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對桃園土壤有機碳及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2-20 05:21
為探討生草栽培對桃園土壤有機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在浙江省嘉興市水蜜桃園設(shè)置栽培黑麥草、白三葉、紫花苜蓿及清耕試驗。結(jié)果表明,與清耕相比,種植黑麥草、白三葉、紫花苜蓿后土壤有機碳含量分別提高21.1%、31.6%、25.0%(P<0.05),增加的部分以羰基碳為主;園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機碳含量提高53.7%~130.4%、59.27%~80.3%(P<0.05);3種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活性(SMA)顯著高于清耕,微生物Shannon指數(shù)(H)和均勻度指數(shù)(E)也表現(xiàn)為白三葉和紫花苜蓿處理顯著高于清耕。綜上,生草栽培可增加桃園土壤有機碳含量,提升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其中以栽植白三葉效果為佳。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039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3不同處理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指數(shù)
第2期屠娟麗:生草對桃園土壤有機碳及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圖2不同處理土壤微生物AWCD值的變化化率的數(shù)值變化不明顯,而后快速提高,144~192h變化平緩,基本趨于穩(wěn)定,此時黑麥草、白三葉、紫花苜蓿和清耕土壤的每孔顏色變化率的數(shù)值分別為1.1872、1.3443、1.2305。經(jīng)顯....
本文編號:3903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9039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