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分析及玉米推薦施肥指標體系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16:21
通遼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玉米主產區(qū),玉米種植面積常年穩(wěn)定在100萬hm2以上。伴隨著玉米種植年限的增加,以及玉米種植過程中大量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持續(xù)施入,勢必會導致土壤理化性狀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得傳統(tǒng)的肥料管理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玉米高產栽培的需要;诖,本文首先對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并結合玉米“3414”小區(qū)施肥試驗,對通遼市平原玉米種植區(qū)土壤速效養(yǎng)分(氮、磷、鉀)變化以及玉米產量進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通遼市平原區(qū)玉米施肥指標體系,以期為通遼市玉米高產栽培提供科學依據(jù)。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主要集中在3級水平,占該區(qū)域耕地面積的90.1%;全氮含量主要為3級和4級水平,分別占該區(qū)域耕地面積的75.5%和23.5%;堿解氮含量主要為4級水平,占該區(qū)耕地面積的92.9%;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集中在3級和4級水平,分別占該區(qū)耕地面積的76.1%和23.9%;速效鉀含量主要集中在3級水平,占該區(qū)域耕地面積的83.4%;土壤pH值主要集中在2級水平,占該區(qū)耕地面積的66.5%。通遼市平原區(qū)玉米氮磷鉀肥增產率為41.9%,氮肥增產效率17.0%,磷肥增...
【文章來源】: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技術路線圖??Figure?1?The?technology?roadmap??
?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調查農戶施肥相關情況:生長季節(jié)、作物名稱、品種名稱、播種日期、收獲日期、??產量水平、生長期內降水次數(shù)、生長期內降水總量、生長期內灌水次數(shù)、生長期內灌??水總量、自然災害情況、是否推薦施肥指導、推薦單位性質、推薦單位名稱、配方內??容、目標產量、推薦有機肥料、化肥氮、憐、鉀及微量元素用量,農家肥名稱和使用??數(shù)量、實際施肥總體情況、實際產量、實際肥料成本、施用時期、施用方法等內容。??2.3?土壤樣品采集與分析??2.?3.?1?土壤樣品采樣方法??為了摸清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肥力狀況,每50-200畝采集一個代表性土樣,根據(jù)??地形的起伏情況而定,地形起伏較大地區(qū)50畝采集一個土樣,地形起伏不大地區(qū)100??畝采集一個土樣,完全平坦E?200畝采集一個土樣。在作物收獲以后,選定好采樣i?也??,、??+??、-?\??賽,??\?)?{??閣例?、一????WJ8。αΓ颍妫桑拢??圖2?土壤采樣點分布圖??Figure?2?Distribution?map?of?soil?sampling?points??塊,按照“隨機”、“等量”和“多點混合”的原則進行采樣。根據(jù)地塊形狀采用對角線法、??
學位論文?21??3.1.1?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是表征土壤肥力高低的因子,也是衡量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的??指標。由表4可知,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平均值為15.14g+g'處于中等??水平,變幅為6.4-28.8?g?kg-1,變異系數(shù)為16.69%。該區(qū)域的有機質主要集中在3級??(1丨.7-24.3?g.kg-1)和4級(6.6-丨1.7?g.kg-1),分別占該區(qū)域耕地面積的90.1%和9.7%,??2級和5級僅占0.19%和0.003%,無1級分布(圖3)。??100?600000??|?M?觸。〇?"??I.?/0?/國\?400000?|??1?::?/?_?\?300000?1??|?30?/?_?\?200000???/__■__*L_J0??>30.5?24.3-30.5?11.7-24.3?6.6-11.7?<6.6??有機質含?SOiganic?matter(g?kg?:)??圖3不同有機質等級的土壤而積分布比例??Figure?3?The?soil?area?proportion?of?different?level?organic?matter?content??3.?1.2?土壤氮含量??土壤中全氮包括無機態(tài)和有機態(tài)氮,全氮反映土壤供氮的潛力,堿解E反映土壤??對當季作物的供氮情況。通遼市平原的全氮含量平均值為0.874?g_kg“,處于中等水平,??變幅為0.362-1.467?g.kg-1,變異系數(shù)為17.5%?(表4)。該區(qū)域的全氮等級分布主要為??3級(0.74-1.32?g'kg-1)和4級(0.50-0.74?g-kg-1),分別占該區(qū)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蒙古玉米機械粒收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李少昆,王克如,高聚林,李金琴,黃兆福,楊飛,彭曉紅,姚振坤,張國福,張建軍,楊亞文,王宇飛,謝瑞芝,侯鵬,明博. 玉米科學. 2018(04)
