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時間尺度的坡改梯土壤肥力研究——以永和縣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5:18
從2010年起,山西省連續(xù)7年在13個縣累計投資7.25億元,將4.64萬hm2坡耕地改造為水平梯田,但坡改梯后土壤的肥力狀況、物理性質尚未有系統(tǒng)的調查和研究。為此,在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以坡耕地為對照,對不同年份修建的水平梯田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了系統(tǒng)的對比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新建梯田性能不夠穩(wěn)定,土壤肥力普遍偏低,當?shù)厝罕娫谔萏锔鬟^程中存在"重用輕養(yǎng)"的現(xiàn)象。因此,坡改梯后,應注重新修梯田培肥、豐產(chǎn)栽培、地埂綜合開發(fā)利用等實用技術的推廣,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保證土壤肥力持續(xù)增加、農作物產(chǎn)量持續(xù)提升。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 2019,(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梯田樣地布設
2.2.2 土壤測定指標及其測定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基本物理性質分析
3.1.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含水量變化
3.1.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垂向變化
3.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基本化學性質分析
3.2.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
3.2.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氮含量變化
3.2.3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磷含量變化
3.2.4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鉀含量變化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4.2 建 議
(1)搞好梯田的二次開發(fā)。
(2)加大梯田建設力度。
(3)梯田建設應與小流域綜合治理相結合。
(4)在山西省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梯田發(fā)揮著涵養(yǎng)水源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耕層土壤虛實說之探源與辯析[J]. 遲仁立,左淑珍. 中國農史. 1989(01)
本文編號:3161643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 2019,(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梯田樣地布設
2.2.2 土壤測定指標及其測定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基本物理性質分析
3.1.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含水量變化
3.1.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垂向變化
3.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基本化學性質分析
3.2.1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
3.2.2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氮含量變化
3.2.3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磷含量變化
3.2.4 不同年份修建的梯田土壤全鉀含量變化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4.2 建 議
(1)搞好梯田的二次開發(fā)。
(2)加大梯田建設力度。
(3)梯田建設應與小流域綜合治理相結合。
(4)在山西省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梯田發(fā)揮著涵養(yǎng)水源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耕層土壤虛實說之探源與辯析[J]. 遲仁立,左淑珍. 中國農史. 1989(01)
本文編號:3161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16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