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與三倍體湘云鯽不育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17:17
線粒體素有細胞“動力工廠”之稱,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能量轉換中心和細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參與者,有自身的DNA即mt DNA而備受人們矚目。三倍體湘云鯽具有3套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不能完成染色體的正常配對,因此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多年的養(yǎng)殖經驗也證明三倍體湘云鯽是不育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特殊的可研究對象—不育的三倍體湘云鯽、可育的改良二倍體紅鯽、可育的改良異源四倍體鯽鯉、可育的同源三倍體鯽魴,來探討mtDNA含量與染色體倍性和魚類育性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究了造成不同倍性魚卵巢中mtDNA含量差異的原因。顯微結構方面,在魚類繁殖期利用石蠟切片法觀察比較了不育三倍體湘云鯽兩種類型(精巢型,卵巢型)的性腺結構。分子生物學方面,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測算了在不同倍性魚性腺中mtDNA的相對含量和線粒體轉錄因子A(TFAM)的相對表達量。另一方面,同樣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測算了同種倍性魚(可育的同源三倍體鯽魴和不育三倍體湘云鯽)不同組織間mtDNA的相對含量。結果發(fā)現:對于可育的改良二倍體紅鯽和改良異源四倍體鯽鯉來說,卵巢中的mtDNA含量隨染色體倍性增加而增加且均明顯高于相應精巢的m...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魚類遠緣雜交概況
1.2 魚類多倍體化研究進展
1.3 三倍體魚研究概況
1.3.1 三倍體魚的來源
1.3.2 三倍體魚育性研究進展
1.4 線粒體及mtDNA的研究進展
1.4.1 線粒體概述
1.4.2 mtDNA異常的相關性研究
1.5 TFAM對線粒體調控研究進展
1.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內容
第二章 繁殖期三倍體湘云鯽性腺觀察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方法
2.2.1 性腺外部形態(tài)觀察
2.2.2 性腺石蠟切片觀察
2.3 實驗結果與分析
2.3.1 性腺的外部結構形態(tài)
2.3.2 光鏡下性腺石蠟切片圖
2.4 討論
第三章 三倍體湘云鯽及其父母本線粒體含量差異分析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
3.2.1 引物設計
3.2.2 總DNA的提取
3.2.3 PCR引物檢測
3.2.4 實時熒光定量PCR及數據處理
3.3 實驗結果
3.3.1 線粒體 12S rRNA基因檢測
3.3.2 相對mtDNA拷貝數比較
3.4 討論
第四章 TFAM對mtDNA調控作用分析
4.1 實驗材料
4.2 實驗方法
4.2.1 引物設計
4.2.2 RNA的提取
4.2.3 反轉錄成cDNA
4.2.4 特異性引物檢測
4.2.5 實時熒光定量PCR和數據處理
4.3 實驗結果和分析
4.3.1 TFAM引物檢測
4.3.2 TFAM相對表達量比較
4.4 討論
第五章 三倍體湘云鯽和三倍體鯽魴mtDNA差異分析
5.1 實驗材料
5.2 實驗方法
5.2.1 總DNA的提取
5.2.2 各組織mtDNA相對含量測定
5.3 實驗結果和分析
5.3.1 三倍體湘云鯽各組織間mtDNA拷貝數比較
5.3.2 同源三倍體鯽魴各組織間mtDNA拷貝數比較
5.3.3 兩種三倍體魚性腺中mtDNA拷貝數比較
5.4 討論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FAM在卵母細胞成熟和早期胚胎發(fā)育中的作用[J]. 谷海,唐莉.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22)
[2]大眼鱖與翹嘴鱖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發(fā)育觀察[J]. 盧薛,孫際佳,王海芳,羅渡,侯曉翠,劉凌志,李桂峰. 中國水產科學. 2013(05)
[3]線粒體轉錄因子A的研究進展[J]. 姚鵬程,張佐,彭淑紅,周軍. 生命科學. 2011(05)
[4]冷、熱休克法誘導黃顙魚三倍體的比較研究[J]. 宋立民,王衛(wèi)民,周小云,閻里清,王玉芬. 水產學報. 2010(05)
[5]遠緣雜交導致不同倍性魚的形成[J]. 劉少軍.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6]魚類生殖細胞[J]. 徐紅艷,李名友,桂建芳,洪云漢.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7]魚類人工多倍體育種的研究進展[J]. 孫遠東,譚立軍,唐新科,李自君.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08(09)
[8]遠緣雜交形成的二倍體魚和多倍體魚生殖細胞染色體研究[J]. 張純,劉少軍,孫遠東,肖俊,覃欽博,王靜,何偉國,尤翠平,劉筠.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 2008(01)
[9]線粒體與細胞凋亡的關系[J]. 張新勇,王士雯. 老年醫(yī)學與保健. 2007(01)
[10]奧利亞羅非魚(♀)、鱖(♂)及其子代間遺傳關系的研究[J]. 楊弘,夏德全,劉蕾,吳婷婷. 水產學報. 2004(05)
