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及土壤類型對坡面產流產沙特征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10-03 22:51
新疆是全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降雨徑流是造成其水土流失的主要驅動因子,植被及土壤類型對坡面含水量以及產流產沙有著深刻影響。本文采取天然和野外人工模擬降雨相聯(lián)合的方式,以伊犁河谷區(qū)域自然草地植被、土壤與瑪納斯縣的土壤類型為研究對象,探討伊犁河谷不同植被類型徑流小區(qū)的減流減沙效果,研究其產流產沙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并對照研究了相同降雨前提下3種類型土壤的坡面侵蝕特性。經過樣地選擇、植被調查、野外采樣、樣品室內測定、數據處理,得出以下結論:(1)伊寧巴彥岱鎮(zhèn)水利局附近徑流小區(qū)的模擬降雨試驗表明:幾種草地類型初始產流時間的長短依次為:角果藜>伊犁蒿>狗牙根>裸地;徑流速率由大到小依次為:裸地>伊犁蒿>狗牙根>角果藜;泥沙含量由大到小依次為:裸地>伊犁蒿>狗牙根>角果藜。狗牙根減流因子的數值處于0.21-0.58之間,伊犁蒿的減流因子處于0.14-0.87之間,角果藜的減流因子則在0.02-0.11之間;狗牙根減沙因子的數值在0.16-0.76之間,角果藜的減沙因子處于0-0.42之間,伊犁蒿的減沙因子則在0.42-0.88之間。水土保...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伊犁河谷水土流失表現(xiàn)及成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人工模擬降雨裝置試驗研究現(xiàn)狀
1.3.2 植被對土壤侵蝕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
1.3.3 不同土壤類型產流產沙特性的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第2章 伊犁河谷不同草地類型水土保持效應的模擬降雨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研究區(qū)概況
2.1.2 樣地布設
2.1.3 實驗設計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2.1 不同草地類型與產流時間的關系
2.2.2 不同草地類型與徑流速率關系
2.2.3 不同草地類型與含沙量的關系
2.2.4 不同草地類型徑流速率與累積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2.2.5 疆內有關水土流失文獻的比較
2.3 小結
第3章 自然降雨條件下伊犁河谷不同植被類型的產流產沙特征
3.1 材料與方法
3.1.1 研究區(qū)概況
3.1.2 樣地布設
3.1.3 測定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徑流小區(qū)不同月份的降雨量
3.2.2 不同植被類型徑流小區(qū)的徑流量
3.2.3 不同植被類型徑流小區(qū)的含沙量
3.2.4 研究區(qū)徑流量與各月降雨量、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3.3 小結
第4章 用人工模擬降雨研究不同土壤類型的產沙特征
4.1 材料與方法
4.1.1 供試土壤
4.1.2 實驗設計
4.1.3 試驗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不同類型土壤的徑流速率
4.2.2 不同類型土壤的含沙量
4.2.3 徑流含沙量與徑流速率以及與有機質之間的相關性
4.2.4 土壤可蝕性K值與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4.3 小結
第5章 結論及展望
5.1 結論
5.2 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850806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伊犁河谷水土流失表現(xiàn)及成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人工模擬降雨裝置試驗研究現(xiàn)狀
1.3.2 植被對土壤侵蝕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
1.3.3 不同土壤類型產流產沙特性的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第2章 伊犁河谷不同草地類型水土保持效應的模擬降雨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研究區(qū)概況
2.1.2 樣地布設
2.1.3 實驗設計方法
2.2 結果與分析
2.2.1 不同草地類型與產流時間的關系
2.2.2 不同草地類型與徑流速率關系
2.2.3 不同草地類型與含沙量的關系
2.2.4 不同草地類型徑流速率與累積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2.2.5 疆內有關水土流失文獻的比較
2.3 小結
第3章 自然降雨條件下伊犁河谷不同植被類型的產流產沙特征
3.1 材料與方法
3.1.1 研究區(qū)概況
3.1.2 樣地布設
3.1.3 測定方法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徑流小區(qū)不同月份的降雨量
3.2.2 不同植被類型徑流小區(qū)的徑流量
3.2.3 不同植被類型徑流小區(qū)的含沙量
3.2.4 研究區(qū)徑流量與各月降雨量、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3.3 小結
第4章 用人工模擬降雨研究不同土壤類型的產沙特征
4.1 材料與方法
4.1.1 供試土壤
4.1.2 實驗設計
4.1.3 試驗方法
4.2 結果與分析
4.2.1 不同類型土壤的徑流速率
4.2.2 不同類型土壤的含沙量
4.2.3 徑流含沙量與徑流速率以及與有機質之間的相關性
4.2.4 土壤可蝕性K值與含沙量的相關關系
4.3 小結
第5章 結論及展望
5.1 結論
5.2 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8508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85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