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氮素與品種匹配可協(xié)同提高鹽堿地夏玉米產量和氮肥利用率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22:39
【目的】明確不同耐鹽堿型夏玉米品種產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特征,挖掘鹽堿地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學潛力!痉椒ā恳阅望}型玉米品種登海605、魯單818和不耐鹽型玉米品種魯單981、連勝188為供試材料,在不同施氮水平下(0、180和360 kg·hm-2,記作N0、N1和N2),系統(tǒng)研究了施氮對不同耐鹽堿類型玉米品種物質積累、氮素積累、氮素分配與利用效率及產量形成的影響,并分析了氮肥水平和品種間的互作效應!窘Y果】施用氮肥可顯著提高鹽堿地夏玉米籽粒產量,高氮水平下能夠提高不耐鹽型玉米品種產量潛力。與N1處理相比,N2處理下耐鹽型玉米品種產量無顯著變化,不耐鹽品種LD981和LS188 2年平均顯著增產9.93%和16.31%,各品種氮肥偏生產力(NPFP)、氮肥農學效率(NAE)和氮肥利用率(NUE)均顯著降低;プ餍治霰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差異是由品種、氮肥水平及品種和氮肥水平之間的互作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氮肥水平下,耐鹽型品種比不耐鹽品種分別增產7.78%—27.63%(N0)、7.40%—24.87%(N1)和0.32%—9.55%(N2);氮肥利用效率(NUE)分別提高26...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科學. 2020,53(2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1 頁
【部分圖文】:
試驗區(qū)2016和2018年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分布
在同一氮肥水平下,NPFP和NUE均表現為耐鹽型品種顯著高于不耐鹽型品種,SNDR總體上表現為不耐鹽型品種高于耐鹽型品種。N1處理下,DH605的NPFP 2年平均分別比LD981和LS188高12.41%和24.91%,NUE高36.12%和58.72%,LD818的NPFP2年平均分別比LD981和LS188高6.51%和18.35%,NUE高17.17%和36.63%;N2處理下,除DH605的NUE顯著高于LD981和LS188外,各品種間NPFP和NUE無顯著差異。2.5 施氮水平對不同耐鹽型夏玉米氮素轉運分配的影響
本試驗在前期品種鑒選[20]研究基礎上,選用耐鹽堿玉米品種登海605(DH605)、魯單818(LD818),不耐鹽堿玉米品種魯單981(LD981)、連勝188(LS188)為供試材料,種植密度為60 000株/hm2。試驗設不施氮(N0:0)、優(yōu)化施氮(N1:180 kg·hm-2)、高量施氮(N2:360 kg·hm-2)3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0 m2,3次重復。每個處理磷(P2O5)、鉀(K2O)肥用量分別為90 kg·hm-2和150 kg·hm-2,做種肥一次施入,氮肥按照4﹕6分為種肥與小喇叭口期(第9片展開葉期)施入。其中氮肥為尿素(46%),磷肥為過磷酸鈣(18%),鉀肥為硫酸鉀(50%)。2016年于6月18日播種,10月1日收獲,2018年于6月20日播種,9月28日收獲。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一般高產田。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夏玉米品種耐鹽性綜合評價與耐鹽品種篩選[J]. 高英波,張慧,薛艷芳,匡樸,錢欣,代紅翠,李源方,王竹,韓小偉,李宗新. 玉米科學. 2020(02)
[2]氮肥運籌對黃土塬區(qū)春玉米產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的綜合效應[J]. 李嘉,呂慎強,楊澤宇,李惠通,王呂,陽婷,王筱斐,王林權.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20(01)
[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種親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轉運特性[J]. 溫立玉,薛艷芳,張慧,張秀清,高英波,劉開昌,李宗新.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9(04)
[4]高密度種植條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規(guī)律與適宜施氮量[J]. 蔡紅光,袁靜超,劉劍釗,閆孝貢,張洪喜,梁堯,任軍.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7(11)
[5]山東省鹽堿地分布、改良利用現狀與治理成效潛力分析[J]. 董紅云,朱振林,李新華,楊麗萍,張正.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7(05)
[6]輕度鹽堿地玉米專用肥緩效氮不同添加比例的研究[J]. 王永亮,王琦,楊治平,郭軍玲,郭彩霞.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6(12)
[7]黃淮海區(qū)域30個夏玉米品種干物質積累和氮素轉運特性[J]. 張慧,趙紅香,溫立玉,王慶成,劉開昌,趙海軍,李宗新. 玉米科學. 2016(03)