博士論文
[1]多倍體鯽鯉Piwi和piRNA的表達與育性的相關性研究[D]. 周毅.湖南師范大學 2012
[2]不同倍性魚線粒體全基因組及肝臟轉錄組中線粒體相關基因分析[D]. 尤翠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2
[3]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鯽魚生物學特性及進化關系研究[D]. 肖俊.湖南師范大學 2010
[4]不同倍性鯽鯉腦垂體細胞結構和HPG軸相關基因的表達及育性研究[D]. 龍昱.湖南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雜交三倍體泥鰍細胞遺傳學研究[D]. 高養(yǎng)春.大連海洋大學 2014
[2]Vasa基因在不同倍性鯽鯉中的研究[D]. 劉剛.湖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44112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魚類遠緣雜交概況
1.2 魚類多倍體化研究進展
1.3 三倍體魚研究概況
1.3.1 三倍體魚的來源
1.3.2 三倍體魚育性研究進展
1.4 線粒體及mtDNA的研究進展
1.4.1 線粒體概述
1.4.2 mtDNA異常的相關性研究
1.5 TFAM對線粒體調控研究進展
1.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內容
第二章 繁殖期三倍體湘云鯽性腺觀察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方法
2.2.1 性腺外部形態(tài)觀察
2.2.2 性腺石蠟切片觀察
2.3 實驗結果與分析
2.3.1 性腺的外部結構形態(tài)
2.3.2 光鏡下性腺石蠟切片圖
2.4 討論
第三章 三倍體湘云鯽及其父母本線粒體含量差異分析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
3.2.1 引物設計
3.2.2 總DNA的提取
3.2.3 PCR引物檢測
3.2.4 實時熒光定量PCR及數據處理
3.3 實驗結果
3.3.1 線粒體 12S rRNA基因檢測
3.3.2 相對mtDNA拷貝數比較
3.4 討論
第四章 TFAM對mtDNA調控作用分析
4.1 實驗材料
4.2 實驗方法
4.2.1 引物設計
4.2.2 RNA的提取
4.2.3 反轉錄成cDNA
4.2.4 特異性引物檢測
4.2.5 實時熒光定量PCR和數據處理
4.3 實驗結果和分析
4.3.1 TFAM引物檢測
4.3.2 TFAM相對表達量比較
4.4 討論
第五章 三倍體湘云鯽和三倍體鯽魴mtDNA差異分析
5.1 實驗材料
5.2 實驗方法
5.2.1 總DNA的提取
5.2.2 各組織mtDNA相對含量測定
5.3 實驗結果和分析
5.3.1 三倍體湘云鯽各組織間mtDNA拷貝數比較
5.3.2 同源三倍體鯽魴各組織間mtDNA拷貝數比較
5.3.3 兩種三倍體魚性腺中mtDNA拷貝數比較
5.4 討論
第六章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FAM在卵母細胞成熟和早期胚胎發(fā)育中的作用[J]. 谷海,唐莉.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22)
[2]大眼鱖與翹嘴鱖正反交及其正交子代自交的胚胎發(fā)育觀察[J]. 盧薛,孫際佳,王海芳,羅渡,侯曉翠,劉凌志,李桂峰. 中國水產科學. 2013(05)
[3]線粒體轉錄因子A的研究進展[J]. 姚鵬程,張佐,彭淑紅,周軍. 生命科學. 2011(05)
[4]冷、熱休克法誘導黃顙魚三倍體的比較研究[J]. 宋立民,王衛(wèi)民,周小云,閻里清,王玉芬. 水產學報. 2010(05)
[5]遠緣雜交導致不同倍性魚的形成[J]. 劉少軍.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6]魚類生殖細胞[J]. 徐紅艷,李名友,桂建芳,洪云漢.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7]魚類人工多倍體育種的研究進展[J]. 孫遠東,譚立軍,唐新科,李自君.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08(09)
[8]遠緣雜交形成的二倍體魚和多倍體魚生殖細胞染色體研究[J]. 張純,劉少軍,孫遠東,肖俊,覃欽博,王靜,何偉國,尤翠平,劉筠.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 2008(01)
[9]線粒體與細胞凋亡的關系[J]. 張新勇,王士雯. 老年醫(yī)學與保健. 2007(01)
[10]奧利亞羅非魚(♀)、鱖(♂)及其子代間遺傳關系的研究[J]. 楊弘,夏德全,劉蕾,吳婷婷. 水產學報. 2004(05)
博士論文
[1]多倍體鯽鯉Piwi和piRNA的表達與育性的相關性研究[D]. 周毅.湖南師范大學 2012
[2]不同倍性魚線粒體全基因組及肝臟轉錄組中線粒體相關基因分析[D]. 尤翠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2
[3]洞庭湖水域不同倍性野生鯽魚生物學特性及進化關系研究[D]. 肖俊.湖南師范大學 2010
[4]不同倍性鯽鯉腦垂體細胞結構和HPG軸相關基因的表達及育性研究[D]. 龍昱.湖南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雜交三倍體泥鰍細胞遺傳學研究[D]. 高養(yǎng)春.大連海洋大學 2014
[2]Vasa基因在不同倍性鯽鯉中的研究[D]. 劉剛.湖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44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294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