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氮比處理對餐廚廢棄物堆肥及其對小白菜生長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1 05:44
我國餐廚廢棄物不僅產(chǎn)量大而且污染也較大,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餐廚廢棄物營養(yǎng)價值高,可利用成分大,在蔬菜栽培中可以堆制成肥料,以此來達到資源利用的效果。論文主要闡述了將堆肥物料設(shè)置不同碳氮比,碳氮比分別是20:1,25:1和30:1,總共為9個處理,分別為:T1(餐廚廢棄物+木屑,C/N=20:1)、T2(餐廚廢棄物+木屑,C/N=25:1)、T3(餐廚廢棄物+木屑,C/N=30:1)、T4(餐廚廢棄物+玉米秸稈,C/N=20:1)、T5(餐廚廢棄物+玉米秸稈,C/N=25:1)、T6(餐廚廢棄物+玉米秸稈,C/N=30:1)、T7(餐廚廢棄物+木屑+玉米秸稈,C/N=20:1)、T8(餐廚廢棄物+木屑+玉米秸稈,C/N=25:1)和T9(餐廚廢棄物+木屑+玉米秸稈,C/N=30:1),通過不同處理在堆肥中表現(xiàn),來探究餐廚廢棄物設(shè)置不同碳氮比在堆肥過程中的一系列變化。堆肥結(jié)束后種植小白菜,用9種堆肥與沙土分別按照80%:20%的比例進行配制,另外將不添加任何有機肥料的純沙土作為對照,以此來探究堆肥對小白菜生長發(fā)育及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篩選出最適合小白菜生長的堆肥模式。(1)堆肥過程中,9個處...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xu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shù)路線??Fig.?1-1?Technical?rout??-8?-??
,所有處理的含水率都下降至10%以下,5-80天之間,處于堆肥的升溫期和??高溫期,微生物代謝需要大量水,另外外界溫度較高,有一定的蒸發(fā)量,導(dǎo)致含水率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較大,均保持在90%左右。??70?-?1?■?T1?—〇—?T2(?■?。裕础裕?T6?D>?丁7?CD?T8?—A—?T9l??0?-??■?I?■?I?1?I?1?I?1?I?'?I??0天?20天?40天?60天?80天?100天??堆肥時間??Time?(d)??圖2-2堆肥過程中含水率的變化??Fig.?2-2?Changes?of?water?content?in?composting?process??2.3.4堆肥過程中pH和EC的變化??如圖2-3A所示,在堆肥過程中所有處理的pH值一直呈現(xiàn)波動上升的趨勢,且在堆肥??結(jié)束后?pH?值達到最大值,由最開始的?5.69、5.78、6.57、6.52、7.11、6.05、5.59、6.42、??和?6.38?上升至?8.14、8.29、8.41、8.07、8.08、8.01、8.37、8.31?和?8.48?,均保持??在8.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堆肥的過程中含氮有機物質(zhì)的分解,導(dǎo)致堆肥中氨的積累,使堆??肥中pH值保持在較高的水平。??EC值在堆肥過程中表現(xiàn)了堆肥中含鹽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堆體中可溶性鹽對植物的毒??害作用。如圖2-3B所示,所有處理的EC值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5-80??天范圍內(nèi)是堆肥的升溫期和高溫期,微生物活動劇烈,一些易分解的可溶性離子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導(dǎo)致EC值下降。美國農(nóng)業(yè)部標準規(guī)定堆肥結(jié)束后EC值需S4
進程的研宄??6-|?????i-?-?Tl-O-?T2-A-?T4-?-?TS-?-?T6-E>-?T7-?-?T3-*-?T9j?9>5'?H-?Tl-O-?T5-^-??+?T3-?-?T7-e ̄?TS-?-?5|??_?產(chǎn)??0?i?■?i?i?i?1?i?1?i?i?1?i?'?i?1?l?■?i?1?l??0?20?40?60?80?100?0?20?40?60?%?100??堆a時間(d)?iie時間w>??圖2-3不同處理堆肥過程中pH和EC值的變化??Fig.?2-3?Changes?of?pH?and?EC?values?in?different?composting?processes??2.3.5堆肥過程中速效養(yǎng)分的變化??如圖2-4A所示,9種不同的堆肥處理的速效氮含量在堆肥過程中的變化趨勢一致,都??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Tl、T2、T3、T8和T9前60天呈上升趨勢,且速效氮含量都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00.52、68.81、73.36、61.51和36.49mg.kg-1,后40天呈下降趨勢。T4、??T5、T6和T7前80天呈上升趨勢,且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20.96、118.16、104.16和110.41??mg.kg-1,后20天呈下降趨勢。后40天呈下降趨勢,T4、T5、T6和T7前80天呈上升趨勢,??后20天呈下降趨勢。下降可能是因為堆肥過程中溫度的上升使氮素以氨氣的形式揮發(fā),也??可能是澆水過程中隨水流失。在堆肥結(jié)束后,所有處理的速效氮與堆肥初始值相比,增加幅??度分別為?642%、186%、90%、25%、17
本文編號:3508894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xu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shù)路線??Fig.?1-1?Technical?rout??-8?-??
