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冠溫類型水稻產量生理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20:34
水稻冠層溫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表面平均溫度,簡稱冠溫)存在分異現象,不同品種冠層溫度不同。據此,水稻品種可以分為不同冠溫類型。為了探究不同冠溫類型水稻品種的冠層溫度及產量生理特性,論文以暖溫型水稻品種富粳357、鐵09B16、沈501、SN11-5和冷溫型水稻品種LDC05-6、橋科951、SN11-23、SN11-25為試材,于2016年和2017年進行大田小區(qū)試驗。通過測定不同冠溫類型水稻品種的氣冠溫差、氣孔特性、抗逆及光合指標、產量及穗部性狀等,并進行對比分析,進而明確不同冠溫類型水稻的產量生理特性,以期為育種實踐和品種選擇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如下:1.在各生育時期,不同冠溫類型水稻氣冠溫差均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暖溫型水稻氣冠溫差顯著低于冷溫型水稻氣冠溫差,暖溫型品種在各個生育時期的氣冠溫差均≤2℃,冷溫型品種的氣冠溫差在各個生育時期均>2℃。2.在氣孔性狀上,兩種類型水稻品種齊穗期的劍葉腹面氣孔密度沒有顯著差異,而齊穗期的劍葉背面氣孔密度則表現出冷溫型水稻品種小于暖溫型品種的趨勢。在氣孔長和寬上均沒有明顯的差異。3.在齊穗期,冷溫型水稻劍葉可溶性蛋白含量明顯高于暖溫型水稻...
【文章來源】:沈陽農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分蘗期SPAD值比較
951、SN11-25 與 SN11-23 的倒三葉相對葉綠素含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大于富粳 357和 SN11-5 的倒三葉相對葉綠素含量。圖 1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分蘗期 SPAD 值比較Fig.1 Comparison of SPAD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ype rice at tillering stage
圖 3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灌漿期 SPAD 值比較Fig.3 Comparison of SPAD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ype rice at filling stage3.3.2 水稻不同溫度類型品種生理指標的比較表 4 為齊穗期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生理指標的比較,可以看出在齊穗期,冷暖溫型可溶性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橋科 951(25.73mg/g)、SN11-23(27.99mg/g)、SN11-25(25.82mg/g)三個冷溫型品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略高于暖溫型品種,暖溫型品種可溶性蛋白含量在 22-24mg/g 左右。冷溫型品種葉片相對含水量在 70-80%之間,暖溫型品種相對含水量在 72-85%之間,稍有差異,但是差別不大。在丙二醛含量的比較中可知,齊穗期暖溫型品種丙二醛含量較冷溫型品種稍高,富粳 357 丙二醛含量為 2.5μmol/g 顯著高于其他品種,但是總體上差異不大。表 4 齊穗期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生理指標的差異Table 4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anopy temperature of rice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t full heading stag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溫型早秈稻葉片光合及生理性狀的差異[J]. 彭春花,畢永基,黃山,譚雪明,潘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36)
[2]水稻灌漿期冠層溫度對植株生理性狀及稻米品質的影響[J]. 高繼平,隋陽輝,張文忠,姚晨,高明超,趙明輝,徐正進.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5)
[3]不同基因型早秈稻氣冠溫差的差異及其與產量的關系[J]. 畢永基,彭春花,黃山,譚雪明,潘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21)
[4]提高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調控機制[J]. 張喜英.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3(01)
[5]水稻齊穗期冠層溫度分異及其相關特性的研究[J]. 高繼平,韓亞東,王曉通,趙曉彤,馬作斌,徐海,張文忠.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4)
[6]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氣濕度對木薯氣孔導度的影響[J]. 左應梅,陳秋波,鄧權權,唐建,羅海偉,巫鐵凱,楊重法. 生態(tài)學雜志. 2011(04)
[7]氣候變化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J]. 高明超,楊偉光.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0(01)
[8]中國水稻生產形勢分析[J]. 胡忠孝. 雜交水稻. 2009(06)
[9]水稻灌漿期冠-氣溫差與土壤水分和氣象因子的關系[J]. 陳佳,張文忠,趙曉彤,韓亞東,徐正進,陳溫福.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09(02)
[10]不同基因型冬小麥冠層溫度與產量性狀的關系[J]. 劉建軍,肖永貴,祝芳彬,程敦公,李豪圣,劉愛峰,宋健民. 麥類作物學報. 2009(02)
