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種植模式對喀斯特山地農田土壤可溶性氮含量、組分及遷移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10:47
  以貴州喀斯特山地6種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為對象,研究種植模式對農田土壤可溶性氮含量、組分及遷移的影響。結果表明:6種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可溶性無機氮(SIN)、可溶性有機氮(SON)和可溶性總氮(TSN)含量分別為3.75~95.15、21.17~155.91和28.76~188.95 mg·kg-1,平均含量分別為26.49、59.76和86.25 mg·kg-1;不同種植模式中SIN含量表現(xiàn)為蔥-姜輪作>蔥-玉米輪作>蔥-水淹休耕>蔥-蔥連作>蔥-休耕>蔥-水稻輪作,SON含量表現(xiàn)為蔥-蔥連作>蔥-姜輪作>蔥-玉米輪作>蔥-水淹休耕>蔥-休耕>蔥-水稻輪作,TSN含量表現(xiàn)為蔥-姜輪作>蔥-蔥連作>蔥-玉米輪作>蔥-水淹休耕>蔥-休耕>蔥-水稻輪作;土壤SON/TSN的比例占60%以上,最高可達82.4%,為農田土壤可溶性氮的主要組分; 6種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SIN和SON含量在0~60 cm土層中,表現(xiàn)為隨著土層的增加而下降;種植模式對農田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和組分有著顯著影響,SON為農田土壤...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雜志. 2019,3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地區(qū)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品采集與處理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可溶性氮含量特征
        2.1.1 土壤SIN含量特征
        2.1.2 土壤SON含量特征
        2.1.3 土壤TSN含量特征
    2.2 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可溶性氮組分特征
    2.3 不同種植模式農田土壤剖面可溶性氮含量特征
    2.4 不同種植模式下農田土壤SIN、SON與TSN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3.1 種植模式對農田土壤可溶性氮含量的影響
    3.2 種植模式對農田土壤可溶性氮組分的影響
    3.3 種植模式對土壤可溶性氮遷移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機氮組分差異及影響因素[J]. 楊靜,聶三安,楊文浩,陳成榕,張黎明,周碧青,邢世和.  土壤學報. 2018(04)
[2]黃土高原不同糧草種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J]. 謝澤宇,羅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張仁陟,牛伊寧,趙靖靜.  草業(yè)科學. 2017(11)
[3]亞熱帶不同果園土壤可溶性有機氮季節(jié)動態(tài)及其影響因素[J]. 周碧青,陳成榕,張黎明,楊文浩,毛艷玲,邢世和.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9)
[4]免耕不同秸稈覆蓋量對土壤可溶性氮素累積及運移的影響[J]. 何傳瑞,全智,解宏圖,魯彩艷,陳欣,史奕.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04)
[5]亞熱帶典型林分對表層和深層土壤可溶性有機碳、氮的影響[J]. 肖好燕,劉寶,余再鵬,萬曉華,桑昌鵬,周富偉,黃志群.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4)
[6]天津鹽漬化土壤水溶性氮素組成及分布特征[J]. 牛穎權,李軍,楊曦,魏中青,張亞亞,郭穎.  地球與環(huán)境. 2016(02)
[7]高寒人工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機氮庫和無機氮庫動態(tài)變化[J]. 王文穎,李文全,周華坤,康清,馬曉玲,劉攀,王榛.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6(01)
[8]農田利用方式對土壤可溶性氮素含量及遷移的影響[J]. 孔祥忠,于紅梅,束良佐,宋強,劉濤.  土壤通報. 2015(06)
[9]長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氮和有機氮組分變化特征[J]. 郝小雨,馬星竹,高中超,陳苗苗,周寶庫.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23)
[10]縉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活性有機碳、氮組分的影響[J]. 祁心,江長勝,郝慶菊,李鑒霖.  環(huán)境科學. 2015(10)



本文編號:35399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5399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2ae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