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種模式下播期對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長發(fā)育及產(chǎn)量形成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20:56
麥棉兩熟種植制度提高了單位土地的作物產(chǎn)量,是黃河流域棉區(qū)主要的種植制度之一。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不同種植模式下設置了不同的播種期,一是比較研究了播期對不同熟制下中棉所50的生長發(fā)育特性和產(chǎn)量特征的影響,明確一熟和麥棉兩熟條件下不同模式的產(chǎn)量形成過程;二是研究了基于不同播期下早熟棉中棉所50的成鈴特點和蕾鈴器官形成動態(tài),為合理的播期確定提供了理論支持。田間試驗在河南安陽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試驗農(nóng)場東場(36°07’N,116°22’E)于2015、2016年進行,以轉Bt基因短季抗蟲棉花品種——中棉所50為材料,在麥棉兩熟和一熟種植條件下,設置了不同模式下不同播種期的4個處理,測定了棉花農(nóng)藝性狀指標、干物質量的生產(chǎn)、累積和分配,以及產(chǎn)量等性狀,并開展了基于果節(jié)器官隨時間變化的成鈴時空分布的調查和相關特征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是,不同模式播種期下中棉所50成鈴數(shù)的時空動態(tài)變化。麥棉種植模式對棉鈴空間分布有一定的影響,由于棉株內部鈴重的空間異質性,棉株的成鈴空間結構變化是引起單鈴重變化的原因之一。兩熟條件下的棉花成鈴數(shù)明顯小于一熟模式,成鈴數(shù)變化范圍比同一播種期一熟制棉花的明...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試驗地棉花生育期的氣象信息Figure1-2Weatherconditionoftheexperimentalsite度溫emperat照光unshineS(m)m
期和熟制下的棉花現(xiàn)蕾概率分布圖(調查時間為田間打為 2016 年一熟,c 為 2016 麥棉兩熟)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arly Maturing Cotton under differeion time was 10 days after topping in the field(a: Single cropin 2016, c: 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in 2 不同模式播種期對中棉所50器官脫落空間棉花不同部位的花蕾脫落個數(shù)按每果枝每果節(jié)的5/15 5/25 6/5 6/15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bud shedding probability(a: Singcropping in 2016, c: 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不同模式播種期對中棉所50成鈴動態(tài)影響的成鈴過程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播種期的棉花過程中,棉花累計成鈴數(shù)比較為:5 月上中旬播播種,2015 年數(shù)據(jù):5 月 4 日播種的棉花結鈴速 31 日成鈴趨勢和總量均比較一致,因播種時間長期的出現(xiàn)較 5 月 18 日播種期提前;而 6 月 11小的。進一步對逐日數(shù)量變化圖分析,5 月 18 日/d,最大日期為 8 月 18~20 日(為播種后 90 d 由于播期的變化,成鈴表現(xiàn)出與生長環(huán)境和棉花是成鈴時期的溫度變化與營養(yǎng)生長的協(xié)調性引起度、總現(xiàn)蕾量和日現(xiàn)蕾動態(tài)的差異大致與 2015
本文編號:3210738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試驗地棉花生育期的氣象信息Figure1-2Weatherconditionoftheexperimentalsite度溫emperat照光unshineS(m)m
期和熟制下的棉花現(xiàn)蕾概率分布圖(調查時間為田間打為 2016 年一熟,c 為 2016 麥棉兩熟)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arly Maturing Cotton under differeion time was 10 days after topping in the field(a: Single cropin 2016, c: 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in 2 不同模式播種期對中棉所50器官脫落空間棉花不同部位的花蕾脫落個數(shù)按每果枝每果節(jié)的5/15 5/25 6/5 6/15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bud shedding probability(a: Singcropping in 2016, c: 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不同模式播種期對中棉所50成鈴動態(tài)影響的成鈴過程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播種期的棉花過程中,棉花累計成鈴數(shù)比較為:5 月上中旬播播種,2015 年數(shù)據(jù):5 月 4 日播種的棉花結鈴速 31 日成鈴趨勢和總量均比較一致,因播種時間長期的出現(xiàn)較 5 月 18 日播種期提前;而 6 月 11小的。進一步對逐日數(shù)量變化圖分析,5 月 18 日/d,最大日期為 8 月 18~20 日(為播種后 90 d 由于播期的變化,成鈴表現(xiàn)出與生長環(huán)境和棉花是成鈴時期的溫度變化與營養(yǎng)生長的協(xié)調性引起度、總現(xiàn)蕾量和日現(xiàn)蕾動態(tài)的差異大致與 2015
本文編號:3210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2107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