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優(yōu)勢種質(zhì)資源引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14:43
黃芪是寧夏道地藥材之一,也是人工種植歷史悠久的藥材,在長期種植的過程中,種子質(zhì)量退化、種子混雜嚴重,種源不清。本實驗針對黃芪在人工種植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全國各地產(chǎn)區(qū)引選了 32個黃芪種源,運用盆栽和田間試驗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研究,進一步篩選出適合寧夏地區(qū)種植的耐旱和藥用成分高的黃芪種源材料,試驗結(jié)果表明:測定了 23個種源一年生大田黃芪的根系特征、熒光特性、保護酶活性、生物膜特性、可溶性糖含量,各種源間有顯著差異(p<0.05)。主成分分析篩選出了 6個貢獻率較大的指標(biāo):根粗、CAT 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初始熒光,聚類分析將23個種源黃芪分為三個類群:第一類為高抗旱種源材料,包括1號、8號、3號、4號、2號、24號;第二類為中抗旱種源材料,包括5號、18號、21號、13號、22號、17號、19號、6號、9號、11號、10號;第三類為弱抗旱種源材料,包括7號、12號、20號、14號、15號、16號。從種源材料來源上看,聚類同類的種源材料有一定的地域性,第一類主要是寧夏南部的種源,抗旱性較強;第二類以寧夏彭陽和中部吳忠市、中國中部省份來源的種子;第三類種子來源不...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xu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黃芪根長??
圖2-2黃芪根粗??Fig2-2?Root?diameter?of?Biennia?Astragalus?menbranaceus??根粗是反映黃芪地下生物量的又一指標(biāo),且與根的主要成分含量有關(guān)。如圖2-2所示,??不同種源黃芪根粗之間有顯著差異,平均根粗為11.57mm,各種源材料間變異系數(shù)為24.6%,??33?號種源材料根最粗為?15.50mm,與?30?號(14.98cm)、27?號(14.59cm)、26?號(13.61cm)、??25號(12.9Scm)、28號(12.32cm)、鐵芪(12.26cm)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p<0.05),且??平均高于平均值?33.96%、29.47%、26.10%、17.63%、12.18%、6.48%、5.96%,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31號種源材料根最細為4.27mm,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0.05)?,?28號、??29號、32號、34號、35號、36號37號、38號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p<0.05),且平均根粗??為丨0.75cm,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0.05)。因此,從根粗角度考慮,33號、30號
Fig2-3?Total?flavonoids?content?of?Astragalus?menbranaceus??黃酮是黃芪主要藥用成分之一,對于研宄黃芪藥效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含量越高藥性越??好。圖2-3所示,不同種源材料黃芪黃酮含量有顯著差異(P<0.?05),平均黃酮含量8.?13mg/g,??變異系數(shù)為37.?68%,其中野生黃芪黃酮含量最高為16.?73mg/g,高于平均值1.?05倍,其次是??28號(11.8611^4)和、與25號(11.411^/^),分別高于平均值67.75%、61.38%,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P<0.?05),35號種源材料(4.?79mg/g)、鐵甚(4.?76mg/g,)黃酮含量??最低,分別低于平均值32.?24%、32.?67,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P<0.?05)?,?27號??(6.?53mg/g,?)、29?號(6.?46mg/g,?)、30?號(6.?01mg/g,)、31?號(6.?60mg/g,?)、34?號(6.?03mg/g,)??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〇.?05),黃酮含量排名為:野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播種量和方式對甘肅渭源蒙古黃芪育苗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米永偉,蔡子平,武偉國,王國祥,王宏霞,彭云霞,龔成文,魏莉霞. 草業(yè)學(xué)報. 2016(07)
[2]干旱脅迫對蒙古黃芪生物量及其根際微生物種群數(shù)量的影響[J]. 李國斌,李光躍,孫窗舒,賈鑫,陳貴林. 西北植物學(xué)報. 2015(09)
[3]不同生育時期的干旱脅迫對豌豆干物質(zhì)積累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張維,郭麗琢.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01)
[4]鹽脅迫下不同粳稻品種的形態(tài)和生理特性[J]. 田蕾,王娜,張雪艷,楊斌林,孫佳瑩,李敏,李培富.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4(23)
[5]龜裂堿土對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 劉吉利,吳娜. 草業(yè)學(xué)報. 2014(05)
[6]花生干物質(zhì)積累、養(yǎng)分吸收及分配規(guī)律[J]. 王秀娟,李波,何志剛,汪仁.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4(13)
[7]牛黃系列藥材化學(xué)成分比較及其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 鄒秦文,石巖,魏鋒,林瑞超,馬雙成. 中國藥事. 2014(06)
[8]水分脅迫下馬鈴薯SnRK2基因的表達模式與生理響應(yīng)[J]. 毛娟,白江平,張俊蓮,范阿棋,馬宗桓,吳金紅,王蒂. 中國沙漠. 2014(02)
[9]作物抗旱性鑒定方法研究進展(綜述)[J]. 蒲偉鳳,紀展波,李桂蘭,喬亞科. 河北科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02)
[10]蒙古黃芪種質(zhì)資源研究進展[J]. 馮學(xué)金,劉根科,梁素明. 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0(08)
碩士論文
[1]外源GB、ALA及SNP對干旱脅迫下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性及有效藥用成分含量的影響[D]. 謝英贊.西南大學(xué) 2013
本文編號:3461815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xu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黃芪根長??