,所有處理的含水率都下降至10%以下,5-80天之間,處于堆肥的升溫期和??高溫期,微生物代謝需要大量水,另外外界溫度較高,有一定的蒸發(fā)量,導(dǎo)致含水率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較大,均保持在90%左右。??70?-?1?■?T1?—〇—?T2(?■?。裕础裕?T6?D>?丁7?CD?T8?—A—?T9l??0?-??■?I?■?I?1?I?1?I?1?I?'?I??0天?20天?40天?60天?80天?100天??堆肥時間??Time?(d)??圖2-2堆肥過程中含水率的變化??Fig.?2-2?Changes?of?water?content?in?composting?process??2.3.4堆肥過程中pH和EC的變化??如圖2-3A所示,在堆肥過程中所有處理的pH值一直呈現(xiàn)波動上升的趨勢,且在堆肥??結(jié)束后?pH?值達到最大值,由最開始的?5.69、5.78、6.57、6.52、7.11、6.05、5.59、6.42、??和?6.38?上升至?8.14、8.29、8.41、8.07、8.08、8.01、8.37、8.31?和?8.48?,均保持??在8.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堆肥的過程中含氮有機物質(zhì)的分解,導(dǎo)致堆肥中氨的積累,使堆??肥中pH值保持在較高的水平。??EC值在堆肥過程中表現(xiàn)了堆肥中含鹽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堆體中可溶性鹽對植物的毒??害作用。如圖2-3B所示,所有處理的EC值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5-80??天范圍內(nèi)是堆肥的升溫期和高溫期,微生物活動劇烈,一些易分解的可溶性離子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導(dǎo)致EC值下降。美國農(nóng)業(yè)部標準規(guī)定堆肥結(jié)束后EC值需S4
進程的研宄??6-|?????i-?-?Tl-O-?T2-A-?T4-?-?TS-?-?T6-E>-?T7-?-?T3-*-?T9j?9>5'?H-?Tl-O-?T5-^-??+?T3-?-?T7-e ̄?TS-?-?5|??_?產(chǎn)??0?i?■?i?i?i?1?i?1?i?i?1?i?'?i?1?l?■?i?1?l??0?20?40?60?80?100?0?20?40?60?%?100??堆a時間(d)?iie時間w>??圖2-3不同處理堆肥過程中pH和EC值的變化??Fig.?2-3?Changes?of?pH?and?EC?values?in?different?composting?processes??2.3.5堆肥過程中速效養(yǎng)分的變化??如圖2-4A所示,9種不同的堆肥處理的速效氮含量在堆肥過程中的變化趨勢一致,都??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Tl、T2、T3、T8和T9前60天呈上升趨勢,且速效氮含量都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00.52、68.81、73.36、61.51和36.49mg.kg-1,后40天呈下降趨勢。T4、??T5、T6和T7前80天呈上升趨勢,且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20.96、118.16、104.16和110.41??mg.kg-1,后20天呈下降趨勢。后40天呈下降趨勢,T4、T5、T6和T7前80天呈上升趨勢,??后20天呈下降趨勢。下降可能是因為堆肥過程中溫度的上升使氮素以氨氣的形式揮發(fā),也??可能是澆水過程中隨水流失。在堆肥結(jié)束后,所有處理的速效氮與堆肥初始值相比,增加幅??度分別為?642%、186%、90%、25%、17
本文編號:3508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508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