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皖南土壤可蝕性值及估算方法驗證
發(fā)布時間:2021-12-23 05:30
土壤可蝕性是水土流失預測的基礎(chǔ)數(shù)據(jù),可蝕性指標值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水土流失預測精度。利用徑流小區(qū)實測資料,研究了皖西、皖南主要土壤可蝕性值,并對EPIC模型和諾謨公式進行了驗證。結(jié)果表明:皖西、皖南不同土壤可蝕性實測值差異較大,其值范圍為0.013~0.043 t·hm2·h/(MJ·mm·hm2),黃棕壤最小,紅壤最大,紅壤可蝕性值是黃棕壤的3.3倍;同一種土壤不同方法估算的土壤可蝕性值差異較大,在沒有實測資料驗證的情況下,難以選擇適宜的土壤可蝕性估算方法。研究結(jié)果為皖西、皖南水土流失預測提供了數(shù)據(jù)參考。
【文章來源】:人民長江. 2019,5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皖西皖南主要土壤可蝕性實測值與估算值1∶1線圖Fig.1Comparisonbetweenestimatedvaluesandmeasuredvaluesofsoilerodibility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方紅壤區(qū)瀲水流域降雨侵蝕力時空特征[J]. 楊文利,趙建民,朱平宗,閆靖坤,黃國敏.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3)
[2]土壤可蝕性研究述評[J]. 魏慧,趙文武,王晶.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8)
[3]不同坡度下紫色土地表微地形變化及其對土壤侵蝕的影響[J]. 鄭子成,秦鳳,李廷軒.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5(08)
[4]不同復合種植模式對土壤可蝕性K值與侵蝕量的影響研究[J]. 陶俊,何丙輝,徐小軍,李建興,孫文艷. 水土保持通報. 2013(03)
[5]東北典型黑土區(qū)土壤可蝕性K值研究[J]. 翟偉峰,許林書. 土壤通報. 2011(05)
[6]紅壤坡地土壤可蝕性K值研究[J]. 鄭海金,楊潔,喻榮崗,張華明,張龍. 土壤通報. 2010(02)
[7]安徽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研究[J]. 余芬,程先富,趙明松. 人民長江. 2009(09)
[8]中國土壤可蝕性值及其估算[J]. 張科利,彭文英,楊紅麗. 土壤學報. 2007(01)
[9]安徽植被帶的劃分[J]. 夏愛梅,聶樂群.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4(06)
[10]嚴重威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土壤退化問題[J]. 陳杰,檀滿枝,陳晶中,龔子同. 地球科學進展. 2002(05)
本文編號:3547879
【文章來源】:人民長江. 2019,5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皖西皖南主要土壤可蝕性實測值與估算值1∶1線圖Fig.1Comparisonbetweenestimatedvaluesandmeasuredvaluesofsoilerodibility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方紅壤區(qū)瀲水流域降雨侵蝕力時空特征[J]. 楊文利,趙建民,朱平宗,閆靖坤,黃國敏.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8(03)
[2]土壤可蝕性研究述評[J]. 魏慧,趙文武,王晶.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8)
[3]不同坡度下紫色土地表微地形變化及其對土壤侵蝕的影響[J]. 鄭子成,秦鳳,李廷軒.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5(08)
[4]不同復合種植模式對土壤可蝕性K值與侵蝕量的影響研究[J]. 陶俊,何丙輝,徐小軍,李建興,孫文艷. 水土保持通報. 2013(03)
[5]東北典型黑土區(qū)土壤可蝕性K值研究[J]. 翟偉峰,許林書. 土壤通報. 2011(05)
[6]紅壤坡地土壤可蝕性K值研究[J]. 鄭海金,楊潔,喻榮崗,張華明,張龍. 土壤通報. 2010(02)
[7]安徽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研究[J]. 余芬,程先富,趙明松. 人民長江. 2009(09)
[8]中國土壤可蝕性值及其估算[J]. 張科利,彭文英,楊紅麗. 土壤學報. 2007(01)
[9]安徽植被帶的劃分[J]. 夏愛梅,聶樂群.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4(06)
[10]嚴重威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土壤退化問題[J]. 陳杰,檀滿枝,陳晶中,龔子同. 地球科學進展. 2002(05)
本文編號:3547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5478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