博士論文
[1]水稻冠層溫度特性及基于冠層溫度的水分脅迫指數研究[D]. 高明超.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北京大興區(qū)冬小麥冠層溫度變化規(guī)律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 司南.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6
[2]不同基因型早秈稻氣冠溫差的差異及其與產量和生理特征的關系[D]. 畢永基.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95316
【文章來源】:沈陽農業(yè)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分蘗期SPAD值比較
951、SN11-25 與 SN11-23 的倒三葉相對葉綠素含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大于富粳 357和 SN11-5 的倒三葉相對葉綠素含量。圖 1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分蘗期 SPAD 值比較Fig.1 Comparison of SPAD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ype rice at tillering stage
圖 3 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灌漿期 SPAD 值比較Fig.3 Comparison of SPAD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type rice at filling stage3.3.2 水稻不同溫度類型品種生理指標的比較表 4 為齊穗期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生理指標的比較,可以看出在齊穗期,冷暖溫型可溶性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橋科 951(25.73mg/g)、SN11-23(27.99mg/g)、SN11-25(25.82mg/g)三個冷溫型品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略高于暖溫型品種,暖溫型品種可溶性蛋白含量在 22-24mg/g 左右。冷溫型品種葉片相對含水量在 70-80%之間,暖溫型品種相對含水量在 72-85%之間,稍有差異,但是差別不大。在丙二醛含量的比較中可知,齊穗期暖溫型品種丙二醛含量較冷溫型品種稍高,富粳 357 丙二醛含量為 2.5μmol/g 顯著高于其他品種,但是總體上差異不大。表 4 齊穗期不同溫度類型水稻生理指標的差異Table 4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anopy temperature of rice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t full heading stag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溫型早秈稻葉片光合及生理性狀的差異[J]. 彭春花,畢永基,黃山,譚雪明,潘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36)
[2]水稻灌漿期冠層溫度對植株生理性狀及稻米品質的影響[J]. 高繼平,隋陽輝,張文忠,姚晨,高明超,趙明輝,徐正進.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5)
[3]不同基因型早秈稻氣冠溫差的差異及其與產量的關系[J]. 畢永基,彭春花,黃山,譚雪明,潘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21)
[4]提高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調控機制[J]. 張喜英.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3(01)
[5]水稻齊穗期冠層溫度分異及其相關特性的研究[J]. 高繼平,韓亞東,王曉通,趙曉彤,馬作斌,徐海,張文忠.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1(04)
[6]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氣濕度對木薯氣孔導度的影響[J]. 左應梅,陳秋波,鄧權權,唐建,羅海偉,巫鐵凱,楊重法. 生態(tài)學雜志. 2011(04)
[7]氣候變化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J]. 高明超,楊偉光.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0(01)
[8]中國水稻生產形勢分析[J]. 胡忠孝. 雜交水稻. 2009(06)
[9]水稻灌漿期冠-氣溫差與土壤水分和氣象因子的關系[J]. 陳佳,張文忠,趙曉彤,韓亞東,徐正進,陳溫福.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09(02)
[10]不同基因型冬小麥冠層溫度與產量性狀的關系[J]. 劉建軍,肖永貴,祝芳彬,程敦公,李豪圣,劉愛峰,宋健民. 麥類作物學報. 2009(02)
博士論文
[1]水稻冠層溫度特性及基于冠層溫度的水分脅迫指數研究[D]. 高明超.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北京大興區(qū)冬小麥冠層溫度變化規(guī)律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 司南.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6
[2]不同基因型早秈稻氣冠溫差的差異及其與產量和生理特征的關系[D]. 畢永基.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95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4953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