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巴朗濕地外來魚類的生物學(xué)及其對土著魚類的脅迫
發(fā)布時間:2024-05-07 04:57
茶巴朗濕地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朗村318國道旁,是拉薩河中下游地區(qū)的主要濕地之一,并有水渠與拉薩河相通。目前濕地出現(xiàn)了大量外來魚類,對當?shù)佤~類資源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本文分別于2009年4月和2013年4月對濕地的魚類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研究了濕地主要外來魚類麥穗魚、黃黝魚、鯽、泥鰍的年齡生長,通過與原產(chǎn)地種群比較,分析了這些魚類在入侵到高原水體后的適應(yīng)性變化;研究了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物組成及其同土著魚類的食物關(guān)系,探討了外來魚類對土著魚類的脅迫。主要結(jié)果如下: 1.2009年,濕地的魚類資源以外來魚類為主、殘存有極少量土著魚類,2013年外來魚類完全占領(lǐng)了該濕地,土著魚類基本消失。目前,濕地的魚類主要為外來種麥穗魚、黃黝魚、鯽、泥鰍、大鱗副泥鰍以及棒花魚;極少量殘存的土著魚類為高原鰍和裂腹魚類,茶巴朗濕地外來魚類入侵的現(xiàn)象已十分嚴重。 2.麥穗魚、黃黝魚的最大年齡分別為5齡和3齡,同原產(chǎn)地相比,其壽命有所延長,鯽的年齡結(jié)構(gòu)同原產(chǎn)地基本一致,泥鰍的優(yōu)勢年齡組成偏大,壽命的延長主要與捕撈壓力小、死亡率低,個體自然存活時間長有關(guān);根據(jù)退算全長計算,獲得麥穗魚的von B...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研究目的及意義
1.1 生物入侵研究進展
1.1.1 生物入侵相關(guān)概念
1.1.2 生物入侵的機制
1.1.3 生物入侵的過程與途徑
1.1.4 生物入侵的預(yù)防與控制
1.2 魚類入侵的研究進展
1.2.1 魚類入侵的概況
1.2.2 魚類入侵的途徑
1.2.3 魚類入侵的危害及影響
1.2.4 魚類入侵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對象
1.3.2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章 拉薩市茶巴朗濕地的魚類資源現(xiàn)狀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采樣方法
2.2.2 數(shù)據(jù)處理
2.3 結(jié)果與分析
2.3.1 茶巴朗濕地魚類組成與變化
2.3.2 茶巴朗濕地主要外來魚類的全長、體重分布
2.4 討論
2.4.1 茶巴朗濕地魚類資源演變
2.4.2 西藏地區(qū)外來魚類的入侵概況
2.4.3 外來魚類的危害與控制
第三章 拉薩市茶巴朗濕地幾種外來魚類的年齡生長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樣本采集
3.2.2 年齡材料處理
3.2.3 年齡讀數(shù)與記錄
3.2.4 生長特征
3.3 結(jié)果與分析
3.3.1 全長分布
3.3.2 年輪特征與年齡組成
3.3.3 全長-體重關(guān)系
3.3.4 全長退算與生長參數(shù)
3.3.5 生長方程
3.4 討論
3.4.1 不同地理種群年齡結(jié)構(gòu)的比較
3.4.2 不同地理種群生長特征的比較
第四章 茶巴朗濕地水生生物資源的初步調(diào)查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水生生物的采集
4.2.2 水生生物的定性分析
4.2.3 水生生物的定量分析
4.2.4 水生生物多樣性分析
4.3 結(jié)果與分析
4.3.1 浮游植物
4.3.2 浮游動物
4.3.3 周叢生物
4.3.4 底棲生物
4.4 討論
第五章 茶巴朗濕地外來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5.2.2 食性材料的定性定量
5.2.3 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分析
5.2.4 外來魚類和土著魚類的資源利用特征
5.3 結(jié)果與分析
5.3.1 攝食強度
5.3.3 攝食策略
5.3.4 外來魚類和土著魚類的資源利用特征
5.4 討論
5.4.1 不同地區(qū)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比較
5.4.2 外來魚類對土著魚類的脅迫
5.4.3 外來魚類的控制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論文發(fā)表情況
本文編號:3966850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研究目的及意義
1.1 生物入侵研究進展
1.1.1 生物入侵相關(guān)概念
1.1.2 生物入侵的機制
1.1.3 生物入侵的過程與途徑
1.1.4 生物入侵的預(yù)防與控制
1.2 魚類入侵的研究進展
1.2.1 魚類入侵的概況
1.2.2 魚類入侵的途徑
1.2.3 魚類入侵的危害及影響
1.2.4 魚類入侵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1 研究對象
1.3.2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章 拉薩市茶巴朗濕地的魚類資源現(xiàn)狀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采樣方法
2.2.2 數(shù)據(jù)處理
2.3 結(jié)果與分析
2.3.1 茶巴朗濕地魚類組成與變化
2.3.2 茶巴朗濕地主要外來魚類的全長、體重分布
2.4 討論
2.4.1 茶巴朗濕地魚類資源演變
2.4.2 西藏地區(qū)外來魚類的入侵概況
2.4.3 外來魚類的危害與控制
第三章 拉薩市茶巴朗濕地幾種外來魚類的年齡生長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樣本采集
3.2.2 年齡材料處理
3.2.3 年齡讀數(shù)與記錄
3.2.4 生長特征
3.3 結(jié)果與分析
3.3.1 全長分布
3.3.2 年輪特征與年齡組成
3.3.3 全長-體重關(guān)系
3.3.4 全長退算與生長參數(shù)
3.3.5 生長方程
3.4 討論
3.4.1 不同地理種群年齡結(jié)構(gòu)的比較
3.4.2 不同地理種群生長特征的比較
第四章 茶巴朗濕地水生生物資源的初步調(diào)查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水生生物的采集
4.2.2 水生生物的定性分析
4.2.3 水生生物的定量分析
4.2.4 水生生物多樣性分析
4.3 結(jié)果與分析
4.3.1 浮游植物
4.3.2 浮游動物
4.3.3 周叢生物
4.3.4 底棲生物
4.4 討論
第五章 茶巴朗濕地外來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5.2.2 食性材料的定性定量
5.2.3 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分析
5.2.4 外來魚類和土著魚類的資源利用特征
5.3 結(jié)果與分析
5.3.1 攝食強度
5.3.3 攝食策略
5.3.4 外來魚類和土著魚類的資源利用特征
5.4 討論
5.4.1 不同地區(qū)麥穗魚和黃黝魚的食性比較
5.4.2 外來魚類對土著魚類的脅迫
5.4.3 外來魚類的控制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論文發(fā)表情況
本文編號:3966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9668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