[2]吉林省玉米推薦施肥指標體系的建立[J]. 馮國忠,焉莉,王寅,王少杰,李金昊,陳新平,崔振嶺,樊小林,高強. 玉米科學. 2017(06)
[3]不同施磷水平對春玉米產量、養(yǎng)分吸收及轉運的影響[J]. 侯云鵬,楊建,孔麗麗,尹彩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謝佳貴. 玉米科學. 2017(03)
[4]施用超微細磷礦粉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王薇,張曉松,孟春玲,劉智強,錢朗,房娜娜,吳春華.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7(06)
[5]鉀肥對春玉米‘中單509’葉片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杜錦,曹高燚,蘇東偉,萬鵬,向春陽.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17(01)
[6]甘肅中部地區(qū)水砂田玉米土壤養(yǎng)分豐缺指標研究[J]. 李云祥,王興富,馮玉磊,胡福平,盧軍帥,白斌,劉謙. 土壤通報. 2017(01)
[7]施鉀量對玉米產量及葉片部分酶活性的影響[J]. 萬鵬,杜錦,曹高燚,蘇東偉,牛巧龍,向春陽. 玉米科學. 2016(06)
[8]磷素施用對鮮食糯玉米養(yǎng)分積累分配和產量的影響[J]. 楊歡,趙浚宇,施凱,施燕凌,陸大雷,陸衛(wèi)平. 玉米科學. 2016(01)
[9]陜西省玉米土壤肥力與施肥效應評估[J]. 單燕,李水利,李茹,石磊,同延安. 土壤學報. 2015(06)
[10]施鉀方式對春玉米根系特征的影響[J]. 張玉芹,楊恒山,高聚林,張瑞富. 玉米科學. 2015(02)
博士論文
[1]基于“大配方、小調整”的中國三大糧食作物區(qū)域配肥技術研究[D]. 吳良泉.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2]磷肥運籌對超高產春玉米生理特性、物質生產及磷效率的影響[D]. 范秀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3
[3]施氮量、氮源及栽培模式對小麥、玉米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D]. 魚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蚌埠市土壤養(yǎng)分含量與分布及稻麥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研究[D]. 趙敏.安徽農業(yè)大學 2016
[2]光、氮及其互作對玉米物質生產和碳氮代謝的影響[D]. 宋航.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6
[3]施氮深度對夏玉米根系分布及產量形成的影響[D]. 杜玉奎.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5
[4]臨泉縣土壤養(yǎng)分分區(qū)與配方施肥技術研究[D]. 姚殿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2
[5]吉林省玉米施肥技術指標體系的建立[D]. 汪娟娟.吉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34387
【文章來源】: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技術路線圖??Figure?1?The?technology?roadmap??
?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調查農戶施肥相關情況:生長季節(jié)、作物名稱、品種名稱、播種日期、收獲日期、??產量水平、生長期內降水次數(shù)、生長期內降水總量、生長期內灌水次數(shù)、生長期內灌??水總量、自然災害情況、是否推薦施肥指導、推薦單位性質、推薦單位名稱、配方內??容、目標產量、推薦有機肥料、化肥氮、憐、鉀及微量元素用量,農家肥名稱和使用??數(shù)量、實際施肥總體情況、實際產量、實際肥料成本、施用時期、施用方法等內容。??2.3?土壤樣品采集與分析??2.?3.?1?土壤樣品采樣方法??為了摸清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肥力狀況,每50-200畝采集一個代表性土樣,根據(jù)??地形的起伏情況而定,地形起伏較大地區(qū)50畝采集一個土樣,地形起伏不大地區(qū)100??畝采集一個土樣,完全平坦E?200畝采集一個土樣。在作物收獲以后,選定好采樣i?也??,、??+??、-?\??賽,??\?)?{??閣例?、一????WJ8。αΓ颍妫桑拢??圖2?土壤采樣點分布圖??Figure?2?Distribution?map?of?soil?sampling?points??塊,按照“隨機”、“等量”和“多點混合”的原則進行采樣。根據(jù)地塊形狀采用對角線法、??
