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AAGLU調控水稻株型的機理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15:36
水稻的株型是一個重要的農(nóng)藝性狀,主要包括葉夾角、植株高度、分蘗數(shù)目/角度等。已有報道表明水稻體內內源生長素的平衡對于水稻株型的調控具有重要作用。前期我們得到了一個OsOxO2的T-DNA插入突變體(oxo2),T-DNA插入導致OsIAAGLU、OsOxO1、OsOxO2和OsOxO3表達明顯提高,使植株呈現(xiàn)出矮化、分蘗數(shù)增加、旗葉葉夾角增大等表型,而且過表達OsIAAGLU水稻轉基因植株中的一些個體也呈現(xiàn)出與突變體相似的表型。本論文對OsIAAGLU調控水稻株型的機理進行了分析,所得結果主要如下:(1)過量表達OsIAAGLU使水稻植株矮化、葉夾角增大過表達OsIAAGLU的3號株系IAAGLUOE3的表型共分離實驗顯示:7株過表達OsIAAGLU陽性植株的表型與oxo2突變體的表型相同,均呈現(xiàn)出株高變矮,旗葉葉夾角增大等表型;而4株分離野生型的表型與野生型的無明顯差異。將過量表達OsIAAGLU的3號和5號株系種植多代后,得到了純合子。在五葉期,IAAGLUOE3和IAAGLUOE5葉片中OsIAAGLU的表達明顯提高,表型與oxo2突變體的相似。(2)oxo2突變體中Os IAA...
【文章來源】: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YLCRISPR/Cas9PUbi-H/B載體示意圖
CRISPR/gRNA供體載體示意圖
中未擴增出潮霉素基因,為分離野生型;而從植株 14DNA 中皆擴增出了潮霉素基因,為過表達 OsIAAGLU 的株孕穗期旗葉葉夾角及成熟期株高。由圖 3.2 和圖 性植株 IAAGLUOE3(hpt+)的表型與 oxo2 突變體的表旗葉葉夾角增大,結實率降低等表型;而分離野生型 IA型的無明顯差異。因此,OsIAAGLU 表達上調可能會導圖 3.1 PCR 擴增潮霉素(HPT)的電泳圖譜WT 3 oxo2 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激素糖基化修飾研究進展[J]. 張桂芝,林繼山,李燕潔,侯丙凱. 植物學報. 2014(05)
[2]一種新的由CRISPR/Cas系統(tǒng)介導的基因組靶向修飾技術[J]. 劉思也,夏海濱.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3(10)
[3]植物UDP-糖基轉移酶生化特性和功能研究進展[J]. 姬向楠,何非,段長青,王軍. 食品科學. 2013(09)
[4]植物糖基轉移酶在植物抗病過程中的研究進展[J]. 孟慶山,尹恒,胡建恩,杜昱光. 生物技術通訊. 2013(02)
[5]CRISPR結構與功能研究進展[J]. 楊超杰,邱少富,宋宏彬. 軍事醫(yī)學. 2013(02)
[6]生長素合成途徑的研究進展[J]. 王家利,劉冬成,郭小麗,張愛民. 植物學報. 2012(03)
[7]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及參與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J]. 張娟. 生命科學研究. 2009(03)
[8]植物GH3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概況[J]. 黎穎,左開井,唐克軒. 植物學通報. 2008(05)
[9]生長素信號轉導研究進展[J]. 趙普慶,童富淡,汪俏梅. 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4(02)
[10]亞種間雜交稻內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J]. 王若仲,蕭浪濤,藺萬煌,曹庸,卜曉英. 色譜. 2002(02)
本文編號:3599083
【文章來源】: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YLCRISPR/Cas9PUbi-H/B載體示意圖
CRISPR/gRNA供體載體示意圖
中未擴增出潮霉素基因,為分離野生型;而從植株 14DNA 中皆擴增出了潮霉素基因,為過表達 OsIAAGLU 的株孕穗期旗葉葉夾角及成熟期株高。由圖 3.2 和圖 性植株 IAAGLUOE3(hpt+)的表型與 oxo2 突變體的表旗葉葉夾角增大,結實率降低等表型;而分離野生型 IA型的無明顯差異。因此,OsIAAGLU 表達上調可能會導圖 3.1 PCR 擴增潮霉素(HPT)的電泳圖譜WT 3 oxo2 1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激素糖基化修飾研究進展[J]. 張桂芝,林繼山,李燕潔,侯丙凱. 植物學報. 2014(05)
[2]一種新的由CRISPR/Cas系統(tǒng)介導的基因組靶向修飾技術[J]. 劉思也,夏海濱.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3(10)
[3]植物UDP-糖基轉移酶生化特性和功能研究進展[J]. 姬向楠,何非,段長青,王軍. 食品科學. 2013(09)
[4]植物糖基轉移酶在植物抗病過程中的研究進展[J]. 孟慶山,尹恒,胡建恩,杜昱光. 生物技術通訊. 2013(02)
[5]CRISPR結構與功能研究進展[J]. 楊超杰,邱少富,宋宏彬. 軍事醫(yī)學. 2013(02)
[6]生長素合成途徑的研究進展[J]. 王家利,劉冬成,郭小麗,張愛民. 植物學報. 2012(03)
[7]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及參與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J]. 張娟. 生命科學研究. 2009(03)
[8]植物GH3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概況[J]. 黎穎,左開井,唐克軒. 植物學通報. 2008(05)
[9]生長素信號轉導研究進展[J]. 趙普慶,童富淡,汪俏梅. 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4(02)
[10]亞種間雜交稻內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J]. 王若仲,蕭浪濤,藺萬煌,曹庸,卜曉英. 色譜. 2002(02)
本文編號:35990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5990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