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自然植被處理下銅尾礦土壤動物群落的恢復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18:10
為了解尾礦土壤基質在不同植被處理下土壤動物群落恢復狀況,在灌草地和林地自然背景下移植尾礦庫復墾土,于2015年4月29日和2017年4月21日對試驗樣地分別進行2次采樣,觀察土壤動物群落的變化。結果表明:在不同試驗周期處理下,試驗處理335 d后樣地獲得土壤動物541只,隸屬于6綱10目,1 065 d后獲得土壤動物1 047只,隸屬于6綱13目。此外試驗1 065 d寡毛綱數(shù)量增加,節(jié)肢動物(蜱螨目、鞘翅目、雙翅目)數(shù)量明顯下降;不同自然植被處理下,灌草地試驗樣地土壤動物個體數(shù)相比于自然植被急劇減少,林地試驗樣地個體數(shù)急劇增加。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林地試驗樣地土壤動物個體數(shù)顯著多于灌草地試驗樣地(P<0.05)。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特征與土壤環(huán)境因子相關性分析表明,灌草地處理土壤動物個體數(shù)、類群數(shù)、多樣性指數(shù)與有效磷有著較高的相關性,而林地處理土壤動物群落結構與土壤理化性狀無顯著相關,說明土壤動物群落恢復與選擇的植被相關。
【文章來源】:湖南農業(yè)科學. 2019,(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1.2 研究方法
1.2.1 試驗設計與采樣方法
1.2.2 土壤動物的鑒定
1.2.3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1.2.4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試驗周期處理下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的變化
2.2 試驗樣地土壤動物群落結構與自然樣地比較
2.3 不同自然植被處理下試驗樣地土壤動物群落結構比較
2.4 土壤動物群落特征與土壤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白山地低山區(qū)土壤動物群落特征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變化的響應[J]. 韓慧瑩,殷秀琴,寇新昌. 生態(tài)學報. 2017(07)
[2]銅尾礦復墾地中小型土壤動物的遷移[J]. 周舉花,曹玉紅,張衡,高婷婷,朱永恒.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3]中小型土壤動物組成對復墾銅尾地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 李克中,朱永恒. 生態(tài)學報. 2015(12)
[4]不同造林樹種對鐵尾礦基質理化性質和土壤動物的影響[J]. 李曉瑩,徐學華,郭江,趙順,李玉靈. 生態(tài)學報. 2014(20)
[5]旱作農田改為水澆地對沙質土壤節(jié)肢動物群落的影響[J]. 趙哈林,劉任濤,趙學勇,張銅會,周瑞蓮.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01)
[6]大型土壤動物群落對高寒草甸退化的響應[J]. 吳鵬飛,張洪芝,崔麗巍,鐘紅梅,王永. 土壤學報. 2013(04)
[7]銅尾礦廢棄地土壤動物多樣性特征[J]. 朱永恒,沈非,余健,張小會,陸林. 生態(tài)學報. 2013(05)
[8]露天煤礦不同恢復階段大型土壤動物群落結構[J]. 崔艷,白中科,李晉川,韓麗君,樊文華. 生態(tài)學雜志. 2007(04)
[9]礦業(yè)廢棄地生態(tài)恢復的土壤生物肥力[J]. 陽承勝,藍崇鈺,束文圣. 生態(tài)科學. 2000(03)
本文編號:3076858
【文章來源】:湖南農業(yè)科學. 2019,(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1.2 研究方法
1.2.1 試驗設計與采樣方法
1.2.2 土壤動物的鑒定
1.2.3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1.2.4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試驗周期處理下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的變化
2.2 試驗樣地土壤動物群落結構與自然樣地比較
2.3 不同自然植被處理下試驗樣地土壤動物群落結構比較
2.4 土壤動物群落特征與土壤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白山地低山區(qū)土壤動物群落特征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變化的響應[J]. 韓慧瑩,殷秀琴,寇新昌. 生態(tài)學報. 2017(07)
[2]銅尾礦復墾地中小型土壤動物的遷移[J]. 周舉花,曹玉紅,張衡,高婷婷,朱永恒.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4)
[3]中小型土壤動物組成對復墾銅尾地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 李克中,朱永恒. 生態(tài)學報. 2015(12)
[4]不同造林樹種對鐵尾礦基質理化性質和土壤動物的影響[J]. 李曉瑩,徐學華,郭江,趙順,李玉靈. 生態(tài)學報. 2014(20)
[5]旱作農田改為水澆地對沙質土壤節(jié)肢動物群落的影響[J]. 趙哈林,劉任濤,趙學勇,張銅會,周瑞蓮.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01)
[6]大型土壤動物群落對高寒草甸退化的響應[J]. 吳鵬飛,張洪芝,崔麗巍,鐘紅梅,王永. 土壤學報. 2013(04)
[7]銅尾礦廢棄地土壤動物多樣性特征[J]. 朱永恒,沈非,余健,張小會,陸林. 生態(tài)學報. 2013(05)
[8]露天煤礦不同恢復階段大型土壤動物群落結構[J]. 崔艷,白中科,李晉川,韓麗君,樊文華. 生態(tài)學雜志. 2007(04)
[9]礦業(yè)廢棄地生態(tài)恢復的土壤生物肥力[J]. 陽承勝,藍崇鈺,束文圣. 生態(tài)科學. 2000(03)
本文編號:3076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076858.html