[8]氮素營養(yǎng)對鹽堿地棉花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 杜海巖,柳新偉,崔德杰,徐雙,趙亞慧. 華北農學報. 2015(06)
[9]密度與氮肥運籌對隴東旱塬全膜雙壟溝播春玉米產量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 張建軍,樊廷錄,黨翼,趙剛,王磊,李尚中.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22)
[10]不同夏玉米品種氮積累和利用效率差異的研究[J]. 徐建亭,姜雯. 玉米科學. 2014(04)
本文編號:3599654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科學. 2020,53(2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1 頁
【部分圖文】:
試驗區(qū)2016和2018年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分布
在同一氮肥水平下,NPFP和NUE均表現為耐鹽型品種顯著高于不耐鹽型品種,SNDR總體上表現為不耐鹽型品種高于耐鹽型品種。N1處理下,DH605的NPFP 2年平均分別比LD981和LS188高12.41%和24.91%,NUE高36.12%和58.72%,LD818的NPFP2年平均分別比LD981和LS188高6.51%和18.35%,NUE高17.17%和36.63%;N2處理下,除DH605的NUE顯著高于LD981和LS188外,各品種間NPFP和NUE無顯著差異。2.5 施氮水平對不同耐鹽型夏玉米氮素轉運分配的影響
本試驗在前期品種鑒選[20]研究基礎上,選用耐鹽堿玉米品種登海605(DH605)、魯單818(LD818),不耐鹽堿玉米品種魯單981(LD981)、連勝188(LS188)為供試材料,種植密度為60 000株/hm2。試驗設不施氮(N0:0)、優(yōu)化施氮(N1:180 kg·hm-2)、高量施氮(N2:360 kg·hm-2)3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0 m2,3次重復。每個處理磷(P2O5)、鉀(K2O)肥用量分別為90 kg·hm-2和150 kg·hm-2,做種肥一次施入,氮肥按照4﹕6分為種肥與小喇叭口期(第9片展開葉期)施入。其中氮肥為尿素(46%),磷肥為過磷酸鈣(18%),鉀肥為硫酸鉀(50%)。2016年于6月18日播種,10月1日收獲,2018年于6月20日播種,9月28日收獲。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一般高產田。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夏玉米品種耐鹽性綜合評價與耐鹽品種篩選[J]. 高英波,張慧,薛艷芳,匡樸,錢欣,代紅翠,李源方,王竹,韓小偉,李宗新. 玉米科學. 2020(02)
[2]氮肥運籌對黃土塬區(qū)春玉米產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的綜合效應[J]. 李嘉,呂慎強,楊澤宇,李惠通,王呂,陽婷,王筱斐,王林權.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20(01)
[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種親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轉運特性[J]. 溫立玉,薛艷芳,張慧,張秀清,高英波,劉開昌,李宗新.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9(04)
[4]高密度種植條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規(guī)律與適宜施氮量[J]. 蔡紅光,袁靜超,劉劍釗,閆孝貢,張洪喜,梁堯,任軍.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7(11)
[5]山東省鹽堿地分布、改良利用現狀與治理成效潛力分析[J]. 董紅云,朱振林,李新華,楊麗萍,張正.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7(05)
[6]輕度鹽堿地玉米專用肥緩效氮不同添加比例的研究[J]. 王永亮,王琦,楊治平,郭軍玲,郭彩霞.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6(12)
[7]黃淮海區(qū)域30個夏玉米品種干物質積累和氮素轉運特性[J]. 張慧,趙紅香,溫立玉,王慶成,劉開昌,趙海軍,李宗新. 玉米科學. 2016(03)
[8]氮素營養(yǎng)對鹽堿地棉花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 杜海巖,柳新偉,崔德杰,徐雙,趙亞慧. 華北農學報. 2015(06)
[9]密度與氮肥運籌對隴東旱塬全膜雙壟溝播春玉米產量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 張建軍,樊廷錄,黨翼,趙剛,王磊,李尚中.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22)
[10]不同夏玉米品種氮積累和利用效率差異的研究[J]. 徐建亭,姜雯. 玉米科學. 2014(04)
本文編號:3599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5996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