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率和砂礫含量對香榧苗主要生長性狀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15:37
【摘要】:香榧(Torreya grandis)幼苗生長期,耐陰性明顯,對光照反應強烈,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诠。同時香榧的根系為肉質(zhì)根,對土壤的通氣及透水性要求高,適宜在土質(zhì)疏松的土壤中生長。為了了解遮光率及土壤砂礫含量對香榧幼苗生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提升香榧苗木的保存率與造林存活率,本文以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楊村鄉(xiāng)2年生的香榧幼苗為試驗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圃地遮光率和不同圃地砂礫含量下的香榧實生苗主要生長性狀指標,測定結果結合多元回歸分析,綜合評價香榧2年生苗木對不同試驗處理的響應特征,為香榧育苗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jù)。結果表明:(1)香榧2年生苗木的苗高均值隨著遮光率的提升而不斷增大,在65%遮光率下苗高均值最大。在砂礫處理中,苗高均值隨著砂礫含量的增加出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并在25%砂礫含量下達到最大值。地徑均值在不同遮光處理及不同砂礫處理下均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其中遮光處理下的增長拐點出現(xiàn)在45%遮光率中,砂礫處理下的增長拐點出現(xiàn)在25%砂礫含量中。(2)高徑比均值在遮光處理及砂礫處理中均呈波動上升的趨勢,遮光處理中最小值出現(xiàn)在45%遮光率中,砂礫處理中的最小值出現(xiàn)在30%~35%砂礫含量中。根冠比在遮光處理中呈波動下降的變化趨勢,并在25%遮光下出現(xiàn)最大值。而在砂礫處理中呈波動上升的趨勢,最大值出現(xiàn)在30%~35%砂礫處理中。(3)隨著遮光率及砂礫含量的增加,香榧苗木的平均側根長度、平均側根數(shù)量、單株總生物量及單株地下生物量的變化趨勢均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遮光處理中,平均側根長度、平均側根數(shù)量、單株總生物量及單株根系生物量的最大值分別在35%~55%遮光率、25%~35%遮光率、55%遮光率及45%~55%遮光率中;砂礫處理中,平均側根長度、平均側根數(shù)量、單株總生物量及單株根系生物量的最大值分別在25%~35%砂礫含量、30%砂礫含量、25%砂礫含量及25%~30%砂礫含量中。(4)綜合分析幾組試驗數(shù)據(jù),得出最大苗高均值為(45.79±5.08)cm,出現(xiàn)于25%砂礫結合45%遮光的試驗處理下;最大地徑均值在45%遮光率及25%砂礫含量下,為(6.03±0.71)mm;高徑比的最小均值在55%遮光率結合25%砂礫處理下,為(74.56±5.84);最大平均側根長度均值在35%遮光率結合25%砂礫含量處理中,為(9.56±1.03)cm;最大平均側根數(shù)量在35%遮光率結合35%砂礫含量處理中,為(11.23±1.24)根;最大單株總生物量均值在55%遮光率結合35%砂礫含量處理中,為(38.24±4.87)g/株;最大單株根生物量均值在55%遮光率結合30%砂礫含量處理中,為(11.98±0.97)g/株。根冠比在25%遮光結合35%砂礫處理下最大,達到(0.47±0.08)。(3)在不同遮光處理下,香榧2年生苗木葉片7月份的相對電導率均值與葉片丙二醛(MDA)含量均值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都隨遮光率的提高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上升,最小值均出現(xiàn)在55%遮光率下。在不同砂礫處理下,香榧葉片的相對電導率及葉片MDA含量的變化趨勢也相同,均隨砂礫含量的提升呈波動上升,其中相對電導率均值在20%砂礫處理下最小,葉片MDA含量均值在20%砂礫處理下最小。綜合分析得出香榧苗木葉片相對電導率均值在55%遮光率結合20%砂礫處理的環(huán)境中可達最小值(14.53±3.78),香榧苗木葉片MDA含量均值在55%遮光率結合20%砂礫的處理下可達最小值(30.78±3.53)nmol/g。香榧葉片七月份葉綠素含量均值變化趨勢在不同遮光處理中隨著遮光率的提升為先上升后下降,并在55%遮光處理下最大。而在不同砂礫處理中隨著砂礫含量的增加呈波動上升且變化幅度較小,在30%砂礫處理下最大。綜合分析得出最大葉綠素均值在55%遮光處理結合30%砂礫處理中,為(0.55±0.09)mg·g~(-1)。說明適度遮光有利于香榧2年生幼苗葉片抗逆性的提高。(4)相關性分析結果得出,苗高、地徑、單株生物量、丙二醛含量等各項生理生化指標對香榧苗木造林成活率及苗木保存率有顯著影響,可作為香榧育苗質(zhì)量的評價指標。主成分分析結果顯示,不同試驗處理下影響香榧造林存活率主要有:地徑、單株根系生物量及平均側根數(shù)量。影響苗木保存率的指標主要有:平均側根數(shù)量、相對電導率。(5)對香榧苗木的保存率及造林存活率分析得出,遮光處理下的苗木保存率及存活率分別在45%~55%遮光率及25%~45%遮光率間最高。砂礫處理下的最佳苗木保存率及存活率均在25%~35%砂礫含量間最高。綜合分析得出苗木保存率在55%遮光率結合35%砂礫含量處理下最高,達到93.67%;造林存活率在45%遮光率結合25%砂礫含量處理下最高,達到94.69%。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664.5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66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宗梁;張黛靜;邵云;王文斐;郝真真;陳靜雯;王敬Z|;;不同土壤質(zhì)地對小麥生長發(fā)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響[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08期
2 鄒永肖;;香榧林下栽培技術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年05期
3 黃增冠;喻衛(wèi)武;羅宏海;李昱飛;戴文圣;胡淵淵;吳家勝;;香榧不同葉齡葉片光合能力與氮含量及其分配關系的比較[J];林業(yè)科學;2015年02期
4 唐輝;李婷婷;沈朝華;胡淵淵;吳家勝;;氮素形態(tài)對香榧苗期光合作用、主要元素吸收及氮代謝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2014年10期
5 吳連海;吳黎明;倪榮新;顏;;;香榧栽培經(jīng)濟效益分析[J];浙江農(nóng)林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6 張鵬,
本文編號:2615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26151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