圖2-2黃芪根粗??Fig2-2?Root?diameter?of?Biennia?Astragalus?menbranaceus??根粗是反映黃芪地下生物量的又一指標(biāo),且與根的主要成分含量有關(guān)。如圖2-2所示,??不同種源黃芪根粗之間有顯著差異,平均根粗為11.57mm,各種源材料間變異系數(shù)為24.6%,??33?號種源材料根最粗為?15.50mm,與?30?號(14.98cm)、27?號(14.59cm)、26?號(13.61cm)、??25號(12.9Scm)、28號(12.32cm)、鐵芪(12.26cm)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p<0.05),且??平均高于平均值?33.96%、29.47%、26.10%、17.63%、12.18%、6.48%、5.96%,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31號種源材料根最細為4.27mm,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0.05)?,?28號、??29號、32號、34號、35號、36號37號、38號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p<0.05),且平均根粗??為丨0.75cm,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0.05)。因此,從根粗角度考慮,33號、30號
Fig2-3?Total?flavonoids?content?of?Astragalus?menbranaceus??黃酮是黃芪主要藥用成分之一,對于研宄黃芪藥效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含量越高藥性越??好。圖2-3所示,不同種源材料黃芪黃酮含量有顯著差異(P<0.?05),平均黃酮含量8.?13mg/g,??變異系數(shù)為37.?68%,其中野生黃芪黃酮含量最高為16.?73mg/g,高于平均值1.?05倍,其次是??28號(11.8611^4)和、與25號(11.411^/^),分別高于平均值67.75%、61.38%,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P<0.?05),35號種源材料(4.?79mg/g)、鐵甚(4.?76mg/g,)黃酮含量??最低,分別低于平均值32.?24%、32.?67,與其他種源材料差異顯著(P<0.?05)?,?27號??(6.?53mg/g,?)、29?號(6.?46mg/g,?)、30?號(6.?01mg/g,)、31?號(6.?60mg/g,?)、34?號(6.?03mg/g,)??種源材料無顯著差異,與其他種源材料有顯著差異(P<〇.?05),黃酮含量排名為:野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播種量和方式對甘肅渭源蒙古黃芪育苗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米永偉,蔡子平,武偉國,王國祥,王宏霞,彭云霞,龔成文,魏莉霞. 草業(yè)學(xué)報. 2016(07)
[2]干旱脅迫對蒙古黃芪生物量及其根際微生物種群數(shù)量的影響[J]. 李國斌,李光躍,孫窗舒,賈鑫,陳貴林. 西北植物學(xué)報. 2015(09)
[3]不同生育時期的干旱脅迫對豌豆干物質(zhì)積累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張維,郭麗琢.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01)
[4]鹽脅迫下不同粳稻品種的形態(tài)和生理特性[J]. 田蕾,王娜,張雪艷,楊斌林,孫佳瑩,李敏,李培富.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4(23)
[5]龜裂堿土對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 劉吉利,吳娜. 草業(yè)學(xué)報. 2014(05)
[6]花生干物質(zhì)積累、養(yǎng)分吸收及分配規(guī)律[J]. 王秀娟,李波,何志剛,汪仁.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4(13)
[7]牛黃系列藥材化學(xué)成分比較及其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 鄒秦文,石巖,魏鋒,林瑞超,馬雙成. 中國藥事. 2014(06)
[8]水分脅迫下馬鈴薯SnRK2基因的表達模式與生理響應(yīng)[J]. 毛娟,白江平,張俊蓮,范阿棋,馬宗桓,吳金紅,王蒂. 中國沙漠. 2014(02)
[9]作物抗旱性鑒定方法研究進展(綜述)[J]. 蒲偉鳳,紀展波,李桂蘭,喬亞科. 河北科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02)
[10]蒙古黃芪種質(zhì)資源研究進展[J]. 馮學(xué)金,劉根科,梁素明. 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0(08)
碩士論文
[1]外源GB、ALA及SNP對干旱脅迫下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性及有效藥用成分含量的影響[D]. 謝英贊.西南大學(xué) 2013
本文編號:3461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461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