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定位施肥對旱作冬小麥農(nóng)田土壤團聚作用及其碳氮分組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07:41
土壤團聚作用是土壤重要肥力指標之一。本文依托長武黃土高原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試驗站30年長期定位試驗,基于土壤采樣分析,比較研究了9種長期施肥處理(不施肥對照CK、氮肥+有機肥NM、氮肥+磷肥+有機肥NPM、氮肥+磷肥NP、磷肥P、氮肥N、有機肥M、長期裸地BL、磷肥+有機肥PM)對旱作冬小麥農(nóng)田土壤團聚作用的影響。肥料用量分別為120kg N/hm2、磷肥量為26.2kg P/hm2和有機肥75kg/t。土壤樣品于持續(xù)施肥30年后冬小麥收獲期采集,觀測指標包括土壤團聚體構(gòu)成及其各粒徑團聚體有機碳氮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和田間持水量等。研究主要結(jié)果如下:(1)與CK相比,NP、NM、PM、NPM顯著提高了降低了表層土壤容重,提高了表層土壤含水量及田間持水量。不同施肥處理下表層土壤總孔隙度與容重呈負相關(guān)。(2)供試土壤以土壤粒徑>2mm的大團聚體含量最高,0.25mm~2mm的中團聚體含量最低。不同施肥處理中,NM、NPM和PM施肥處理下土壤團聚體各粒徑幾何平均直徑和平均重量直徑均較CK有顯著增加。各處理中土壤顆粒體積分形維數(shù)無較大差異。有機肥和化肥配施...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shù)路線
由圖2可以看出,在各個不同的施肥處理中,表層土壤的容重均處于10~20 cm的范圍之內(nèi)。在同一土層中,與CK相比,NM、NPM、NP、PM和M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容重分別降低了6.23%、4.44%、3.64%、8.03%和4.96%,且NM和PM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性較大(P<0.05);而與CK相比,P、N和BL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容重卻增加了5.29%、2.15%和0.38%,且其中,M處理下的土壤容重顯著高于其它處理(P<0.05)。由此表明氮肥、磷肥和有機肥的配施可以降低表層土壤的容重,且有機肥的加入能較大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容重。3.2.2 不同施肥處理對旱作農(nóng)田土壤孔隙度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下旱作農(nóng)田表層土壤各級孔隙度的變化見圖3,土壤的三級孔隙度是表征表層土壤的通氣狀況的重要指標,由圖4可以看出,各處理土壤總孔隙度的變化范圍在52.62%~58.51%之間。與CK處理相比,NM、NPM、NP、PM和M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分別下降了5.11%、4.05%、2.98%、6.58%和4.05%,且NM和PM處理下下降幅度較大(P<0.05);而P、N和BL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卻增加了4.33%、1.75%和0.29%,且其中,M處理下的土壤總孔隙度明顯高于其他處理(P<0.05)。由此可以得到,土壤的容重越高相反孔隙度越小,不同施肥處理下旱作農(nóng)田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數(shù)值的大小與容重數(shù)值的大小呈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在土壤的三級孔隙度中,通氣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變化范圍較大,在2.78%~3.98%之間。無效孔隙度變化范圍最小,在0.02%~0.12%之間,說明施肥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了表層土壤的孔隙度,有助于增加表層土壤的通氣特性。3.2.3 不同施肥處理對旱作農(nóng)田土壤含水量以及儲水量的影響
本文編號:3305378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shù)路線
由圖2可以看出,在各個不同的施肥處理中,表層土壤的容重均處于10~20 cm的范圍之內(nèi)。在同一土層中,與CK相比,NM、NPM、NP、PM和M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容重分別降低了6.23%、4.44%、3.64%、8.03%和4.96%,且NM和PM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性較大(P<0.05);而與CK相比,P、N和BL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容重卻增加了5.29%、2.15%和0.38%,且其中,M處理下的土壤容重顯著高于其它處理(P<0.05)。由此表明氮肥、磷肥和有機肥的配施可以降低表層土壤的容重,且有機肥的加入能較大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容重。3.2.2 不同施肥處理對旱作農(nóng)田土壤孔隙度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下旱作農(nóng)田表層土壤各級孔隙度的變化見圖3,土壤的三級孔隙度是表征表層土壤的通氣狀況的重要指標,由圖4可以看出,各處理土壤總孔隙度的變化范圍在52.62%~58.51%之間。與CK處理相比,NM、NPM、NP、PM和M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分別下降了5.11%、4.05%、2.98%、6.58%和4.05%,且NM和PM處理下下降幅度較大(P<0.05);而P、N和BL處理下的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卻增加了4.33%、1.75%和0.29%,且其中,M處理下的土壤總孔隙度明顯高于其他處理(P<0.05)。由此可以得到,土壤的容重越高相反孔隙度越小,不同施肥處理下旱作農(nóng)田表層土壤的總孔隙度數(shù)值的大小與容重數(shù)值的大小呈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在土壤的三級孔隙度中,通氣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變化范圍較大,在2.78%~3.98%之間。無效孔隙度變化范圍最小,在0.02%~0.12%之間,說明施肥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了表層土壤的孔隙度,有助于增加表層土壤的通氣特性。3.2.3 不同施肥處理對旱作農(nóng)田土壤含水量以及儲水量的影響
本文編號:33053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3053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