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秀珍菇生長發(fā)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31 17:19
為了研究秀珍菇變溫結實機制,在不同溫度(20、22、24、26、28、30℃)條件下對秀珍菇進行菌絲培養(yǎng),待菌絲發(fā)滿30 d后在4、8、12℃條件下進行3~24 h低溫處理(以25℃處理作為對照),測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濾紙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種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進行不同溫度(8、12、16、20℃)、不同時長(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試驗。結果表明,在26℃條件下培養(yǎng)的菌絲生長勢強,生長速率快,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菌絲生長勢變弱。胞外酶活性測定結果表明:在同一處理溫度下,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5種胞外酶的活性總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9~18 h內酶活性達到峰值;經(jīng)4、8、12℃低溫處理后,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濾紙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淀粉酶4種胞外酶的活性增強,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處理溫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試驗結果表明,8℃處理9~15 h和16℃處理12 h產量較高,單產達到100 g/包以上。從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齊度來看,在16℃條件下處理12 h出菇效果較好。這說明對秀珍菇菌包出菇前進行打冷處理可以通過胞外酶活性變化來調節(jié)...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20,46(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溫度處理對秀珍菇胞外漆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4℃處理12 h、8℃處理9 h時,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活性最高,12和25℃處理在18 h時酶活性最高。這說明在一定時間內,處理溫度越低,處理時長越長,酶活性越高,處理時間超過一定時長以后,酶活性反而降低。由此可以推斷,生產中通過低溫處理適當時間可以提高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活力,從而促進纖維素分解,為子實體形成提供營養(yǎng)。2.2.3 對胞外濾紙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5可知:在4和8℃處理9 h以內,胞外淀粉酶活性隨處理時長增加呈整體上升趨勢,處理時間超過9 h后,酶活性開始下降;在處理時長相同的情況下,總體呈處理溫度越低,酶活性越高的趨勢。其中4℃處理下酶活性在9 h時達到最高。由此推斷,適當?shù)牡蜏靥幚碛欣谛阏涔桨獾矸勖富钚缘奶岣撸瑥亩龠M培養(yǎng)基質中淀粉類物質的降解,為菇蕾的形成提供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糖、氨基酸等物質。圖4 不同溫度處理對秀珍菇胞外半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適宜夏季設施栽培的秀珍菇菌株篩選[J]. 閆靜,袁衛(wèi)東,王偉科,陸娜,宋吉玲,潘飛云. 北方園藝. 2018(22)
[2]利用杏鮑菇菌糠生產秀珍菇試驗[J]. 王黎明,臧春龍,劉偉,崔建麗. 農學學報. 2018(06)
[3]真姬菇不同生長時期胞外酶活性變化研究[J]. 宋利茹,竇宏強,席亞麗,梁倩倩,魏生龍. 食用菌. 2018(02)
[4]秀珍菇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蛋白質組學分析[J]. 王偉科,袁衛(wèi)東,方獻平,宋吉玲,閆靜,陸娜.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7(05)
[5]培養(yǎng)料理化性狀與秀珍菇菌絲營養(yǎng)和生殖生長的相關性[J]. 陳青,陳再鳴,錢瓊秋,余維良,鄭明海,王松,水狄云.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6(05)
[6]35種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分化溫度的聚類分析[J]. 龐杰,孫國琴,于靜,孟虎,王海燕,劉燕,楊志剛. 中國食用菌. 2015(06)
[7]金針菇生長發(fā)育期間相關胞外酶的活性變化研究[J]. 馮偉林,蔡為明,金群力,范麗軍,沈穎越,宋婷婷,田芳芳.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2(03)
[8]雙孢蘑菇幾種胞外酶的活性測定[J]. 陳慶榆,史鈞,何華奇,吳萍,許光雷.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11(06)
[9]斑玉蕈低溫脅迫下菌絲體酶活變化及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J]. 胡開輝,黃桂英,顏松,莊燕煌,危秀芬,朱海瀟. 菌物學報. 2009(04)
[10]秀珍菇不同菌株液體菌種比較研究[J]. 閆靜,周祖法,王偉科,袁衛(wèi)東,陸娜.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07(02)
本文編號:3468538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20,46(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溫度處理對秀珍菇胞外漆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4℃處理12 h、8℃處理9 h時,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活性最高,12和25℃處理在18 h時酶活性最高。這說明在一定時間內,處理溫度越低,處理時長越長,酶活性越高,處理時間超過一定時長以后,酶活性反而降低。由此可以推斷,生產中通過低溫處理適當時間可以提高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纖維素酶活力,從而促進纖維素分解,為子實體形成提供營養(yǎng)。2.2.3 對胞外濾紙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5可知:在4和8℃處理9 h以內,胞外淀粉酶活性隨處理時長增加呈整體上升趨勢,處理時間超過9 h后,酶活性開始下降;在處理時長相同的情況下,總體呈處理溫度越低,酶活性越高的趨勢。其中4℃處理下酶活性在9 h時達到最高。由此推斷,適當?shù)牡蜏靥幚碛欣谛阏涔桨獾矸勖富钚缘奶岣撸瑥亩龠M培養(yǎng)基質中淀粉類物質的降解,為菇蕾的形成提供可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糖、氨基酸等物質。圖4 不同溫度處理對秀珍菇胞外半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適宜夏季設施栽培的秀珍菇菌株篩選[J]. 閆靜,袁衛(wèi)東,王偉科,陸娜,宋吉玲,潘飛云. 北方園藝. 2018(22)
[2]利用杏鮑菇菌糠生產秀珍菇試驗[J]. 王黎明,臧春龍,劉偉,崔建麗. 農學學報. 2018(06)
[3]真姬菇不同生長時期胞外酶活性變化研究[J]. 宋利茹,竇宏強,席亞麗,梁倩倩,魏生龍. 食用菌. 2018(02)
[4]秀珍菇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蛋白質組學分析[J]. 王偉科,袁衛(wèi)東,方獻平,宋吉玲,閆靜,陸娜.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7(05)
[5]培養(yǎng)料理化性狀與秀珍菇菌絲營養(yǎng)和生殖生長的相關性[J]. 陳青,陳再鳴,錢瓊秋,余維良,鄭明海,王松,水狄云.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6(05)
[6]35種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分化溫度的聚類分析[J]. 龐杰,孫國琴,于靜,孟虎,王海燕,劉燕,楊志剛. 中國食用菌. 2015(06)
[7]金針菇生長發(fā)育期間相關胞外酶的活性變化研究[J]. 馮偉林,蔡為明,金群力,范麗軍,沈穎越,宋婷婷,田芳芳.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2(03)
[8]雙孢蘑菇幾種胞外酶的活性測定[J]. 陳慶榆,史鈞,何華奇,吳萍,許光雷.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11(06)
[9]斑玉蕈低溫脅迫下菌絲體酶活變化及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J]. 胡開輝,黃桂英,顏松,莊燕煌,危秀芬,朱海瀟. 菌物學報. 2009(04)
[10]秀珍菇不同菌株液體菌種比較研究[J]. 閆靜,周祖法,王偉科,袁衛(wèi)東,陸娜.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07(02)
本文編號:3468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4685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