粉花山杏嫁接技術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地概況
3.1.2 砧木培育與接穗采集
3.1.3 研究方法
3.1.4 數(shù)據(jù)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不同因素各水平間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極差分析
3.2.2 不同因素各水平間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3.2.3 砧木地徑與接穗生長的相關性
3.3 小結
第四章 粉花山杏的組培繁殖技術研究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培養(yǎng)條件
4.1.4 分析方法與評價標準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升汞滅菌處理對外植體誘導的影響
4.2.2 次氯酸鈉滅菌處理對外植體誘導的影響
4.2.3 外植體取材時間的篩選
4.2.4 粉花山杏組培基本培養(yǎng)基的篩選
4.2.5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粉花山杏叢生芽誘導的影響
4.2.6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粉花山杏芽增殖的影響
4.2.7 不同激素濃度對粉花山杏組培苗生根的影響
4.2.8 不同基質對粉花山杏組培苗煉苗移栽的影響
4.3 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1.1 粉花山杏的選育
5.1.2 粉花山杏嫁接技術
5.1.3 粉花山杏組培繁殖技術
5.2 討論
5.2.1 不同因素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5.2.2 粉花山杏組培繁殖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論文期間發(fā)表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觀賞欒樹新品種‘金焰彩欒’[J]. 黃利斌,梁珍海,竇全琴,董筱昀,張敏,蔣澤平. 林業(yè)科學. 2015(05)
[2]10個引種核桃品種嫁接成活率及苗期生長性狀研究[J]. 熊新武,李俊南,劉恒鵬,張群,陳偉,孟夢,馮弦,李江.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5(03)
[3]山杏育苗與嫁接技術[J]. 慈儀明. 農業(yè)科技與信息. 2014(20)
[4]不同嫁接時間和砧木處理對薄殼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響[J]. 趙偉明,張海軍,施娟娟,楊先裕,袁紫倩,王正加.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4(04)
[5]油桃多種嫁接技術[J]. 李繼勇. 中國農業(yè)信息. 2014(07)
[6]3個槭樹品種嫁接繁殖技術研究[J]. 陳華玲,彭火輝,朱啟東,管幫富,彭華,徐建華,彭玉輔. 江西科學. 2014(01)
[7]山桃樹育苗及嫁接技術[J]. 來德乾. 農技服務. 2013(12)
[8]紫薇新品種‘赤霞’[J]. 楊彥伶,李振芳,張新葉,張亞東,王瑞文,余華英,曾博,劉應斌,郭赟. 林業(yè)科學. 2013(09)
[9]山杏嫁接及管理技術[J]. 韓福平,韓永國. 中國園藝文摘. 2013(06)
[10]‘龍柱’碧桃嫁接繁育影響因子探討[J]. 周國,董迎雪. 中國園藝文摘. 2012(08)
碩士論文
[1]美國紅楓觀賞品種的引種及選育[D]. 邢祥勝.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575347
【文章來源】:沈陽農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山杏與粉花山杏的概況
1.2 觀賞樹木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
1.3 林木嫁接繁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4 山杏及近緣屬嫁接繁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4.1 山杏嫁接方法概述
1.4.2 山杏及近緣屬嫁接的研究進展
1.5 山杏及近緣屬植物組培快繁的研究概況
1.5.1 初代培養(yǎng)
1.5.2 繼代培養(yǎng)
1.5.3 生根培養(yǎng)
1.5.4 煉苗移栽
1.6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粉花山杏選育
2.1 研究區(qū)域和方法
2.1.1 研究區(qū)域
2.1.2 調查方法
2.1.3 野外和區(qū)域試驗觀測
2.2 結果與分析
2.2.1 粉花山杏原株
2.2.2 物候期觀測
2.2.3 粉花山杏主要觀賞性狀及適應性的區(qū)域試驗表現(xiàn)
2.3 小結
第三章 粉花山杏嫁接技術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地概況
3.1.2 砧木培育與接穗采集
3.1.3 研究方法
3.1.4 數(shù)據(jù)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不同因素各水平間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極差分析
3.2.2 不同因素各水平間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3.2.3 砧木地徑與接穗生長的相關性
3.3 小結
第四章 粉花山杏的組培繁殖技術研究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培養(yǎng)條件
4.1.4 分析方法與評價標準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升汞滅菌處理對外植體誘導的影響
4.2.2 次氯酸鈉滅菌處理對外植體誘導的影響
4.2.3 外植體取材時間的篩選
4.2.4 粉花山杏組培基本培養(yǎng)基的篩選
4.2.5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粉花山杏叢生芽誘導的影響
4.2.6 不同激素濃度配比對粉花山杏芽增殖的影響
4.2.7 不同激素濃度對粉花山杏組培苗生根的影響
4.2.8 不同基質對粉花山杏組培苗煉苗移栽的影響
4.3 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1.1 粉花山杏的選育
5.1.2 粉花山杏嫁接技術
5.1.3 粉花山杏組培繁殖技術
5.2 討論
5.2.1 不同因素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5.2.2 粉花山杏組培繁殖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論文期間發(fā)表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觀賞欒樹新品種‘金焰彩欒’[J]. 黃利斌,梁珍海,竇全琴,董筱昀,張敏,蔣澤平. 林業(yè)科學. 2015(05)
[2]10個引種核桃品種嫁接成活率及苗期生長性狀研究[J]. 熊新武,李俊南,劉恒鵬,張群,陳偉,孟夢,馮弦,李江.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5(03)
[3]山杏育苗與嫁接技術[J]. 慈儀明. 農業(yè)科技與信息. 2014(20)
[4]不同嫁接時間和砧木處理對薄殼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響[J]. 趙偉明,張海軍,施娟娟,楊先裕,袁紫倩,王正加.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4(04)
[5]油桃多種嫁接技術[J]. 李繼勇. 中國農業(yè)信息. 2014(07)
[6]3個槭樹品種嫁接繁殖技術研究[J]. 陳華玲,彭火輝,朱啟東,管幫富,彭華,徐建華,彭玉輔. 江西科學. 2014(01)
[7]山桃樹育苗及嫁接技術[J]. 來德乾. 農技服務. 2013(12)
[8]紫薇新品種‘赤霞’[J]. 楊彥伶,李振芳,張新葉,張亞東,王瑞文,余華英,曾博,劉應斌,郭赟. 林業(yè)科學. 2013(09)
[9]山杏嫁接及管理技術[J]. 韓福平,韓永國. 中國園藝文摘. 2013(06)
[10]‘龍柱’碧桃嫁接繁育影響因子探討[J]. 周國,董迎雪. 中國園藝文摘. 2012(08)
碩士論文
[1]美國紅楓觀賞品種的引種及選育[D]. 邢祥勝.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575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5753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