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09:38
近年來,除草劑的使用已成為提高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一種常用手段,伴隨而來的是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失調(diào)及污染嚴重等生態(tài)問題。為了促使板栗能健康生長并保證其果實品質(zhì),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術,分別對草甘膦施用后不同時間采集的根際土壤樣品中細菌16S rRNA的V3—V4區(qū)和真菌ITS1—ITS2區(qū)進行測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多樣性的變化情況。多樣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以草甘膦處理6和12 d后,板栗根際土壤細菌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均無顯著變化,真菌多樣性顯著降低,真菌豐富度先增加后不變。群落結(jié)構(gòu)分析結(jié)果表明:板栗根際土壤優(yōu)勢細菌菌門主要是變形菌門、放線菌門、酸桿菌門等,優(yōu)勢真菌菌門主要是子囊菌門和擔子菌,隨著草甘膦處理時間的增加,變形菌門、子囊菌門的相對豐度均先增加后不變,酸桿菌門的相對豐度先增加后降低,擔子菌門的相對豐度先增加后保持不變。研究結(jié)果表明: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組成均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其影響隨著施藥時間的延長而發(fā)生變化。
【文章來源】:經(jīng)濟林研究. 2019,3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與樣品采集
1.3 土壤微生物基因組總DNA的提取及PCR擴增
1.4 數(shù)據(jù)整理及OTU的聚類分析
1.5 微生物多樣性的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2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組成和豐富度的影響
2.3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組成和豐富度的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板栗品種(單株)果實重要農(nóng)藝性狀的模糊綜合評價[J]. 朱燦燦,姬付勇,耿國民. 經(jīng)濟林研究. 2017(04)
[2]土壤殘存草甘膦對杉木幼苗生理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 周垂帆,林靜雯,李瑩,劉愛琴. 林業(yè)科學. 2017(04)
[3]鎮(zhèn)安板栗外生菌根真菌多樣性研究[J]. 宋彥君,季志平,呂平會,王曉冰,韓其晟,龍東風.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04)
[4]不同種植年限寧夏枸杞根際微生物多樣性變化[J]. 納小凡,鄭國琦,彭勵,雷川怡,楊紅艷,馬玉,趙強,石碩礬. 土壤學報. 2016(01)
[5]4株外生菌根真菌對Al3+吸收與吸附的研究[J]. 王明霞,袁玲,黃建國,周志峰. 環(huán)境科學. 2015(09)
[6]基于分子技術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J]. 譚益民,何苑皞,郭文平.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4(10)
[7]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研究進展[J]. 樓駿,柳勇,李延.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4(15)
[8]中國外生菌根真菌研究進展[J]. 溫祝桂,陳亞華. 生物技術通報. 2013(02)
[9]干旱脅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對馬尾松幼苗生長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響[J]. 王藝,丁貴杰. 浙江農(nóng)林大學學報. 2012(06)
[10]草甘膦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 陶波,蔣凌雪,沈曉峰,欒鳳俠,邱麗娟.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1(02)
本文編號:3157133
【文章來源】:經(jīng)濟林研究. 2019,37(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與樣品采集
1.3 土壤微生物基因組總DNA的提取及PCR擴增
1.4 數(shù)據(jù)整理及OTU的聚類分析
1.5 微生物多樣性的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2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組成和豐富度的影響
2.3 草甘膦對板栗根際土壤真菌群落組成和豐富度的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板栗品種(單株)果實重要農(nóng)藝性狀的模糊綜合評價[J]. 朱燦燦,姬付勇,耿國民. 經(jīng)濟林研究. 2017(04)
[2]土壤殘存草甘膦對杉木幼苗生理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 周垂帆,林靜雯,李瑩,劉愛琴. 林業(yè)科學. 2017(04)
[3]鎮(zhèn)安板栗外生菌根真菌多樣性研究[J]. 宋彥君,季志平,呂平會,王曉冰,韓其晟,龍東風.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6(04)
[4]不同種植年限寧夏枸杞根際微生物多樣性變化[J]. 納小凡,鄭國琦,彭勵,雷川怡,楊紅艷,馬玉,趙強,石碩礬. 土壤學報. 2016(01)
[5]4株外生菌根真菌對Al3+吸收與吸附的研究[J]. 王明霞,袁玲,黃建國,周志峰. 環(huán)境科學. 2015(09)
[6]基于分子技術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J]. 譚益民,何苑皞,郭文平.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4(10)
[7]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研究進展[J]. 樓駿,柳勇,李延.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4(15)
[8]中國外生菌根真菌研究進展[J]. 溫祝桂,陳亞華. 生物技術通報. 2013(02)
[9]干旱脅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對馬尾松幼苗生長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響[J]. 王藝,丁貴杰. 浙江農(nóng)林大學學報. 2012(06)
[10]草甘膦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 陶波,蔣凌雪,沈曉峰,欒鳳俠,邱麗娟.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1(02)
本文編號:3157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15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