學位論文?21??3.1.1?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是表征土壤肥力高低的因子,也是衡量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的??指標。由表4可知,通遼市平原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平均值為15.14g+g'處于中等??水平,變幅為6.4-28.8?g?kg-1,變異系數(shù)為16.69%。該區(qū)域的有機質主要集中在3級??(1丨.7-24.3?g.kg-1)和4級(6.6-丨1.7?g.kg-1),分別占該區(qū)域耕地面積的90.1%和9.7%,??2級和5級僅占0.19%和0.003%,無1級分布(圖3)。??100?600000??|?M?觸。〇?"??I.?/0?/國\?400000?|??1?::?/?_?\?300000?1??|?30?/?_?\?200000???/__■__*L_J0??>30.5?24.3-30.5?11.7-24.3?6.6-11.7?<6.6??有機質含?SOiganic?matter(g?kg?:)??圖3不同有機質等級的土壤而積分布比例??Figure?3?The?soil?area?proportion?of?different?level?organic?matter?content??3.?1.2?土壤氮含量??土壤中全氮包括無機態(tài)和有機態(tài)氮,全氮反映土壤供氮的潛力,堿解E反映土壤??對當季作物的供氮情況。通遼市平原的全氮含量平均值為0.874?g_kg“,處于中等水平,??變幅為0.362-1.467?g.kg-1,變異系數(shù)為17.5%?(表4)。該區(qū)域的全氮等級分布主要為??3級(0.74-1.32?g'kg-1)和4級(0.50-0.74?g-kg-1),分別占該區(qū)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蒙古玉米機械粒收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李少昆,王克如,高聚林,李金琴,黃兆福,楊飛,彭曉紅,姚振坤,張國福,張建軍,楊亞文,王宇飛,謝瑞芝,侯鵬,明博. 玉米科學. 2018(04)
[2]吉林省玉米推薦施肥指標體系的建立[J]. 馮國忠,焉莉,王寅,王少杰,李金昊,陳新平,崔振嶺,樊小林,高強. 玉米科學. 2017(06)
[3]不同施磷水平對春玉米產量、養(yǎng)分吸收及轉運的影響[J]. 侯云鵬,楊建,孔麗麗,尹彩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謝佳貴. 玉米科學. 2017(03)
[4]施用超微細磷礦粉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 王薇,張曉松,孟春玲,劉智強,錢朗,房娜娜,吳春華.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7(06)
[5]鉀肥對春玉米‘中單509’葉片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杜錦,曹高燚,蘇東偉,萬鵬,向春陽.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17(01)
[6]甘肅中部地區(qū)水砂田玉米土壤養(yǎng)分豐缺指標研究[J]. 李云祥,王興富,馮玉磊,胡福平,盧軍帥,白斌,劉謙. 土壤通報. 2017(01)
[7]施鉀量對玉米產量及葉片部分酶活性的影響[J]. 萬鵬,杜錦,曹高燚,蘇東偉,牛巧龍,向春陽. 玉米科學. 2016(06)
[8]磷素施用對鮮食糯玉米養(yǎng)分積累分配和產量的影響[J]. 楊歡,趙浚宇,施凱,施燕凌,陸大雷,陸衛(wèi)平. 玉米科學. 2016(01)
[9]陜西省玉米土壤肥力與施肥效應評估[J]. 單燕,李水利,李茹,石磊,同延安. 土壤學報. 2015(06)
[10]施鉀方式對春玉米根系特征的影響[J]. 張玉芹,楊恒山,高聚林,張瑞富. 玉米科學. 2015(02)
博士論文
[1]基于“大配方、小調整”的中國三大糧食作物區(qū)域配肥技術研究[D]. 吳良泉.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2]磷肥運籌對超高產春玉米生理特性、物質生產及磷效率的影響[D]. 范秀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3
[3]施氮量、氮源及栽培模式對小麥、玉米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D]. 魚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蚌埠市土壤養(yǎng)分含量與分布及稻麥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研究[D]. 趙敏.安徽農業(yè)大學 2016
[2]光、氮及其互作對玉米物質生產和碳氮代謝的影響[D]. 宋航.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6
[3]施氮深度對夏玉米根系分布及產量形成的影響[D]. 杜玉奎.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5
[4]臨泉縣土壤養(yǎng)分分區(qū)與配方施肥技術研究[D]. 姚殿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2
[5]吉林省玉米施肥技術指標體系的建立[D]. 汪娟娟.吉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34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3343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