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三峽山地不同類型植被和坡位對土壤水文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1-06 22:28
  土壤層下滲和貯蓄水分的水文功能是森林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的基礎(chǔ)。以三峽山地大老嶺林區(qū)為研究區(qū),采集常綠林、落葉林和草地覆蓋下不同坡位的原狀土樣,測定其飽和導水率和水分特征曲線,分析植被類型和坡位對土壤水分參數(shù)和庫容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常綠林地的入滲性能最好,飽和導水率為7.80—322.81 cm/d,大于落葉林地(0.33—137.03 cm/d)和草地(0.84—115.80 cm/d);坡位間差異表現(xiàn)為上坡高于下坡。不同樣地的飽和含水量差異較小,但毛管持水量和田間持水量差異明顯,草地最大,為20.77%—50.39%;不同坡位比較表現(xiàn)為下坡高于上坡。不同樣地土壤水庫容量差異較大,由田間持水量得到的庫容量占總庫容量的百分比以草地最大(63.25%),其次是落葉林地,常綠林地最小;坡位上表現(xiàn)為下坡的田間持水庫容大于上坡。飽和導水率與土壤總孔隙度、有機質(zhì)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容重呈顯著負相關(guān);飽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間持水量均與土壤總孔隙度、有機質(zhì)含量和粉粒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容重、砂粒含量呈顯著負相關(guān)。綜合以上,草地持水性能最強,利于保蓄水分,常綠林地最弱,更利于水分入滲,補給地下水,下...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報. 2019,39(1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研究方法
        1.2.1 樣地布設(shè)與實驗土樣采集
        1.2.2 土壤理化性質(zhì)與水分特征參數(shù)
            (1) 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測定:
            (2) 土壤飽和導水率的測定:
            (3)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的測定:
            (4) 土壤孔隙度:
            (5) 土壤持水量和水分庫容的測定與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被覆蓋和坡位處土壤飽和導水率
    2.2 不同植被覆蓋和坡位處土壤水分特征曲線
    2.3 不同植被覆蓋和坡位處土壤持水性能參數(shù)和水分庫容
    2.4 土壤理化性質(zhì)對土壤水文功能的影響
3 討論
    3.1 不同植被覆蓋影響土壤水文功能的原因
    3.2 坡位影響土壤水文功能的原因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峽山地不同垂直帶土壤層的水文功能及其影響因子[J]. 李向富,劉目興,易軍,吳四平,楊葉,婁淑蘭.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08)
[2]黃土丘陵溝壑區(qū)不同植被類型土壤有效水和持水能力[J]. 李航,嚴方晨,焦菊英,唐柄哲,張意奉.  生態(tài)學報. 2018(11)
[3]川西不同樹種人工林對土壤涵水能力的影響[J]. 陳文靜,祁凱斌,黃俊勝,楊婷惠,包維楷,龐學勇.  生態(tài)學報. 2017(15)
[4]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水文效應(yīng)[J]. 李軍,楊坤,張澤光,楊新兵,高琛.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1)
[5]喀斯特坡面表層土壤含水量、容重和飽和導水率的空間變異特征[J]. 張川,陳洪松,張偉,聶云鵬,葉瑩瑩,王克林.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 2014(06)
[6]三峽庫區(qū)不同退耕還林模式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響因子[J]. 曾立雄,肖文發(fā),黃志霖,雷靜品,王鵬程,譚本旺.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01)
[7]冀北山地森林土壤水文效應(yīng)研究[J]. 趙建生,王永明,楊新兵.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3)
[8]森林生態(tài)水文研究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 余新曉.  應(yīng)用基礎(chǔ)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3(03)
[9]冀北山地蒙古櫟天然林土壤物理性質(zhì)及水源涵養(yǎng)功能研究[J]. 陳波,剪文灝,呂發(fā),肖志軍,李淑春,張建華,楊新兵.  水土保持通報. 2013(02)
[10]三峽庫區(qū)不同林型土壤的入滲能力研究[J]. 劉目興,杜文正,張海林.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3(03)



本文編號:34806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4806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e54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