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劑對雞糞堆肥過程中氨氣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4-05 02:57
進行雞糞和秸稈好氧堆肥,設置不接種菌劑CK、接種Tx菌劑和Tc菌劑共3個處理,研究雞糞堆肥過程中理化參數(shù)、NH3排放量和微生物群落的變化。結果表明,Tx和Tc處理加速了堆體升溫且延長了高溫期。與CK相比,Tx和Tc處理NH3累積排放量分別降低28.9%和34.1%,全氮質量分數(shù)分別增加24.9%和23.7%。Tc菌劑對促進堆肥腐熟,除臭保氮有良好效果。高通量測序結果表明,厚壁菌門(Firmicutes)、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是堆肥過程中主要的門類水平類群,接種微生物菌劑改變了微生物群落結構。RDA結果表明,溫度和pH是造成雞糞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異的主要原因。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堆肥材料與裝置
1.2 試驗設計與方法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方法
1.3.1 NH3和理化指標的測定
1.3.2 16S高通量測序分析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堆肥過程中理化參數(shù)的變化
2.1.1 溫度的變化
2.1.2 堆肥過程中pH、硝態(tài)氮(NO-3-N)、銨態(tài)氮(NH+4-N)和全氮的變化
2.1.3 堆肥過程中C/N和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GI)的變化
2.2 堆肥過程中NH3的排放
2.3 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變化
3 討 論
4 結 論
本文編號:3782589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堆肥材料與裝置
1.2 試驗設計與方法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方法
1.3.1 NH3和理化指標的測定
1.3.2 16S高通量測序分析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堆肥過程中理化參數(shù)的變化
2.1.1 溫度的變化
2.1.2 堆肥過程中pH、硝態(tài)氮(NO-3-N)、銨態(tài)氮(NH+4-N)和全氮的變化
2.1.3 堆肥過程中C/N和種子發(fā)芽指數(shù)(GI)的變化
2.2 堆肥過程中NH3的排放
2.3 堆肥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變化
3 討 論
4 結 論
本文編號:3782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78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